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回国已有两年多了,但屈卫东身上还保留着一些西方学者比较惯常的那种行事风格,譬如他在接听一个电话或接待某人的同时,有另一个找他的电话打进来,他不会中断正在进行的交谈去接电话:那天我打电话给他约采访时间,此时他的手机有电话打进来,响了多次他都不去接,我说没关系的,你先去接听吧,不要耽误事,但他说通常情况下在已经通话的时候,他是不会去接听其他电话的。这是自己行事的一个基本原则。听后我多少有些感动。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第一代著名建筑大师张开济住在北京海淀一套很普通的住宅里。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笔者敲开了张老的家门。身材高大、戴一副老花镜的他神采奕奕地迎了出来:“请坐,请坐!年轻人。”笔者心情激动地步入他的客厅,经一番热切交谈,两人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我们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建筑”与“人居”。经历:建筑是今生无愧的选择“我是1912年生的,祖辈世居杭州,但我出生在上海。”一落座,一脸慈爱的张开济同笔者聊了起来,没有半点大师的架子,“小学时我成绩很差,还坐过‘红椅子’哩!”张开济回忆说,1918年秋至1924年夏,他…  相似文献   

3.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0,(11):32-32
几天前,我在上海最大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岳阳医院推拿科与我国第一位推拿学博士房敏作了较深入的交谈。印象当中,针灸、中草药、推拿这些传统医学治疗方法是靠经验,靠祖传秘方得以延续,很少会将它们与现代医学挂上钩。与房敏博士的交谈,使我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接合点。 房敏是在新疆喀什地区出生长大的,父母都是受过大学教育的军人,房敏从小就想着长大后能当一名穿白大褂的医生,这一愿望自他1982年高中毕业考入新疆中医学院后成为现实。中医专业4年的学习使房敏逐渐进入了祖国传统医学之门,在此期间他对所选修的推拿课…  相似文献   

4.
在2010年入选的诸多启明星人选中,张新鹏(左图)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他所从事的多媒体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另外他年仅33岁就获聘上海大学教授,这也显示他一定有过人之处。见面交谈之后,我对他有了较多的了解,觉得他从一名大学生攻读  相似文献   

5.
戒浮躁,求真精──访上海优秀科技启明星回禾教授田禾是我访问的第22位科技启明星,也是为数不多的能让我心灵受到震动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和田禾交谈,听他介绍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科技想法,缓缓的语调中透出一种魅力,一种从容不迫、心静如水的魅力,一种了然全局、志...  相似文献   

6.
和张永刚交谈,你会体会到什么叫真诚。这位1957年出生的上海首届科技启明星、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看上去与在大街上行走的最普通的人没任何两样。我与他见面的那天,上午下过一阵雨,他足蹬一双已显阵旧的中街套鞋,这是目前许多城市年轻人不愿意穿的雨具。望着他的那双旧套鞋,我心里生出一种敬佩和感慨兼而有之的感情。张永刚的少年和中学时代是随在军队工作的父母的流动而在转移中度过的,他在安徽大别山区和镇江先后完成了小学、中学的学习,中学毕业后他当过3年工人。文革结束后他作为首届高考入取者跨入南京邮…  相似文献   

7.
李东栋(见上图)是2011年入选上海科技启明星的,1980年出生的他,外表看来有点青涩。但稍加交谈我有点觉得他不简单,特别是当我知道他为了让我的采访进行得顺利一些,之前的一个晚上开夜车整理了一份长达十几页的书面材料,包括成长经历、学术研究、科研感悟等我想了解的东西都有了,这令我十分感动。在我访问过的200多位启明星中,这可能是唯一一位如此认真对待我的采访的启  相似文献   

8.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7,(4):30-31,5
我和姚祝军见面有一种老朋友相聚的相知之感。尽管只是首次倾心交谈,但在10多年前,就承上海有机所戴立信院士推荐,邀当时刚在所里念博士的姚祝军为《世界科学》译稿。记得当时他送来的译文无论是对专业问题的把握,还是中文的表达都远胜他这个年龄段的人。编辑部很庆幸有这样一位好的译者,但知道他科研工作忙就未多打扰。后来知道他出国了。2002年后我又在有机所见到了刚从国外回来不久、兼任所科研处长的姚祝军,但都只是匆匆打个招呼未及细谈。  相似文献   

9.
<正>约访吕雷作启明星访问是因为他从事的是"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无疑这是会令许多人关注和感兴趣的课题,不少人并无家族史、也从不吸烟,平时饮食也很注意,但还是染上肺癌的事例并不少见,所以一看到吕雷的研究课题马上就想到能约他作访问再好不过。打电话无人接,于是就发出邮件、短信约访。隔了一天,吕雷打来电话说他现在美国北卡一家医学院进修,他很愿意配合我的访问。就这样我们通过几次电话交谈、邮件来往,完成了这次越洋采访。在这个过程中,吕雷竭力配合我的问题,提供了我所想了解的各种问题,他的敬业和坦诚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相似文献   

10.
谦逊的中国人很少用“完美”来形容一个人,因为它有悖于“人无完人”的传统观念,但当我和一同参与采访的年轻编辑郭纪生见到本期“今日启明星”专栏的访问对象翟琦巍(下图),看了他的材料并与之交谈后,我们感到翟琦巍堪称是一个我们心目中的接近“完美之人”。  相似文献   

11.
与任文伟博士见面、交谈后,我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吸引我的是他现在的研究课题“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区域生态安全近年来成为生态学的一个新方向和热点  相似文献   

12.
一位富有开创精神的物理学博士──访科技启明星陈鸿教授本期启明星专栏的主人公陈鸿是同济大学波耳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物理系主任。几天前,我在同济物理楼里访问了这位38岁的博士生导师。我不敢奢望短短一个多小时的交谈能完全了解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因而奉献给读...  相似文献   

13.
早在去年7月,我就登门采访过赵则胜副教授.因为我对他研究的黑色食品很感兴趣.在上海市场上出现的黑色食品,可以说都有赵则胜副教授的一份心血.我与他的交谈,当然先从什么是黑色食品开始.他告诉我,所谓黑色食品是采用动植物中含有天然黑色素的生物作为人类的食物,通过初加工和深加工所得到的食品,即为黑色食品.例如,黑色面包、黑色米饭、黑色饼干、黑米粥、黑色蘑菇、黑芝麻、黑木耳、黑色爆米花、乌骨鸡、黑鱼、黑豆等等.上述动植物加工成的食  相似文献   

14.
正在粒子物理学家中,谢尔顿·斯通(Sheldon Stone)素以高标准和近乎严酷的严谨态度而著称。在与同事的交谈中,他往往会为了质疑某个观点而大声打断对方。因此,在斯通谈到他和他的同事最近的观察成果时,他的话显然是有相当可信度的。"我确实认为这很可能将会是一个重大突破。"他说。斯通的研究与巨大的粒子探测器LHCb(大型  相似文献   

15.
G·奥涅尔(Gerard O′Neill)对于未来有些想法。这些想法包括园顶城市、自动导航车、轨道工厂和空间移民。奥涅尔并非具有千里眼的超人,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教授和空间研究协会的主席,这协会是为空间生产提供研究资金的组织。他坚持认为,在他的新著2081中所描绘的奇妙未来,都是直接从现代技术孕育出来的。正是由于这种幻想家与现实主义者的结合,使得奥涅尔成了美国最受尊崇的未来学家之一。但是现在,奥涅尔却陷入了忧虑:忧虑政治可能阻碍着他所展望的进步,担心其他国家可能领先美国,进入未来。我同奥涅尔的第一次交谈是在由曼哈顿去纽约肯尼迪机场的汽车里进行的,当时大雨滂沱,路上车辆络绎不绝,15英里的路程用了两个多小时。我准备听取对未来的不同预见。  相似文献   

16.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0,(8):33-33,19
即使在复旦大学,汪源源也是引人注目的,32岁的他已是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教授;今年6月他更获得一项殊荣,被授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这一岗位的评审要求比照教育部的“长江学者”,江源源也由此成为复旦大学技术类学科第一位到任的“特聘教授”。 上周在复旦电子工程系汪源源的实验室,我见到了这位在医学信号处理和医学超声工程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并与之交谈了近二小时。我的一个感受是:汪源源的经历和他的成功之路可以成为许多青少年学子,特别是那些日后有志献身科学的青少年的楷模。 汪源源的成长故事其实并不神…  相似文献   

17.
碱性饮食有益健康长寿川岛四郎著张东峰编译长寿的诀窍是碱性饮食在前苏联高加索地方有好多个长寿村,好多超高龄者就住在这些村庄,其中有的活到130岁,甚至140岁,简直令人无法相信。我曾在俄罗斯逗留过两年半,交谈时在语言上的障碍不大,这些长寿村人的长寿之谜...  相似文献   

18.
<正>复旦大学生命学院闫致强(见图)教授因果蝇听觉传导机制的研究入选本年度启明星计划,成为今年启明星A类50位入选者之一。通常我要到每年第四季度启明星入选人授证会后才会开始对入选者的采访报道,今年抢先了一点时间是因为一个机缘巧合。二周前我参加了上海科教出版社为《饶议科学Ⅱ》在上海书展的首发搞得一个饶毅、江晓原对话活动。与我邻座是一位帅气的年轻人,一交谈得知他是饶教授的学生兼好友,进一步交流知道他是本年度的新科启明星,今年刚32岁的闫致强已是复旦大学生命学院的教授,就这样因为饶毅的原因,我和小闫有缘相识,当下我们就约定几  相似文献   

19.
被昆仑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等高大山脉合围的柴达木盆地,东西长800余千米,南北宽150~200千米,是我国重要的盆地之一。由于这个盆地海拔高度在2800~3200米之间,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笔者前不久曾环绕盆地走了一遭,发现这个地域辽阔、地貌特殊的地方,不少自然地理景点堪称一绝。一、青海的江南我青海之行的第一站是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什么要去这里?这是源于我的最初的错觉:在我过去的印象中,青海土地贫瘠而又荒凉。当我飞临省会西宁,交谈中,一位青海朋友了解了我对青海的偏见,便推荐我先去看看这里的国家森林公园。他的目的很明…  相似文献   

20.
心理咨询工作室: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他是那样的完美,那样有魅力。我脑子里总是飘着他的影子,盼望着上他的课。他的讲解是那样的出神入化,我是那样的爱听;他写得一手好字,我爱摹仿他的板书;他的画也非常好,他常常在讲课的时候根据课文内容边讲边画;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是那样的优美动听。他有家有孩子,我并不想做第三者拆散他的家庭,我也不敢向他表达我的爱慕。可是我总是想他,影响了学习。我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中学生不应谈恋爱,更不宜和老师谈恋爱,我怕同学们把我看成是一个风流的人,说我是一个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