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比较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甘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2018年7月~2019年7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共分成2组,对照组49例给予利福平治疗,研究组49例给予利福喷丁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统计不同时间痰液细菌检测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①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痰液细菌检测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利福平相较,用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则总有效率增加,痰液细菌检测阳性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到2002年12月间采用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三联再加上链霉素(S)或乙胺丁醇(E)方案治疗的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阳性患者肝功能的情况,以同期采用同样化疗方案治疗的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5项阴性结核病患者为对照.结果 HBVM阳性组肝损率(35.61%)高于乙肝阴性组(17.02%),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结论抗结核药物对HBVM阳性患者肝功能损害大.  相似文献   

3.
利福喷丁又称环戊哌嗪利福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结核杆菌、麻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的各种疾病,如肺结核、麻疯等。临床试用于治疗肺结核、麻疯、化脓性皮肤病和沙眼等共计1200余例,其用药方案属国内首创,每周仅需服用一次,冶疗有效率在96%以上。与现有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等比较,效果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妊娠结局及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作用.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本院孕产妇妊娠结局分析.结果 (1)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剖宫率升高;(2)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感染为8%,比文献报道低.结论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易发生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使剖宫产率升高,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妊娠结局及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作用.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本院孕产妇妊娠结局分析.结果 (1)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剖宫率升高;(2)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感染为8%,比文献报道低.结论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易发生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使剖宫产率升高,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ASC)抗结核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2HRZ/4-7HRE抗结核治疗,用生化自动分析仪观察肝功能改变。结果 ALT和AST轻度升高12/67,STB轻度升高2/67。经保肝治疗及密切监测肝功能改变后,大多数顺利地完成了抗结核治疗。结论 经密切监护,肺结核合并ASC者的抗结核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妊娠结局及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作用。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本院孕产妇妊娠结局分析。结果(1)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剖宫率升高;(2)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感染为8%,比文献报道低。结论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易发生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使剖宫产率升高,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凯西莱预防抗结核药物对肝细胞损害中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肺结核病人抗结核的同时,辅予凯西莱或复方益肝灵治疗,统计肝功能异常例数及发生时间等.结果:凯西莱组出现肝损26例,预防有效率达92.1%,对照组复方益肝灵组出现肝损102例,预防有效率达68.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凯西莱组出现肝损时间相对较晚主要在治疗的第三个月,而复方益肝灵组主要在治疗的第一个月.结论:凯西莱预防抗结核药物对肝细胞损伤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
100例复治痰培养阳性的浸润型肺结核随机分两组,甲组50例,以2HRZS/4H2R2E2药物疗法,乙组50例,以2HL2ZS/4H2L2E2(利福喷丁)药物疗法,乙组方案疗效好,复发率低,较经济,对肝的副作用小,显示乙组治疗方案在治疗复治肺结核时值得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差异,为评估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将114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分组为:乙肝抗原(HBe Ag)阳性HBV DNA阳性携带者(A组)、HBe Ag阴性HBV DNA阴性携带者(B组)、HBe Ag阴性HBV DNA阳性携带者(C组).使用fibroscan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肝脏硬度值(LSM)检测,评估3组肝脏硬度值的差异.结果:A组与B组,B组与C组的肝脏硬度值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的肝脏硬度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说明HBV DNA阳性的携带者无论HBe Ag是否阳性其肝脏硬度值均比HBV DNA阴性的携带者增高.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3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300例手术治疗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经外科手术切除治疗3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死亡8例,死亡率2.7%。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8.2%、26.7%、17.2%、10.8%;<5 cm的肝癌切除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0%、54.5%、34.3%。34例二期肝切除者,无手术死亡,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3%、70.0%和58.3%。规则性肝切除术与非规则切除术比较,1、3、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微波凝固切肝法出血量少,出血量与其他控制出血的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巨大肝癌规则性肝切除手术安全,疗效满意;微波凝固后断肝,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二期手术切除可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2.
大理吸毒人群HBV感染的调查及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大理吸毒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型和亚型。方法:采集大理市某戒毒所吸毒人群血清共192份,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测定HBV血清标志物(HBVM),再采用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HBV感染血清基因型和亚型。结果:192份血清中,HBsAg阳性率8.85%(17/192)。17份HBsAg阳性标本中基因型分别为:B型3例,均为Ba型;C型1例,为Cs型;B+C混合型3例(Ba+Cs);未扩增10例。结论:大理吸毒人群HBV感染率较高;HBV感染的基因型为B型、C型和B+C型,基因亚型为Ba和Cs。  相似文献   

13.
肺压宁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7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纯中药复方制剂———肺压宁胶囊(CapFYN)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COPD患者73例,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1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均不使用氨茶碱),治疗组用肺压宁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对照组用硝苯吡定片剂10mg每天3次,对比观察治疗20周前后患者的咳嗽、咳痰、神疲、乏力等症状,舌腹静脉瘀血征,肺功能(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即FEV1/FVC)以及平均肺动脉压的组内和组间变化,并计算它们的危险度(Risk)、相对危险度(RR)、相对危险度减少(RRR)和绝对危险度减少(ARR)值,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随访率分别为98%和99%;神疲、乏力症状、瘀血征、肺功能、肺高压4项结果的RR值均>1,症状的RRR为-0 476,余3项的RRR值均<-0 5,4项的ARR值依次为26 11%、43 80%、24 29%、22 39%;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无明确改变。结论:肺压宁胶囊是一种长期服用方便、安全,能改善病人症状、瘀血征和气道气流阻塞及降低肺动脉高压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可作为COPD患者综合治疗的一种辅助方药。  相似文献   

14.
窄谱UVB联合他扎罗汀、糠酸莫米松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窄谱UVB(NB-UVB)联合他扎罗汀、糠酸莫米松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2例予NB-UVB照射,同时外用他扎罗汀和糠酸莫米松;对照1组31例予NB-UVB照射;对照2组32例予他扎罗汀和糠酸莫米松外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88%,对照1组为80.00%,对照2组为78.1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各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有2例出现干燥和瘙痒,但可以耐受。结论:NB-UVB联合他扎罗汀、糠酸莫米松治疗银屑病疗效优于单独使用NB-UVB治疗组及他扎罗汀和糠酸莫米松治疗组,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心血通注射液10ml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点,两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其中显效33例,有效19例,无效6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5%,其中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血液流变学改善显著(P〈0.05或P〈0.01),两组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心血通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乳汁感染的母婴传播问题,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75例HBsAg阳性产妇初乳及其新生儿外周血进行HBV DNA的检测;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产妇初乳中乙肝病毒5项标志物(HBVM)。结果为1)175例初乳中HBV DNA阳性率为68%,高于同组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阳性率34.67%,有显性差(P〈0.01);HBVM三项阳性各组二埂有显性差异(P〈0.05).2)HBeAg阳性初乳及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阳性率均量高,与HBsAg、抗-HBc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P〈0.05)。表明初乳排毒率高于内传染率,母婴传播率与母血中HBVM传染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外敷膏药治疗冬季冰雪运动伤的安全性与疗效,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冰雪运动伤(伤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冰雪运动所致伤筋病的常见疾病依次为韧带扭伤、肌肉拉伤、肌腱病滑囊炎.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与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与外敷跌打万应膏治...  相似文献   

18.
郑伟  吴景东 《科技信息》2012,(17):464-464,487
目的:探讨地黄四物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黄褐斑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地黄四物汤治疗;对照组39例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64.1%,总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的显效率为43.59%,总有效率为56.41%。两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地黄四物汤治疗女性黄褐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四黄汤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15只、四黄汤高剂量组15只(40 g/kg/d生药)及四黄汤低剂量组15只(20 g/kg/d生药)。模型组每天灌以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2周。最后一次灌胃24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小鼠以CCl4(0.1%10 mL/kg)腹腔注射,禁食不禁水8 h后断头取血及肝脏,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部分肝组织制备肝匀浆,检测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取相同部位的肝组织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小鼠肝组织损伤的程度。结果:急性肝损伤模型组血清ALT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四黄汤低剂量干预组血清ALT的含量则低于模型组(P<0.05),而高剂量干预组血清ALT含量则较模型组偏高(P<0.05);模型组肝组织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四黄汤低剂量及高剂量干预组肝组织MDA的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光镜下四黄汤低剂量干预组肝细胞损伤程度较急性肝损伤模型组减轻。结论:四黄汤对小鼠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