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北东部石炭纪巨型珊瑚灰岩带的展布规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巩恩普 《科学通报》1995,40(9):826-826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系本溪组上部海相地层中产有丰富的Arachnastraea,Chaetetes和Multithecopora等珊瑚化石,在一些露头点上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可称为珊瑚灰岩,它们在平面上具有带状分布的趋势,局部地段形成珊瑚礁.该岩带的存在为我们认识华北东部地区石炭纪中晚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克定 《科学通报》1991,36(23):1837-1837
北祁连臭牛沟组定名至今,已近70年的历史。臭牛沟组及其所含巨大长身贝类和袁氏珊瑚化石,长期成为我国维宪晚期生物地  相似文献   

3.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具节珊瑚藻类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瑞东  赵元龙 《科学通报》1999,44(11):1202-1205
在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组中发现了目前最古老的具节珊胡藻类化石Paraamphiroasiniansisgenet.sp.nov。该化石产地泥岩和页岩中,保存完好,具有钙化藻体,与其他以炭质薄膜形式保存的宏观藻类共生,并与西伯利亚早寒武世碳酸盐岩钙质藻类和震旦系陡山沱组磷化红藻有明显区别,鉴于以往报道的最古老具节珊瑚藻化石是白垩纪,这一发现对钙质藻类的系统发生和演化的研究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东昌潍古新统侯镇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经荣 《科学通报》1989,34(24):1882-1882
山东昌邑、潍县和寿光一带的第四系覆盖区(图1),经石油钻孔揭露,油区现称为孔店组的这套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孔3、孔2和孔1段。孔3段为厚层玄武岩和安山岩,夹紫红色泥岩或砂岩;孔2段以灰色、深灰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泥灰岩、油页岩、炭质泥岩或薄煤层,中部普遍见砾岩或含砾砂岩层;孔1段为紫红色泥岩夹棕红色砂岩。  相似文献   

5.
下扬子地区早二叠世海进和上升流形成的缺氧环境的沉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吕炳全 《科学通报》1989,34(22):1721-1721
下二叠统的栖霞组(p_1~1q)和孤峰组(p_1~2q)是下扬子区上古生代最大海进期沉积。栖霞组厚150—200m左右,底部梁山煤系厚1.5—3m左右,下段为含沥青的厚层“臭灰岩”,为灰黑色含生物屑泥晶、微-粉晶灰岩,中、上段灰岩中夹燧石条带和团块,局部富集为上部硅质层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块南部皖豫交界地区发育一套原认为属于新元古代的地层,在其下段新发现了布尔顿蜓(未定种)(Boultonia?sp.)、床板珊瑚(Tabulata)、光面石燕贝类群等化石和丰富的生物碎屑,如海百合茎骨片、海绵个体碎屑等,以及晚奥陶世似针牙形石(Belodina sp.).含宏体化石组合的地层为晚石炭世,它们属于碎屑流沉积,形成于碳酸盐斜坡沉积环境.牙形石化石可能为碎屑沉积.这一发现重新厘定了该区的地层时代及构造属性,它们属于北淮阳构造带,限定了寿县断裂为大别造山带和华北地块的边界.  相似文献   

7.
王尚启 《科学通报》1983,28(4):234-234
广西南丹罗富地区的上泥盆统榴江组出露完好,主要为硅质岩、泥岩、泥灰岩和扁豆状灰岩或条带状灰岩,以产远岸滞流海环境下的浮游或游移生物群落为特征,属典型南丹型沉积。通过近几年来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表明,自中泥盆统罗富组上部开始,直到下石炭统同车江组,均保存有丰富的浮游介形类化石。仅上泥盆统榴江组就可以划分出8个带和1个组合。  相似文献   

8.
广西桂林地区早石炭世的异形珊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增吉 《科学通报》1990,35(20):1575-1575
本文研究的异形珊瑚产自广西桂林市南部的磨盘山下石炭统大塘阶黄金段Thysanophylloides带(图1)。异形珊瑚很丰富,包括有Heterophyllia ornata M'Coy,H.arcuata(sp.  相似文献   

9.
庙河型生物群在贵州江口的发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赵元龙 《科学通报》2004,49(18):1916-1918
贵州江口晚震旦世陡山沱组上部黑色碳质页岩、碳质泥岩中产有大量宏体碳质压膜生物化石,计有宏体藻类9属、动物化石3属,遗迹化石1属及一些可能性的化石属种,其生物面貌和组合特征与湖北峡东地区的庙河生物群基本相似。江口宏体碳质压膜生物化石保存好,丰度和分异度高,表明雪球事件以后我国华南地区经历全球气候变暖而形成的庙河生物群或庙河型生物群分布广泛,为晚震旦世陡山沱晚期生物首次大辐射及生物演化、岩相古地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瓮安生物群中多次分叉的微管状后生动物化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鹏举  尹崇玉  唐烽 《科学通报》2006,51(4):488-490
在贵州瓮安震旦系陡山沱组中发现多次均等分叉(至少4次)的微管状后生动物化石, 其生活习性应为底栖群居, 具有很强的无性生殖能力. 内部具横隔板及体腔, 显示出与已绝灭的刺细胞床板珊瑚类相似, 可能为原始的床板珊瑚. 这也是迄今为止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的比较确切的后生动物实体化石, 对于研究早期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珊瑚趣谈     
海洋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平均深度达到3800米。海洋不仅是众多生物的发源地,而且还是它们生长栖息的理想场所。在各种海洋动物中,除了人们常见的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以外,珊瑚类在海洋生物种类、生物化石、生态系统和海洋生产力等方面,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气候变暖、ENSO加剧等导致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背景下, 相对高纬度海域的石珊瑚群落被认为是石珊瑚物种延续的最后保留地, 但相对高纬度海域周期性的冬季低温是妨碍其发育的最重要因子之一. 南海北部相对高纬度的大亚湾海区(22°31′~22°50′N)近40年来持续变暖, 珊瑚群落发育但未成礁. 2008年初经历了近50年来罕见的极端低温事件, 持续32 d, 大亚湾海区2008年2月平均SST低于14℃, 连续多天最低SST为12.3℃左右, 低于传统认为的使珊瑚“致命”的温度(13℃), 日最低气温则低达6.6℃. 该海域的石珊瑚群落生态调查显示: (1) 近25年来大亚湾石珊瑚覆盖度从76.6%下降到15.3%, 退化达80%; (2) 石珊瑚群落优势种由霜鹿角珊瑚变成秘密角蜂巢珊瑚; (3) 2008年低温事件对本区石珊瑚群落没有造成明显影响, 活珊瑚覆盖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总体结果显示, 相对高纬度的大亚湾海区的珊瑚种类已经总体上适应了极端低温的环境, 具有进一步发育的潜力, 可望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成为石珊瑚物种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13.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非海相钙质超微化石的锶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沙河街组在沉积过程中有无“海侵”,一直是地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争论的原因是在这套地层中既存在典型的陆相化石(如介形虫、腹足类及轮藻等)又有一些所谓“海相性”化石(如有孔虫、鱼类、钙质超微化石等).其中尤以钙质超微化石最为引人瞩目,因为尽管该类生物现代有一个属(Hymenomonas)生活在淡水中,但其不具钙质骨骼而无法保存为化石,故一般认为钙质超微化石为典型的海相化石.本文无意再从这些化石的属种组成、形态特征及生态分布对上述问题进行深究,而利用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锶同位素分析方法,以沙河街组钙质超微化石为材料,从地球化学的角度来探讨该类化石生活的环境.1 材料与方法样品取自山东济阳拗陷6个钻孔的沙河街组(图1).通过分析发现钙质超微化石主要分布在沙河街组一段和四段,其数量丰富,但属种单调,主要为Reticulofenestra bohaiensis(图2).产钙质超微化石的岩性主要有钙质页岩、灰色泥灰岩及灰褐色泥岩,其中以其“黑”、“白”相间韵律纹层的钙质页岩中最为丰富,灰白色的钙质薄层几乎全部为钙质超微化石(图2),而暗色的泥岩层则为沟鞭藻及其他有机质,不含超微化石.首先对每个样品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然后挑选了10个超微化石最丰富、成岩作用影响最  相似文献   

14.
软珊瑚Paralemnalia thyrsoides中的倍半萜及其生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陇梅 《科学通报》1994,39(23):2151-2151
萜类化合物是软珊瑚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我们在对软珊瑚的研究中,曾发现一系列具有生理活性的大环二萜和罕见的双十四元环四萜——扭曲肉芝甲酯和异扭曲肉芝甲酯,提出了这二个四萜在软珊瑚Sarcophyton tortuosum中可能的生源合成途径.最近,Bowden等从同种属的澳大利亚软珊瑚(S.tortuosum)中除发现一个新的结构相似的四萜外,还分离到我们提出的这类四萜的可能的生源前体——十四元环二萜,证实了我们的生源推测.  相似文献   

15.
造礁石珊瑚碳酸盐生产不但维系着珊瑚礁的生长, 并且还是大气CO2的重要来源之一. 采用生态调查法首次在国内开展造礁石珊瑚碳酸盐生产力的估算研究, 获得海南三亚鹿回头岸礁区礁坪和礁坡珊瑚平均碳酸盐生产力分别为(1.16 ± 0.55)和(3.52 ± 1.32) kg•m−2•a−1. 珊瑚碳酸盐生产力主要受珊瑚组成、分布以及骨骼生长的属间差异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岸礁区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造成珊瑚碳酸盐生产力下降了约80%~89%, 并导致珊瑚礁加积速率降低, 目前已低于现代海平面上升速率. 随着未来海平面持续上升, 鹿回头岸礁的生长模式将可能由过去向海生长为主转变为垂直生长为主, 反映出全球海平面上升背景下, 珊瑚岸礁生物地貌过程对强烈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 此外, 珊瑚碳酸盐生产力下降还导致碳酸盐生产过程中CO2释放的减少, 未来珊瑚礁区特别是岸礁区可能因为人类活动的增强而改变其在海洋乃至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李淑  余克服  陈天然  施祺  张会领 《科学通报》2011,56(10):756-764
以珊瑚大量损失共生虫黄藻为特征的珊瑚白化, 是当今全球变暖背景下珊瑚礁大面积死 亡和退化的主要因素, 但白化的特征、过程和白化后的恢复等则因海域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依托2007 年6 月的南沙群岛航次, 在美济礁和渚碧礁进行了实地生态调查和采样, 室内分析了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近10 年来南沙海域实测海表温度(SST)和调查期间的NOAA 卫星遥感资料, 探讨了2007 年发生在南沙群岛的珊瑚白化事件. 研究结果显示: (1) 白化的珊瑚主要分布在水深5 m以内, 最大可至20 m, 至少有35 种石珊瑚白化; (2) 珊瑚总白化率(单位面积内白化珊瑚个数占总珊瑚个数的比例) 为15.6%, 发生白化最严重的为枝状杯形珊瑚 (白化率为23%) 和鹿角珊瑚 (白化率为21%), 块状滨珊瑚和蜂巢珊瑚的白化率低, 没有发现菌珊瑚白化, 显示了菌珊瑚对高温有较高的耐受性; (3) 白化了的珊瑚损失了共生虫黄藻72%~90%, 而肉眼观察未白化的珊瑚也损失了31%~53%的虫黄藻, 指示当时南沙群岛的珊瑚正处于白化的初始阶段; (4) 调查期间实测月平均SST 为30.8℃, 为1998 年以来最高, 结合NOAA卫星的热点(Hotspot)和周热度指数(DHW), 认为2007 年6 月南沙群岛异常高SST 是导致美济礁和渚碧礁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还发现, 单纯用卫星遥感预警珊瑚白化事件可能会存在低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南海珊瑚灰度记录中反映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南海西北部珊瑚生长带的长期趋势变化. 珊瑚生长带资料提供了综合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 研究表明, 近两个世纪南海西北部珊瑚年平均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全球大气CO2浓度的变化相吻合. 在19世纪末之前, 二者长期变化趋势都很微弱; 之后二者的趋势变化非常显著, 尤其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该珊瑚记录的结束日期).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末, 珊瑚密度表现出稳定的下降趋势. 因此, 南海北部珊瑚密度的年变化趋势能够揭示出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历史, 这一结果与其他地区器测以及其他代用气候记录的结果一致. 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基于珊瑚生长带的代用指标来重构过去两个世纪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资料.  相似文献   

18.
在刚刚过去的印度洋大海啸中,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陆地上的人和物,还有海洋中的生物 ,其中就有被誉为海中热带雨林的珊瑚.  相似文献   

19.
郭勇岭 《科学通报》1958,3(3):96-96
1954年黄汲清等在中宁附近清水河右岸烟突山发现富含化石的泥盆纪泥质石灰岩,不整合于其上的是巨厚的红色老君山砾岩。1956年地质部西北地质局633队于中宁南10公里的粉圪塔地方见有一层厚约80公尺左右的深灰色厚层灰岩,并与上复的老君山砾岩呈不整合接触,其中含三叶虫、腕足类等化石。该队定为中泥盆系并命名为粉圪塔系。1957年9月间  相似文献   

20.
湘西武陵源晚二叠世长兴期珊瑚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伟 《科学通报》1995,40(16):1491-1491
湘西武陵源区东南慈利县高峰乡康家坪一带出露的上二叠统长兴组灰岩含群体丛状珊瑚Waagenophyllum、刺毛类Tabulozoa、海绵和水螅,其中大量的Waagenophyllum呈原地生长状态或未经搬动的倒卧状被保存,密布珊瑚丛体的岩石厚达50多米,形成珊瑚障积岩礁.Tabulazoa、海绵、水螅和藻类生物主要被保存在滩相沉积中,起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