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琵琶歌     
侗语称为“嘎琵琶”,是一种自弹自唱的侗族说唱艺术。它分短歌、长歌两种,短歌是对情人弹唱的,以歌代言,借歌传情,多即兴创作。琵琶长歌,由歌师在鼓楼当众弹唱,多是歌师精心自编的,或是传统作品。琵琶歌格律严谨,兼押内、中、外三韵,内韵是上一小节末字与下一小节第一个字同韵或近韵,也叫“句内韵”或“锁韵”。  相似文献   

2.
在唐代诗坛上,描写音乐的诗不少,如李颀的《琴歌》、《听安万善吹觱篥歌》,顾况的《李供奉弹箜篌歌》等,但成就最高的当推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这三首都描绘乐声,但各有千秋,各尽其妙.白诗趋于写实,突出一个“情”字;韩诗重在联想,强调一个“变”字,李诗表现幻觉,追求一个“奇”字.  相似文献   

3.
研究三峡民歌中的女性情结,特别是情歌的“姐儿中心”现象可以发现,不是三峡民歌占据女性情结,而是女性情结占据三峡民歌。“姐儿”阿妮玛是原始意象,她象征着女神崇拜。与“姐儿”相关的是“幺姑”阿妮玛和“郎”——阿妮姆斯,也都被女性情结所规定。本文对哭嫁歌也进行了独特的心理阐释,认为哭嫁是哭出一个母亲来,象征女性的节日,而哭嫁歌就成了女性——母亲的绝唱。  相似文献   

4.
在执行《音乐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归纳了“五字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鬧”字产生于唐代,通过对出土献考察,该字至迟在西汉时代便已经产生:同时讨论与“鬧”相关的词义问题;对汉字史和词汇史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滑稽歌(又叫“颠倒歌”、“倒唱歌”、“扯谎歌”、“希奇歌”、“古怪歌”)是指儿歌或童谣中作用与游戏歌近似,全篇主要以颠倒形式(或集中采用荒诞化手法)表现在现实中不会有的反常事情,常有幽默滑稽意味的儿歌。如在东南沿海流传的《海鳅上岸寻巢穴》:海鳅上岸寻巢穴,老虎深潭海底眼;田鸡随田走,老鼠拉猫在灶边……白云山上开酒店,昆仑山顶爬龙船;十五十六娥眉月,初一初二月团圆。(《民间童谣散论》)再如江西地区流传的一首《反唱歌》:反唱歌,倒起头;爷十六,娘十七;哥十八,我十九;记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轿子前头打…  相似文献   

7.
浅谈音乐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是社会的“润滑剂”,是唤起情感体验的艺术,是和谐社会的助力器。“以歌言和、以歌传爱、以歌传情,以歌感人”,体现了音乐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8.
歌唱吐字要以日常吐字为基础,歌唱时要打开喉咙、要准字音、并把字放在“声”中,融为一体,“字”要靠“声”来表达,而“声”又不可能无“字”做到“字”与“声”的高度统一,形成动听的歌声。  相似文献   

9.
常州方言词汇丰富多彩,其中“鬼”字族的形式颇为显著。常州方言“鬼”字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构形法和造词法上。在构形法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鬼”作为“前加成分”和“后加成分”;另外一类是重叠式的结构。而在造词法上主要表现在谐音法和修辞法两个方面。通过与普通话相关词语的比较研究,在词语形式和词语意义两方面总结出常州方言“鬼”字族异于普通话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汉唐乐府诗题目的创制,多取首句前二三字甚至是整个首句,或者再缀以歌辞性题目“行”、“篇”、“歌”、“曲”、“乐”等。部分以“篇”为缀尾的题目是“因意命题”,而南朝乐府民歌的题目表现出艺术化的倾向。唐代乐府诗中的有些新题目是从旧题乐府中衍生出来的,其方式主要有五种;唐人完全自创的乐府诗新题目,其方式主要有两种。  相似文献   

11.
关于《马氏文通》字类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通》以义定类:一字一义,则一字一类;一字数义,则一字数类。后者即“字无定义.故无定类”,实际上就是字的兼类。且《文通》的最小运用单位是字而不是词,因而一字数义的兼类现象就多了起来。而当某个字的甲义临时引申为乙义时,该字则由甲类字“假借”为乙类字。可见,《文通》的字类理论自戍体系,其“字无定类”与“字类假借”并没有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2.
远在天涯各一方的瑶族人民,不知有多少人间苦乐事要向同族父老兄弟奉告,又不知有多少爱恨情思要向亲朋好友倾诉。何以如愿?勤劳智慧、能歌善唱的瑶族先民,创造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寄事传情的方式,以保持同族间于千里睽违之时的经常联系,这就是瑶族信歌。有道是“飘文寄禀遇仙凤,顺飞世上报情来”。“一卷歌词话不尽,留来传古到如今”。“飘文”,指信歌,是歌者给予信歌的美称,与下句的“歌词”同一概念。信歌广泛流行于自称“勉”(盘瑶)与“金门”(兰靛)的瑶族当中,从古到今,自成传统习俗。信歌以歌代信,又称“寄歌”、“飘歌”等。它既有应用价值,又有史学与文学价值,在瑶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案例:教学生字“喉”,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把“喉”与“候”作了比较,特意强调不要把“喉”字的右边写成“候”。第二课时复习检查,全班69人,有27名学生将此字写错,错误率达39%。他们都是把“喉”字的右边写成了“候”。集体订正时,我把错字写在了黑板上,并且打上了一个大大的红叉叉。  相似文献   

14.
陈燕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102-104
古代中日两国吟咏爱情的诗歌中,“秋风”一词时有所见。从日本最早的古典和歌大成《万叶集》中所记载的、由女歌人额田王所咪的“思近江天皇咏秋风歌”可知,它与中国六朝闺怨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秋风”语象在当时的中日诗歌中具有不同的意蕴。  相似文献   

15.
《大宗师》篇所描绘的“寥天一”人生境界,给人以心灵羁绊大解脱的慰藉愉悦,假使单就这意义上看,《大宗师》置于内篇之中,自有其独特性,似乎不可或缺。但以《大宗师》篇文字与内外各篇相较看,就如读没一字无来历之诗,通篇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文字重出者如“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瞽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大宗师》)与“瞽者无以与夫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逍遥游》);有明显因袭关系者如“临尸而歌”(《大宗师》)与“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至乐》)。属于前者,至少可举出十余例,  相似文献   

16.
“的”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广泛,构词能力强。“的”字结构表面简单,实则复杂。在盲文分词连写规则中,“的”字的处理经历了从繁复到简略的过程。黄乃先生根据语法功能对“的”字的分词连写进行了区分,但是规则复杂且不易操作;现行盲文以分为主,由于处理的方式过于简单而忽略了“的”字结构内在的句法、语义关系。“的”字的分词连写存在理论复杂性与实际应用简单化之间的矛盾。将是否出现中心语作为“的”字结构分词连写的显性标记,既能反映“的”字结构的基本语法关系,又具有操作的简便性,为盲文分词连写相关规则的修订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宋江的字与号中国的姓名学,是门内涵丰富的学问,这在《水浒》宋江身上,就有一定体现。比如,其字“公明”对于其名“江”字来说,便颇有些“说法”。按周礼规定,男孩生下三月,由其父命“名”;年满20,举行加冠礼,由来宾取“字”,表明他已成年。此后,为“敬其名”,外人只应称其字,而不应再呼其名。“字”的取义,一般是解释“名”的,所以,也称为“表字”。宋江的字与其名的关系,也是如此。《昭明文选》中郭恶的《江赋》是赞扬浩浩长江的“美德”的,文中说它“咨五才之并用,实水德之灵长”。唐李善引《释名》加以注释说:“江…  相似文献   

18.
管理素质是军校基层干部的必备素质。管理干部需要克服“难”字,树立“敢”字,坚持“严”字,注重“细”字和讲究“实”字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管兵带兵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金文“宇”字不与“(宀禹) 、禹”相通,“(宀禹)”在西周金文中作“(宀禹)居”解。《中作父乙方鼎》铭文所载之“ 土”之“ ”字,亦即“(ke)”字。  相似文献   

20.
中国隆回网隆回县文化局提供的材料《魏源澳门花园听琴》认为魏源笔下的“洋琴”很可能为“竖琴”。文章认为这是一种误读。根据相关材料论证,1848年魏源访问澳门,写作了《澳门花园听夷女弹洋琴歌》,诗中所描述的“洋琴”(即魏源所看到的“洋琴”)应该是古钢琴之一的“古翼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