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保护角法是一种确定避雷针有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基于闪电发生前瞬间可视为静电场,提出雷电流库仑引力比理论(①视雷电流为运动点电荷;②该电荷与避雷针尖及地面点间作用遵守库仑定律;③雷电流运动走向由其所受引力比决定),据此分析得到的避雷针保护半径理论式与IEC提供的经验公式一致,为避雷针经验保护角法形成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变电所和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枢纽和心脏,防止雷害事故的发生十分重要.其雷害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雷直击,二是雷电波侵入.直接雷击防护以避雷针为主,雷电波侵入防护的主要措施是装设阀型避雷器.  相似文献   

3.
针对军用移动电站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自身的特点,对军用电站直击雷与感应雷防护技术进行了研究,详细介绍了避雷针防护范围计算方法,并以某型车载方舱军用电站为防护对象,法国"克雷士"避雷针为模型进行了雷电防护仿真分析研究,为军用电站机动防雷提供了相关技术手段,提高了全天候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某35 kV变电站雷电导致熔断器炸裂事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设避雷针、更换接地体、接地体与主接地网并接,以及并联安装保护间隙等防雷措施.采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对接地电阻和保护间隙前后的防雷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避雷器接地体与主接地网连接、熔断器并联安装保护间隙等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雷电过电压幅值.  相似文献   

5.
变电所和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枢纽和心脏,防止雷害事故的发生十分重要,其雷害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雷直击,二是雷电波侵入,直接雷击防护以避雷针为主,雷电波侵入防护的主要措施是装设阀型避雷器。  相似文献   

6.
郝喜军 《科技信息》2012,(26):337-337,328
根据《电力系统防雷保护设计及计算》,本文先分析了雷电的形成以及形成后对电力系统的危害,然后为变电站直击雷的防护设计和计算。通过设计,新建一座长120米,宽80米的变电站,在变电站四角距围墙4米处各装设一支高度为36米的避雷针进行直击雷防护。  相似文献   

7.
文章重点介绍了双湖水晶塔的综合防雷设计方案。针对湖边建筑的特点,除对该建筑采用必要的监控、测试用的计算机辅助等的现有的雷电防护技术手段加以改进外,还重点分析了避雷针的设计、塔内办公室内重点敏感电子设备的雷电电磁脉冲防护、供电系统的直击雷与感应雷防护。所设计的综合防雷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系统工作原理与雷电危害,提出了对户外的太阳电池阵列采用避雷针防直击雷以及对户内的控制器和逆变器采用避雷器与避雷带防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的避雷方法,采取了多级、综合雷电防护措施,使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达到有效和安全运行的目的。避雷装置在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子信息系统感应雷防护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子信息系统感应雷防护存在的漏洞,分析了感应雷入侵并破坏电子信息系统的机理;列出了感应雷击入侵通道和侵害方式;对避雷针接闪时产生的感应雷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重点阐述了电子信息系统感应雷防护技术,给出了电子信息系统的具体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占雨 《科技信息》2009,(14):93-93
电子衡器防雷技术是一个性能先进的综合复杂的雷电保护系统,主要采用了传感器、仪表等电位保护、传感器电流泄放通道、电源多级防雷保护,尤其是安装防雷接地网等现代雷电防护技术。广泛适用于电子轨道衡、电子汽车衡和高炉配料秤等。  相似文献   

11.
浅析雷电灾害的影响以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雷电的形成,分析了产生雷电的天气形势以及雷电造成的灾害,简述了雷电的预防和防雷装置的运行与维护。  相似文献   

12.
电力系统防雷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介绍雷电的防范措施,提出有益的建议,从而增强电力系统对防雷设施的安全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四八四四电视转播台所处的地形特点,详细介绍了适用于此类转播台的防雷措施和方案,包括利用避雷针防雷、通过降低接地电阻防雷、电源线路的避雷以及电话线与信号线的防雷等。  相似文献   

14.
眭广瑞 《山西科技》2009,(3):114-11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是建成稳定、繁荣、文明、小康的社会,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强化对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防御。文章重点论述了雷电的成因、危害及预防。对我们做好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机房雷击防护设计、接地技术、供电系统防护、通信线路防护及计算机网络线路防护,以及由此构成的整个计算机网络的雷电防护和雷击防护设计。  相似文献   

16.
基于雷电灾害严重地威胁着电台的正常工作,防雷工作成为雷害严重地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文中对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和雷电造成的危害进行了阐述,介绍了雷电参数及雷电入侵有线电视设备的途径,对雷电防护原则进行了说明,结合工程实践详细分析了广播电台的有线电视防雷问题,希望对雷电防护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易遭受雷击的问题,通过分析雷电作用对系统的危害,提出了对室外的光伏组件采用法拉第笼和避雷针组成的双重避雷措施来预防直击雷及其产生的雷击电磁脉冲,对室内的控制器和逆变器等设备采用等电位连接和避雷器的方法来防止直击雷电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综合多级雷电防护措施,使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规范、有效、安全的运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阴阳二气论,试对我国古代避雷思想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AUTOCAD平台上,使用AUTOLISP语言二次开发而成的参数化三维绘图软件,建立了接闪器避雷范围的三维模型,包括常规的避雷针系列、平行避雷线和架空地线等防雷模型.为现行避雷系统的可靠性理论的验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的雷电屏蔽理论--电气几何模型(EGM)和先导传播模型(LPM)的不足,对雷击物理过程和输电线路绕击分散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输电线路雷电屏蔽及其模拟理论的一些新认识,建立了考虑放电分散性的输电线路雷击仿真模型,将此模型用于500kvZM1-39型线路在平原地段的绕击率的计算,计算结果与运行情况比较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