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含羧基乳胶粒子体系的流变性质与碱增稠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流变学实验数据分析乳胶粒子体系的致粘机理. 认为普通硬球型乳胶粒子体系的 致粘机理与聚合物链段的亲水性有关. 聚合物链段的亲水性越强, 普通硬球型乳胶 粒子体系的粘度越大. 在酸性介质中, 含羧基乳胶粒子体系的致粘机理与普通硬球型乳胶 粒子体系一致. 但在碱性介质中, 含羧基乳胶粒子体系呈现碱增稠现象, 认为这种碱增稠 现象是由粒子间氢键形成的桥式结构所致, 这一观点与早期的“乳胶粒的溶胀乃至溶解 ”的推断不同.  相似文献   

2.
含功能性单体的苯/丙乳液的聚合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采用乳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含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系统研究了乳化体系、引发体系、含功能基单体含量、聚合工艺和聚合温度等对乳液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发现聚合温度降低,采用半连续聚合工艺以及适当提高乳化剂的浓度均有利于乳液聚合反应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系列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等单体共聚乳液样品,研究了聚合条件对乳液胶粒表面羧基分布的影响,并对其碱增稠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因聚合物组成、条件不同,胶粒表面羧基分布有明显的不同,而且具有不同的碱增稠特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预乳化-半连续的加料工艺制备了以聚丙烯酸丁酯为核,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的丙-苯纳米核壳乳液。通过粒度分布仪测定乳胶粒的粒径分布为93.4~95.6 nm,乳胶粒的平均粒径为94.5 nm;通过透射电境(TEM)对乳液进行观察,所制备的丙-苯纳米乳胶粒具有明显的正向核壳结构。最后用合成的乳液配成外墙涂料,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涂料性能良好,并具有一定的耐污性。  相似文献   

5.
以废泡沫塑料为原料,经裂解、精馏、脱色等制得苯乙烯,将制得的苯乙烯在苯-丙乳液中应用,并对制取苯乙烯和苯-丙乳液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温络合-控制水解法,以TiCl4、硝酸铁、偏钒酸铵等为主要实验原料,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3.8 nm的钒/铁共掺杂纳米TiO2透明光触媒乳液.对样品的组成、物相、粒径、光吸收、光催化等性质,通过XRD、EDS、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设备来进行表征.采用酸性红3R染料为实验降解材料,研究了钒/铁共掺杂纳米TiO2光触媒的光催化特性.结果表明,样品乳液的光催化性能在回流时间是15 min,pH值是6,钒/铁掺杂量的比例是0.5%时达到最好.将加入相同酸性红3R染料溶液的样品乳液,在太阳光照持续60 min的条件下,降解率最高能够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由Tween80/苯/正丁醇/水组成的O/W微乳液对α-萘酚光度法测定苯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微乳液体系对测量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摩尔吸光系数ε=4.6×104dm3.mol-1.cm-1,与用水做介质的体系相比,灵敏度增加了28%.线性范围由0—3.5mg.dm-3增加到0—4.3mg.dm-3.还对增敏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反胶束、W/O微乳液的定义和特性;介绍了反胶束、W/O微乳液萃取金属离子的三种机理.  相似文献   

9.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n3O4/Tm2O3复合纳米材料; 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FT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得出纳米粒子为四方晶系,平均粒径为38.0nm; 并研究了碱型Mn3O4/Tm2O3复合纳米材料对有机农药甲胺磷的催化增敏作用, 结果表明质量比Mn:Tm=100:0.1与在400℃下灼烧2h的纳米材料的催化增敏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 2 5 ,2 7-二羟基 -2 6,2 8-二苯硫丙氧基 -杯 [4]芳烃 -PVC修饰膜电极。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在碱性、酸性介质中的伏安特性。实验表明 :修饰电极在 2mol·L- 1NaOH中的氧化还原过程为不可逆氧化过程 ,而乙醇的存在使碱性条件下的氧化过程受到抑制 ;在 1mol·L- 1HCl体系中 ,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在 -1 .0V~ 0 .6V范围内有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 ,并且在该条件下修饰电极对Zn2 + 、Pb2 + 、Cd2 + 、Hg2 + 、Ag+ 五种金属离子有良好的识别响应。  相似文献   

11.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为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乳化性单体,聚丙烯酸盐为稳定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碳酸氢钠为电解质,采用无乳聚合法合成了苯丙四元共聚乳液,并对原料配比及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method to obtain polymer. A typical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recipe comprises of monomer, emulsifier, initiator and other necessary ingredient. Among the recipe component the initiator takes up an exceptional position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1) determine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2) Influence polymer properties and end-use; (3) Cause some effect on particle morphology. Klaus etc. described the role of initiator in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nd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initiator on polymer properties taken styrene as example. Mukul etc. studied the kinetic of 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of methylmethacrylate and ethylacrylat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itiator on the acrylate 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with hydrophilic monomer (hydroxylethyl methacrylate, HEMA).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环保、市场要求,开发研制了新型水性涂料苯丙乳液分析了苯丙乳液的组成以及该组成与其性质之间的关联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作为主要单体,引用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必要成分,采用过硫酸盐作引发剂,在乳化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制得苯丙乳液通过一系列试验,确定了生产该乳液的配方,探讨了乳液聚合的种类,确定以种子聚合作为生产该乳液的最佳乳化方式,明确了该乳液的生产工艺,提供了该乳液的生产设备,并且配备了详细的设备安装图研究了该乳液配方中乳化剂、引发剂和缓冲剂等在其生产中的作用及对最终产品用途的影响,以及种类与用量的确定最终采用的乳化剂是OP-10、OS-1的混合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小苏打为缓冲剂来确保体系的稳定性及产品的质量,因而引出了氨水的使用目的、使用用量及使用效果另外,探讨了单体滴加方式、滴加时间,提供了产品的检测手段及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4.
核壳型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胶粒的粒径及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型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乳液,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并用FTIR,TEM和流变仪测定了乳液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加大乳化剂或交联剂用量,乳胶粒粒径逐渐减小。粒径分布变宽,-%4t;剂或交联剂用量分别为3%(质量分数,下同)-4%和1%-3%时,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预乳化单体滴加速度增加,乳胶粒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适宜滴加速度为20~30mL/h;壳层加入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乳胶粒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初期变窄,但随着MAA用量的增加粒径分布变宽,MAA用量以3%-4%为佳.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酸酯-苯乙烯核壳结构乳液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段乳液共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苯乙烯复合乳液。研究了聚合配方和工艺条件,如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加料方式及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差热分析(DSC)等方法初步探讨了该共聚物具有核壳结构,并对该共聚物乳液进行了化学、机械、冻融、稀释等稳定性的测试。  相似文献   

16.
乳状液粒度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水乳状液的粒径分布是乳状液的重要特性之一。本文利用MS 2000 Micro激光粒度仪研究各因素对乳状液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剂的加入使乳状液细微化,但活性剂的浓度对乳状液的粒径大小影响不是很大;矿化度的升高使得乳状液的粒径增大。聚合物的加入使得乳状液的粒径变大,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乳状液的粒径增大,且粒径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17.
丙烯酸酯/双官能团共单体无皂乳液聚合的成粒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少量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钠盐(ZA-6)存在下,MMA/BA无皂乳液聚合成粒过程,发现聚合初期产生的初级粒子消失后,2次周期性地产生小粒子,经分析,是新的成核作用产生的,特称为周期成核现象,表明在聚合的中晚期,成核过程并未真正结束,百是处于成核一聚并的动态平衡之中。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为乳化剂,研究了半连续乳液聚合中单体配比F(MMA/BA的质量比)对体系成核机理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较大(≥0.75)时,体系以均相成核与胶束成核两种方式成核,F较小(≤0.5)时,体系主要以胶束成核方式成核;BA、MMA单体均聚合成的乳液粒径小于其共聚时的粒径;成核阶段结束时的转化率突变、颜色突变、粒径突变规律是一一对应的.  相似文献   

19.
半连续法制备核壳型苯丙聚合物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粒径分布均匀,性能优越,适用于涂料、粘连剂、油墨等领域。研究了核壳型结构对乳液MFT的影响,讨论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PH值的调节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