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8,(1):51-51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尘肺高危人群健康监护、诊断技术和危害控制技术研究”(2001BA704804)课题,围绕尘肺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尘肺病诊断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尘肺易感人群监测指标、示踪气体法提高吸尘罩效果等开展研究。课题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牵头,与华中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多家单位联合实施。课题负责人为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首席专家李德鸿研究员。该项研究成果获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2.
该课题在2010年获得立项,实施计划为2010~2013年,期限4年。由于涉及单位较多,技术难度较大,需不断调整和优化实施方案,依托单位提出将课题实施年限延迟至2014年12月,并将课题负责人由中国海洋大学的李三忠教授更换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郑彦鹏研究员,获得了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办公室的批复。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8,(14):46-46
课题组科技人员按照国家863专项“基于MEMS技术的胰岛素泵研究工作”课题(2005AA404220)的要求,全面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研究任务,并达到了各项考核指标。已经申请专利6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建立了一支具有团结合作和创新意识的青年研究队伍,培养研究生10名。主要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和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4.
“一代材料,一代器件,一代技术”。新型晶体材料及器件是激光器技术及设备更新的源泉。只有不断发展新型的激光材料,提升现有激光材料的性能,才能够持续推动激光整个行业链向前发展。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为全固态激光技术提供了自主开发、性能更好的新型晶体材料和器件,有望推动新型和更高性能激光器设备的更新,从而满足高端科学研究、工业和社会对国产新型激光设备的迫切需求。围绕本课题的核心目标,课题组按照任务书计划,分别在先进激光材料和人工晶体的关键工艺、批量生产与应用、产业化发展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30-31
1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育种技术的创新研究,提高我国燕麦育种技术水平;通过选育加工专用型燕麦优质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提高我国燕麦主产区的生产水平;通过燕麦深加工技术和新型健康食品的研究,延长燕麦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课题实施,使我国燕麦整体技术水平、产业化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推进产区农民脱贫致富和燕麦市场化、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18-18,20
本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目前已基本完成了课题计划任务各项指标,课题实施的总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上海大郡电动汽车项目团队在此前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的基础上,又一次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用永磁磁阻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产业化集成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与以往相比,本轮项目的实施重点将更侧重于产业化技术的研究,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开发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机系统产品系列;  相似文献   

8.
该课题由唐嘉义教授和周红杰教授负责,云南农业大学承担,自启动实施以来,围绕计划任务书的研究内容,发表了学术论文83篇,出版科技著作7部;起草了16个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国家标准2项、行业和地方标准4项);开发了普洱茶深加工产品12个。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8,(8):45-45
2004~2006年,昆明医学院健康研究所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宫内节育器失败原因及预防技术对策的流行病学研究”(2004BA720A31)课题,在云、甘、川、鲁、浙、苏、豫、鄂、皖等9省组织实施了该流行病学研究。昆明医学院健康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张开宁教授任课题负责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19):54-54
由解放军总医院李亚里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积累了10余年腹腔镜的手术经验,并先后承担了国家、全军及北京市多项课题,初步完成了EMS的病因学、病理学及临床诊治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承接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子宫内膜异位症预防、诊断与治疗新策略的临床研究”课题(编号:2004BA720A07-02)。课题以患者在位内膜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7,(23):41-41
广播电视始终处于与敌对势力进行舆论战、信息战的最前沿。近几年来,非法信号攻击破坏已严重威胁我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不但影响广大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由广播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信息安全专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研究”(2005AA147100)课题,是为适应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任务的总体要求,针对广播电视传输通道易受攻击的薄弱环节,重点研究了应对非法攻击的信号识别技术、信号比对技术和非法信号判据技术,研制了“码流比对设备”、“签名和验证设备”。目前,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已在广电总局安全播出工程项目“信号安全测试评估系统”中应用,课题研究的多项成果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程的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课题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和北京林业大学主持,联合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共同研究。课题针对我国速生工业用材的需求,目标是建立杨树、桉树和相思等树种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造优质、高产、抗逆育种新材料。在产量育种、品质育种和抗逆性育种的基础上,运用早期选择原理和联合改良技术,分别选育出适于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的优质高产抗逆杨树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0,(4):10-11
“西北农区生态型奶业生产技术和奶牛性控技术研究与开发”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奶类重大专项课题,由西安银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0余家单位共同承担。课题组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突出“优质、高效、安全”的生产方式,从困扰我国奶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出发,高效有序地研究、组装、链接、集成多学科的新奶业高新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研究讲展和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3,(5):24-25
本课题理化特性研究为普洱茶国家标准的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起草《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该标准于2008年6月发布,2008年12月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3,(4):71-72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部门会同有关地方政府及国家卫生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卫生服务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重大项目。本项目包括三类课题,第一类为综合课题组承担的“农村卫生服务适宜技术收集与应用”研究;第二类为示范组承担的省级适宜技术推广示范课题,共17个;第三类为产品开发组承担的适宜产品开发课题,共10个。2008年1月项目启动至2011年12月15日。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58-58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持、全国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联合攻关的“十五”国家863计划“蔬菜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多抗、专用新品种选育”课题(编导2001241121),从蔬菜作物育种技术、育种材料创新和新品种选育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2003-2005年,通过上百名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选育和创新优良的育种材料41份;培育新品种34个,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4个;获奖成果2项,发表论文共81篇,其中SCI收录5篇。课题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该项目针对三峡库区小江消落区植被牛长困难、生态功能娃苦下降,水域水华频繁发生等问题,实施了“三峡库区小江生态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主要内容为生物措施控制小江水华技术、草本植物人工促进恢复技术。项日实施采取科研单位与地方政府联合的形式,成立课题组,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任组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8-29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海上应急搜救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课题海上搜救指挥系统应用示范(2009BAG18B04)的子课题。研究目标是:通过研究机器视觉增强技术和海上目标搜寻和定位方法,确定通过可见光、红外和雷达等用于海上目标搜救的目标检测算法,研制机器视觉增强系统,安装在搜救船舶上进行示范辅助搜救,解决夜间的搜救难题,完成及其视觉增强系统在东海救助局形成应用示范,提高东海救助局在其辖区内的救助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浙江省慈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市科技管理部门审报了“杭州湾区域鼠类种属调查及带毒现状分析研究”课题,按社会发展类科技项目(编号:200719)立项。课题组同志通过3年的攻关研究,根据项目的合同要求实施,至今已按项目任务书要求全部完成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20.
刘庆忠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8):25-25,30
该课题是执行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与澳大利亚项目合作协议,完善早熟优质大果甜樱桃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利用两国优异种质中有价值的基因,提高早熟优质丰产大果型甜樱桃品种选育效率,促进甜樱桃生产向优质、高效、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种质评价技术的研究;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建立;核心种质DNA指纹库的构建及其S基因型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