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尤梦娜 《科技信息》2008,(2):157-158
"领主属宾句"是汉语中争议较多的一种句法结构,其非宾格动词同时带有"主语"和"宾语"的现象一直无法得到完美解释。本文旨在探讨"领主属宾句"中领有名词的句法地位,基于Luigi Rizzi的"分裂CP假设"(split CP hypothesis)和Chomsky最简方案(MinimalistProgram)的理论框架,对该种句式从新的角度进行了句法分析。本文认为,"领主属宾句"中的领有名词并非句子的主语,而是从非宾格动词内论元的定语位置移到了句首的Spec-Top话题位置。移位后的话题与其语迹享有相同的格与题元角色,其格为属格(Genitive Case),其题元角色为POSSESSOR。  相似文献   

2.
主要讨论了判定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的四条标准。非宾格动词在语义上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同时也具有一些特定的句法功能,其中判定为非宾格动词的两个必备条件是:具有独立词汇地位的动词的最小成句为NPV,NP是V的受事论元;能够自由地形成对应的使动交替形式。形容词化作定语时为“完成”或“被动”义和可以形成领主属宾句则是判断非宾格动词的两个辅助标准,借助它们可判断非宾格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3.
凡是谓语动词被否定,全句的意思也随之被否定,这种否定被称为“一般否定”(General Nega-tion);如否定是针对谓语动词以外的成分(如某个特定的词、词组或从句),这种否定则被称为“特指否定”(Special Negation).在一般否定句中,否定词“not”要放在动词或助动词之后,如:We did not tell him to go.He is not happy.但在特指否定句中,否定词“not”则置于所要否定的成分之前,如“We told him not to go.  相似文献   

4.
从英语非作格动词的生成出发,探讨汉语的非作格动词可以带宾语现象的表现特征,认为当单个非作格动词与结果补语构成动结式复合词后,结果补语这一句法手段使得非作格动词后面可以带名词词组,然而其论元结构并未发生变化。该假设不仅能区别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而且能更好地解释儿童在极短的时间内习得母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周薇  李德华 《江西科学》2005,23(4):315-316,334
液态^4He在Tλ=2.17K时发生相变,由HeⅠ相进入HeⅡ相,表现出“超流”等奇特性质。“超流”现象从本质上是一种量子效应——玻色凝聚,可以用玻色凝聚的统计力学理论以及“二流体模型”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6.
此文就英语动词不定式不带“to”或可以省略“to”的情况作了较完整、简明地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例示总结了英语中存在的一种谓语动词词组结构“V oneself to”。  相似文献   

8.
北京话“V(C)了”的“了”主要有两个,了_1是时态语气助词,了_2是动词“了”的轻读形式,作补语。补语了_2与结果·趋向补语相对当。了_2出现在句中,也出现在句尾,了_1只出现在句尾。句尾为了_2的,绝大多数句子表示的行为是未实现的,句尾为了_1的则相反。了_1融合着了_2,被融合的了_2在一定条件下与了_1分离而重现。以此为基础,可合理解释北京话里“没”和“了”在动词前后共存的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more than”的用法比较复杂,使用范围也很广,我们在阅读英文科技资料,尤其是文学作品时,经常会遇到这种句型。例如:Its output value Was more than 4 times that under the thirdFive—Year Plan.Oil does not blend with water any more than iron floats on it。He is more than a friend to me.He is more than pleased with the result.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的是“好心你行快口的”、“好心亻巨讲少两句啦”之类的句子。“好心”句在粤语中比较常用,但较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通过对“好心”句的语法分析,认为它是一种紧缩的假设条件复句。进而又深入分析了它的前提、语用含义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先界定了带小句宾语的句子的结构表达式,接着分析了带小句宾语的动词情况,把带小句宾语的动词分为五组,并从认知的角度指出这五种分类大致是由“行域”到“知域”再到“言域”,是由身体感官上的动作到心理活动再到口头表达,这是一种隐喻的方式。同时指出,动词和小句宾语之间的距离实际上也反映了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假设连词“使”产生于先秦,由泛义动词“使”发展而来,经历了“使令动词-泛义动词-假设连词”的演变模式。“使+N+V2”格式中V2所表示事件实现可能性的弱化、事件所在时间的变化以及事件关涉人物的变化是“使”语法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上古汉语里判断句不用系词”和“是”在先秦典籍中不做表“决断”的动词用的观点,举例说明:先秦有使用“是”作动词用的判断句;同时,对某些“是也”句和复句中的“是”的动词功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即使”是个连词,常常同“也”、“还”等副词配合着使用,与它同义的连词还有“就算”、“纵然”、“哪怕”等等。在语言学界中,大家公认“即使”表示假设和让步,但对于重点是表假设还是表让步,意见就不一致了。有人认为“即使”重在表假设,把带“即使”之类连词的句子(以下简称为“即使”句)归为假设复句;[1]有人认为“即使”重在表让步,把“即使”句归为让转复句[2]或单作为让步复句。[3]此外还有人认为“即  相似文献   

15.
下面两个句子一正一误:①It is suggested that he be a teacher.(√);②It is surprising that he be a teacher.(×)第二句话的正确表达是It is surprising that he should be a teacher.有人认为第一句是从句中省略了情态动词should.第二句同样是省略了should,为什么就成错句了呢?这两句话在语义、句法结构上究竟有何异同?Should一词在两句中的作用是什么?Should一词作为情态动词用法的来源又是什么?一、几个相关问题的说明1.关于时态.“时”或“时态”是一个语言学概念,是动词的语法范畴.在实际语言中,人们却发现“时态”与“时间”并不一一对应,往往出现一种时态既能表过去、现在,又能表将来的现象.例如:①They say Xiao Wu is back?(实际上指过去);②When do you start?(实际上指将来)  相似文献   

16.
以汉语“NP+V起来+AP”句为切入点,搜集和整理汉语中各种“V起来”句,并基于英语和汉语中动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汉语“V起来”句进行归类、分析与对比,反思和总结汉语中动句的合法构句条件。通过对汉语“V起来”句句法结构和语义功能的分析和考证,认为汉语中的“NP+V起来+AP”句和中动句并非一一对应,只有部分“NP+V起来+AP”句属于中动结构。汉语“NP+V起来+AP”中动句有三种构式:NP(受事)+V起来(行为动词)+AP,NP(受事)+V起来(感官动词/情感心理动词)+AP,NP(旁格)+V起来(行为动词)+AP。  相似文献   

17.
:“影响式”和“揭示式”评论句是评论句中两种富有特色的句式。“影响式”评论句表达“甲事物影响乙事物”的语义 ,下位句式有直表式、使令式、绍介式三种。在绍介式中 ,“为”字句值得关注。“揭示式”评论句表达揭示事物的性质、意义的语义 ;具有揭示作用的动词有四类 :“说明”类“反映”类、“意味”类、“告诉”类。  相似文献   

18.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经常使用而又较为特殊的两种句型.“把”字句是通过分词“把”将谓语支配的对象即(直接宾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十宾语构成“把”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请比较:他们完成了任务.他们(把任务)完成了.“被” 字句是通过分词“被”引进谓语支配的对象(主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被”十主语(指原句主语)构成被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这种句型的变式是“被”字直接附于动词之前,“被”十动词构成固定的被动词组.请比较:  相似文献   

19.
英语造句的根本特征是主谓构造,包括语法性和逻辑性“主谓结构”。逻辑性“主语-谓语”结构的逻辑主语采用中心词为主格形式的名词词组,逻辑谓语采用非限定动词词组或无动词词组,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意义表达单位。该结构既分布于大句,也分布于小句,既可以是从属结构,又可以独立存在。在一定语境下实现意义表达的简洁化是其主要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20.
沃尔夫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阐述向来倍受争议。他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思维相对于语言而存在,各民族的语言不同,思维亦不同。大量的科学试验证明,语言对思维的支配能力是有限的;语言不同的人对某些概念的认识也有相同的时候。从汉语动词“要”和英语动词“will”.的对比分析中,可以揭示语言共性的存在,证明沃尔夫假设在某些方面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