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标 《科学通报》1989,34(14):1071-1071
赤霉素(Gibberellins)是一类重要的、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植物生长激素,因在农业、植物生理学、园艺学及医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从而引起化学家和植物生理学家的极大兴趣,并对该类化合物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研究。 自1938年首次分离出赤霉酸(GA_3)的粗品以来,迄今已有50年的研究历史,但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经久不衰,目前仍是国外几个著名实验室的重点研究课题。在赤霉素半合成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1959,4(13):430-430
赤霉素的試制与研究,目前在我国农业生物界已經相当普遍。但是,赤霉素究竟在大田生产上有沒有增产作用?我們自己生产的赤霉素效用如何?这是大  相似文献   

3.
罗士韦 《科学通报》1962,7(7):31-31
赤霉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和在理论上的重要性,由于近几年的研究试验,日渐明确,正在深入发展。自从1926年日本人黑泽技师首先观察到恶苗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Saw)Wr.)培养基的滤液也能使稻苗徒长,1938年东京大学薮田、住木及林等人成功地分离赤霉素结晶以来,直到1950年,赤霉素的研究工作都仅限于日本。后来,住木论介先后于1950年茌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微生物学会上,1951年在纽约举行的国际农艺化学会上,和1953年在罗马召开的国际微生物学  相似文献   

4.
申宗坦 《科学通报》1957,2(10):309-309
在某些丰产经验中,认为摘蕾摘花对马铃薯有很大的增产效果,有的地区还把它规定为马铃薯栽培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中的一个环节。但是,在这方面还缺乏充分的试验根据。我们采用了在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大名红、男爵、紫山药和白发财四个品种,来研究马铃薯的有性过程和块茎形成的关系,借以研讨摘蕾摘花对产量的影响。这四个品种中大名红和男爵是早熟  相似文献   

5.
王联治 《科学通报》1977,22(2):68-68
激光是六十年代科学技术中的新生事物。由于它在生产、军事和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用途,所以一经出现,就引起国內外的极大重视,并以很快的步伐发展着。激光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尽管开展较晚,然而已在人们面前展示出广阔的前景,它不仅可以为农业科学提供先进的研究工具,而且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上,也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激光的物理特性和在农业上的应用试做一些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窗     
分子农业科学之窗杨觉雄加拿大的研究人员预计,不久将出现一种以“分子农业”为主导的农业革命。这种高科技农业的新方法,是利用遗传工程来研制能生产疫苗、药品和生物降解塑料的植物。分子农业的一种方法是从动物或细菌“切除”特定的基因,然后将它们“粘附”在植物细胞上,这是个耗时的过程。如果外来基因插入成功,将出现载有能生产疫苗和其‘已产品所需的新遗传物质的“转基因”植物。研究人员也能应用天然植物病毒作为媒介或新基因的载体,将遗传物质从一种植物转到另一种植物上,以生产高浓度的有价值的药物,如抗生素等。热心于此…  相似文献   

7.
赵可夫 《科学通报》1958,3(21):665-665
水浮莲(Pistia straliotes L. )是一种高产浮生飼料植物,它的营养体是飼猪的良好飼料,由于主要用营养繁殖方法繁殖后代,所以促进其营养生長和提高营养繁殖能力是提高水浮蓮产量的重要关键。赤霉素(Gibberellin)对植物的显著效应是促其营养性的生长。因此,作者于1958年5—7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8.
罗士韦 《科学通报》1963,8(10):55-55
关于赤霉素对植物生长效应的研究已有很多报导,它对某些植物如菠菜、芹菜等生长的促进作用特別显著,但是对于某些鱗茎类植物如大蒜、洋葱則无反应。为了了解赤霉素为何对某些植物有效,对另一些植物无效的原因,我們从下述几方面进行了探討:一方面查明赤霉素对大蒜、洋葱生长  相似文献   

9.
李曙轩 《科学通报》1981,26(18):1135-1135
应用植物激素来控制瓜类植物的雌雄性别,已有不少报道。一般认为赤霉素可以促进多生雄花,而乙烯利、生长素及一些生长抑制剂,可以促进多生雌花。 Bukovac及Wittwer发现利用赤霉素处理黄瓜,可以促进多生雄花,而Rudich等用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处理南瓜,可以促进多生雌花。Galun等用吲(?)乙酸(IAA),及汪本立、曹宗巽用矮壮素(CCC)在无菌条件下处理黄瓜花芽,也可以促进多生雌花。  相似文献   

10.
植物内生细菌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冯永君  宋未 《自然杂志》2001,23(5):249-252
植物内生细菌是指能定殖在健康植物组织内,并与植物建立了和谐联合关系的一类微生物,有生物防治、植物促生和内生共生固氮作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农田耕作的单一化,使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大为减少。在人们日益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研究和利用植物内生细菌对于替代或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善农业生态系统,保持植物微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护农田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蒋捷先 《科学通报》1987,32(1):60-60
油菜素甾醇类物(Brassinosteroids)是1970年由美国马利兰州农业研究中心Mitchell等人发现的,Mitchell的研究报道后,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论证,Grove等报道了鉴定方法及特征,Wada等报道了专一的生物鉴定法,经大量试验后,在1979年国际植物生长物质会议上,被确认为是一种与已知植物激素有区别的、新的、活性极强的植物激素。  相似文献   

12.
婁成后 《科学通报》1960,5(5):139-139
农业生产中控制植物生长与发育的重要性一般說来,农业生产比起工业生产来要复杂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是在大面积的复杂土壤結构中,在变化多端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需要长时期的经营才能得到收获。各种条件在空間上与时間上稍有配合不当,就会影响到产量与收成,植物的一生即是制造食物的工場又是生产的对象。对大田作物来說,或  相似文献   

13.
植物遗传学是研究植物的遗传变异规律以为人类服务的科学。它是植物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植物遗传学和农业、特别是植物育种的关系很密切,它是植物育种的理论基础。因此,植物遗传学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植物遗传学目前还很薄弱,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也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为了迅速发展我国的植物遗传学,特提出下列看法,供同志们参考,并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梁正兰 《科学通报》1964,9(5):445-445
近年来,日益增多的科学事实证明,在植物远缘杂交之外,也还广泛存在远缘花粉蒙导的作用。许多作者对多种植物的试验证明,不能发生精卵结  相似文献   

15.
稀土元素在春小麦上应用的效果与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惠光 《科学通报》1985,30(18):1440-1440
三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的研究指出,稀土元素对小麦生育有良好影响,但至今并未见到国外在小麦生产中使用稀土的报道。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稀土元素对春小麦的增产效果和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可行性,试验是在黑龙江省进行的。盆裁试验采用该省麦区的四种主要土壤,处理盆种子拌入0.1%硝酸稀土,试验共做两年次。结果,四种土壤  相似文献   

16.
殷宏章 《科学通报》1960,5(9):270-270
农业产量是以单位土地面积計算的,是从一羣植物的总和着眼的,而过去植物生理研究主要是以个体为对象,因此很多地方就接不起头来。通过两年来总結农业丰产經驗的工作,使我們所中同志初步建立起来羣体生理的一些概念,摸索了一些方法,指导了一些工作,亦闡明了一些农业生产上的問題,把某些經驗  相似文献   

17.
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的大敌。使用农药直接治病杀虫,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据统计,我国每年使用农药挽回的损失,相当于农作物总产量的15%。然而,农药的弊端也很严重。自20世纪30年代末出现有机农药以来,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给人  相似文献   

18.
虚拟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2,自引:0,他引:122  
郭焱  李保国 《科学通报》2001,46(4):273-280
虚拟植物即应用计算机模拟植物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状况,是近2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在农学、林学、生态学、遥感等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概述虚拟植物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国内外最新进展,探讨了虚拟植物模型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关键问题,包括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定量化及模拟机制,根系的虚拟等。对虚拟植物模型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如通过虚拟试验对农田水分、养分利用进行精确定量化研究、作物株型设计、栽培措施优化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1959,4(3):96-96
1958年,我們初次用赤霉素对几种木本和花卉植物进行了試驗,試驗結果簡介于下: 处理的橡子、木瓜、海州常山和油松是露地条件下生長的,桑树和柏树是盆栽植株。赤霉素处理自1958年8月29日开始,至9月19日停止,在22天期中,除对油松是每7天一次(共3次),每次滴于生长点外,其余植物則均为每10天处理一次(共2次),噴布于叶面。  相似文献   

20.
罗耀武 《科学通报》1975,20(10):439-439
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中,利用植物雄性不育获得杂种优势是一项重要途径。我国生产上普遍种植的杂交高粱,就是利用雄性不育系获得杂种优势的明显事例。世界各国利用不育系获得杂种优势以提高作物产量的,还有玉米、洋葱、甜菜、油菜、大麦等。此外,还有很多植物都已发现了雄性不育,正在试验研究中。对植物雄性不育性问题的研究,无论在生产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先谈谈现有对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几种看法,以及已有的几种主要作物获得雄性不育系的过程,而后再对植物雄性不育性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