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两格点分子场理论分析了钴基合金R3Co11B4(R=Pr,Nd,Tb,Dy)的自发磁化随温度变化的关系,采用数值拟合的方法计算出了描述3种磁作用的分子场系数n(RR),n(RCo)和n(CoCo),得到了居里温度,给出了交换场强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2.
利用 X射线衍射的方法及磁性测量手段研究了 R2 Fe17- x Crx(R=Y,Dy,x 3 )化合物 ,给出了其居里点的变化情况 ,即随 x的增大 ,居里温度增大 ,在 x近似为 1 .0时达到最大值 .利用分子场理论计算了磁交换作用系数并从磁交换作用出发 ,对其居里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3.
用两亚点阵MFT分析了R2Fe17-xMx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得到了分子场系数nRR、nRF和nFF,计算出了居里温度,给出了分子场HR(T)、HFe(T)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R2Fe17中用Al、Ga替代部分Fe离子场系数nFF明显增大,除Pr2Fe17的HR(T)外,分子场强度在很大温度内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用两亚点阵MFT分析了R2Fe17-xMx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得到了分子场系数nRR、nRF和nFF,计算出了居里温度,给出了分子场HR(T)、HFe(T)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R2Fe17中用Al、Ga替代部分Fe离子后,分子场系数nFF明显增大,除Pr2Fe17的HR(T)外,分子场强度在很大温度范围内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用两格点分子场理论分析了Ce2Fe17,Nd2Fe17,Ce2Fe17Ne,Nd2Fe17N3的饱和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依靠计算机,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了场系数nFF,nFR和nRR,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氮元素增大了化合物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增大了交换场HR使居里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铁磁性分子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热无序能、冷无序能、与自发磁化相关的有序能之间的竞争机制下,引入了有效分子场系数.利用考虑与温度相关的有效分子场系数λ(T)的分子场理论研究了αFe的磁化特征,得到了与实验相符的结论,解释了铁磁性物质的约化自发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解释了C/χ-T曲线在磁相变温度附近向上弯曲的原因,解释了顺磁居里温度θP大于铁磁居里温度TC的实验结果,解释了铁磁性物质中的有序-无序竞争与宏观磁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用两格点分子场理论分析了Ce2Fe17,Nd2Fe17,Ce2Fe17N3,Nd2Fe17N3的饱和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依靠计算机,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了分子场系数nFF,nFR和nRR,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氮元素增大了化合物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增大了交换场HR,使居里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8.
用分子场理论分析了YFe12-xMox系列化合物的饱和磁化随温度的变化,求出了这些化合物的分子场系数;给出了拟合曲线和实验结果数据,并验证了在文献[1]中,nFFM^2F(0)/Tc=常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用两格点分子场理论分析了NdFe10V2,NdFe10V2N0.5,NdFe10Mo2,NdFe10Mo2N0.5的饱和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得到了分子场系数nFF,nFR和nRR。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氮元素增大了交换场HR。  相似文献   

10.
利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及磁性测量手段研究了R2Fe17-xCrx(R=Y,Dy,x≤3)化合物,给出了其居里点的变化情况,即随x的增大,居里温度增大,在x近似为1.0时达到最大值。利用分子场理论计算了磁交换作用系数并从磁交换作用出,对其居里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用二亚点阵MFT分析R2Fe17Mx的饱和磁化与温度的关系。得到了分子场系数nRR、nRF和nFF,计算出了居里温度,给出了交换场HR(T)、HFe(T)与温度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R2Fe17中渗入N或D后,M2Fe(0)和nFF明显增大,交换场也相应增大,居里温度主要取决于M2Fe(0)和nFF。  相似文献   

12.
将 Salzberg 等发展的低温 Bethe 格点方法进行了自洽修正后推广到了整个温区,计算了稀磁合金 A_xB_(1-x)(其中A为磁原子,自旋为S,B为非磁原子,自旋为零)的局域磁矩,居里温度和磁化率。结果表明,自洽 Bethe 格点方法改进了分子场理论近似,所得结果比较可靠,它适用于研究实际稀磁合金的磁学性质。  相似文献   

13.
非晶态磁热合金材料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实现较大的磁制冷容量,其中铁基非晶态磁热合金因其具有近室温的磁熵变区间和低廉的成本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感应熔炼铜辊甩带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一系列Fe89?xZr7B4Dyx(x=1,2,3,4)非晶态合金,并对其非晶形成能力和磁热性能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分析.随着Dy含量的增加,该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得到改善,居里温度从296 K增加到334 K.磁熵变峰值和制冷能力也随着Dy含量的增加单调增长,在3 T的外加磁场下,Fe85Zr7B4Dy4合金的最大磁熵变达到了2.45 J K?1 kg?1,制冷能力为235 J kg?1,相对于三元Fe-Zr-B体系,同一磁场下的磁熵变峰值提高60%以上.该非晶态合金原材料成本低廉,其磁热性能随着成分变化可以调控,居里温度远低于玻璃转变温度,能够保证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有成为近室温的磁制冷工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用两格点分子场理论分析了NdFe10V2,NdFe10V2N0.5,NdFe10Mo2,NdFe10Mo2N0.5的饱和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得到了分子场系数nFF,nFR和nRR,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氮元素增大了交换场HR.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两格点分子场理论,在考虑重稀土与钴的磁矩偏离反平行倾角的基础上,分析了钴基化合物RCo5(R=Y,Pr,Nd,Gd,Tb,Dy)的磁化与温度的关系,采用数值拟合的方法得到了描述3种磁作用的分子场系数n(CoCo),n(RCo)和n(RR),计算出了Tc,结果表明,RCo5中的磁作用主要由钴3d电子问的交换所决定。  相似文献   

16.
非晶态(Fe_(80)Ni_(20))_(78)Si_(22-x)B_x合金的磁各向异性和磁致伸缩随B元素含量的增加和Si元素含量的相对减少而缓慢降低。居里温度和磁矩却呈现出缓慢增高的变化趋势。非晶态合金带的表面状态条纹效应是引起宏观磁各向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上述实验现象本文应用退磁效应、分子场近似和电子转移模型等理论予以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7.
将二亚点阵分子场理论用于化合物RCo4B,分析磁性与温度的关系,计算出了居里温度Tc,从理论上给出磁矩M(T)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计算结果与实验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Al合金的热电势在直流梯度磁场中的行为.结果发现:在直流梯度磁场作用下,Al-289%Fe合金熔体的热电势降低;关闭磁场,降低的热电势没有立刻回升,而是在保持一段时间不变后,才缓慢恢复到施加磁场前的初始值.温度越高,热电势增速越快,增量越多,回归速度也越快.这种磁效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成分的Al合金熔体(包括纯Al)中被普遍观察到;而在固态纯Al和Al合金中尚未观察到这种效应.在均匀磁场作用下,液态Al合金的热电势也没有发生变化.根据局域理论,定性地解释了磁场对合金熔体热电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