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实验利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建立实验性小鼠肝损伤模型,并研究该模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发现小鼠血浆TNF-α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其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预先注射抗Tac单克隆抗体可减少ConA注射后小鼠TNF-α的产生,与模型组比较,二者血浆TNF-α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注射抗Tac单克隆抗体组无肝损伤发生。上述结果表明,ConA诱导的肝损伤与TNF-α等细胞因子的介导有关,抗Tac单克隆抗体对ConA诱导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利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建立实验性小鼠肝损伤模型,并研究该模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发现小鼠血浆TNF-α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其差异有极显意义(P〈0.01)。预先注射抗Tac单克隆抗体可减少ConA注射后小鼠TNF-α的产生,与模型组比较,二血浆TNF-α的差异有极显意义(P〈0.01)。注射抗Tac单克隆抗体组无肝损伤发生。上述结果表明,Co  相似文献   

3.
紫红獐芽菜对刀豆蛋白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紫红獐芽菜对ConA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测定该药对ConA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活性和NO含量的影响,并观察肝脏和脾脏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紫红獐芽菜明显抑制ALT、AST含量的升高,降低NO的含量及降低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并呈剂量依赖趋势.紫红獐芽菜高、中剂量组与联苯双酯作用相似,而低剂量组不及联苯双酯.结论:紫红獐芽菜对ConA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肝机制与抑制NO的产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0 μg/mL到100 μg/mL的伴刀豆球蛋白ConA加入人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ConA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利用形态学观察、乳酸脱氢酶活力测定法(LDH)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最后进行了caspase活性检测.加入25μg/mL的ConA培养24 h后,细胞的生长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刀豆蛋白A(Con A)诱导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最适剂量及最佳给药途径.方法选用雄性ICR小鼠180只,分为尾静脉注射与腹腔注射两种给药途径,每个给药途径分为6组,对照组、Con A 10,20,30,40和50 mg/kg剂量组,Con A各剂量组注射相应剂量的Con A,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在注射8 h后,检测各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Con A各剂量组的ALT和AST水平无明显变化;尾静脉注射Con A 40 mg/kg剂量组的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P0. 05);组织学病理显示:肝损伤明显,Con A 10,20,30 mg/kg剂量组ALT和AST水平变化不明显,50 mg/kg剂量组死亡率较高.结论小鼠尾静脉注射40 mg/kg的Con A可成功诱导ICR小鼠的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6.
实验在脱氧胆酸钠盐(NaDC)介导下,采用室温磷光法研究阴离子meso-四-4-(羧基苯基)钯卟啉(Pd-TCPP)与刀豆蛋白A(Con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Pd-TCPP与ConA之间能形成复合物,结合常数为3.33×10~4L·mol~(-1).这一结果可用于利用Pd-TCPP作为室温磷光探针对ConA进行测定.同时,紫外可见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先谱也同样证明Pd-TCPP与Con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波棱瓜子是常见的用于治疗肝病的藏药,疗效确切.前期研究表明,总木脂素是波棱瓜子抗肝损伤的有效部位,但疗效尚不明确.本研究拟考察藏药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Con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对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一次性ConA(20mg/kg)诱发小鼠免疫性肝损伤,造模8h后取血样和肝脏,考察不同剂量的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各组小鼠脏器系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骨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生化指标活力或水平的影响;以HE染色对肝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各组小鼠肝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可以降低Con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系数及血清ALT、AST、ALP活力,显示出较好的保肝作用.同时波棱瓜子总木脂素也可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NO水平和MPO、NOS活力,并减少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增强SOD和GSH-Px活性,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波棱瓜子总木脂素还能抑制诸如TNF-α、IFN-γ、IL-4、NF-κB等促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抗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从而抑制肝脏炎症反应而发挥其保肝作用.病理观察结果也表明,波棱瓜子总木脂素能减轻ConA对肝组织的损伤.结论: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Con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四味护肝饮对肝损伤的药物效应,并初步探讨其药物作用机理。方法:C57BL/6J小鼠24只,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CON)、模型组(MOD)、四味护肝饮组(SHD)、美能组(CG),每组6只。SHD组、CG组小鼠每天予以相应药物灌胃,CON组与MOD组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持续10 d。在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予以腹腔注射800 mg·kg-1的D-半乳糖胺溶液(D-Gal N)以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在注射D-Gal N 24h后,处死小鼠并收取血清及肝组织。检测小鼠肝组织病理、血清转氨酶的改变,并检测肝组织IL-1β、TNF-α、A20表达水平,以及NF-κB活化水平。结果:MOD组小鼠肝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提示急性肝损伤模型构建成功。与MOD组比较,CG组和SHD组小鼠肝组织炎性浸润显著减轻。与CON组比较,MOD组小鼠血清ALT、AST、LDH显著升高,肝组织IL-1β和TNF-α的mRNA、蛋白表达上调,肝组织A20表达有上调趋势,p-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MOD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龙胆苦苷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采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组并给药,7 d后尾静脉注射Con A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中ALT、AST含量,计算肝脏及脾脏指数,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组织中NLRP3炎性小体,TLR4以及p-P65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龙胆苦苷50、100 mg/kg组小鼠肝条索状排列趋于正常,细胞坏死、病变以及炎细胞浸润显著减少;龙胆苦苷25、50、100 mg/kg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AST含量,并减轻小鼠的肝、脾肿大;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龙胆苦苷50、100 mg/kg组显著抑制了小鼠肝组织中NLRP3、TLR4、p-P65/P65的表达.综上所述,龙胆苦苷对Con A致小鼠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调节NLRP3、TLR4以及NF-κB参与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两色金鸡菊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LC-MS分析两色金鸡菊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应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利用HE染色观察对肝脏组织损伤情况,考察小鼠体内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介素-6)及IL-1β(白介素-1β)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LC-MS分析结果显示,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中含有32种主要活性成分。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有明显病理性改变,两组小鼠ALT、AST、MDA、SOD、TNF-α、IL-6及IL-1β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色金鸡菊给药组小鼠肝脏病理性改变及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ALT、AST、TNF-α、IL-6及IL-1β显著降低(P<0.01或P<0.05),MDA的含量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粗多糖(SCP)对酒精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0%乙醇12 mL/kg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肝质量指数,血清中转氨酶活性(ALT和AST)和甘油三脂(TG)水平,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以及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北五味子粗多糖可明显降低小鼠肝质量指数,血清ALT,AST以及TG水平(P〈0.05),同时使小鼠肝组织MDA水平和NOS活性显著下降,GSH水平升高(P〈0.05或P〈0.01),并可改善小鼠肝脏病理损伤.结论 SCP具有明显的肝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对保肝I号(BGYH)的保肝降酶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研究.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BGYH低、中、高剂量组,水飞蓟素组和联苯双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9 d,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均腹腔注射D-GalN/LPS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结果显示高剂量BGYH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同时,肝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高剂量BGYH使小鼠肝细胞坏死程度有所减轻.在细胞因子方面,中或高剂量BGYH均可明显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同时升高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的含量.此外,小鼠肝脏中一氧化氮(NO)、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在给予BGYH后也有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BGYH对D-GalN和LPS联合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免疫因子的释放,调节免疫反应而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D-半乳糖(D-gal)建立小鼠肝脏损伤模型的方法.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20 m L/(κg·d-1)皮下注射,模型组应用D-半乳糖按500 mg/(κg·d-1)皮下注射.造模完成后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AST,ALT及GST;放免法测定血浆PGE2,TNF及IL-6;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COX-2表达.通过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血浆ALT,AST及GST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PGE2,TNF及IL-6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切片显示肝脏结构呈现病理改变.结论应用D-半乳糖可以成功制作小鼠肝脏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4.
研究苦参碱对小鼠不完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采用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30min,然后再灌注24 h,制备小鼠不完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不完全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尾静脉给予不同剂量苦参碱治疗.不完全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水肿比对照组明显增加,脑组织MDA水平也明显增高,给予苦参碱治疗的小鼠脑水肿和脑组织MDA水平明显降低.因此,苦参碱能减轻不完全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魔芋葡甘聚糖(KGM)对CCl4致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基于CCl4皮下注射制备肝损伤小鼠模型,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的魔芋葡甘聚糖(KGM)进行干预,观察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与血清球蛋白的比值(A/G)、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KGM)干预给药能降低CCl4所致小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ALT,AST;升高CCl4所致小鼠血清中异常降低的A/G比值;魔芋葡甘聚糖(KGM)干预给药能使肝损伤小鼠肝匀浆异常降低的SOD含量上升,异常增高的MDA含量下降。魔芋葡甘聚糖(KGM)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五味子粗多糖与泽泻提取物联合应用对酒精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MOD)、五味子泽泻2:1组、五味子泽泻1:1组和五味子泽泻1:2组.各药物处理组小鼠每日灌胃五味子泽泻提取物100mg/kg,空白对照组和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溶媒,连续30d.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和五味子泽泻各给药组的小鼠末次给药1h后均灌胃给予50%乙醇溶液12mL/kg.16h后取小鼠的血和肝脏,计算各组小鼠的肝指数,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检测肝组织中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泽泻1:1组和1:2组均可降低小鼠肝脏指数(P<0.05),降低血清中ALT和AST水平(P<0.05),升高肝组织中GSH含量(P<0.01),且降低TG含量(P<0.05或P<0.01),改善肝脏病理学变化.结论 五味子多糖与泽泻提取物联合应用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新疆蔷薇红景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0.2%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按10mL/kg腹腔注射造模,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肝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肝组织形态变化为指标,观察新疆蔷薇红景天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新疆蔷薇红景天正丁醇萃取物高剂量(3.0g生药/kg)组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ST、ALT活力(P0.05)以及肝组织中MDA含量(P0.05)、显著升高肝组织中GSH活性(P0.05);肝组织变性明显减轻,肝组织结构比较完好。结论:蔷薇红景天对小鼠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观察了大鼠肝刺激因子(HSS)对CCl_4损伤小鼠后,肝组织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及自由基清除剂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HSS(0.1mg/g体重,i p)可使CCl_4(10%,5ml/kg)中毒后48h,肝组织MDA值的升高幅度明显降低(6.23±0.98nmol/mg蛋白vs.4.17±1.67nmol/mg蛋白,P<0.005),但血清MDA值的下降幅度不明显。同时肝组织GSH含量明显高于CCl_4损伤组(3236±472μg/g vs.2007±589μg/g,P<0.001)。上述结果提示,HSS具有抗氧化作用,降低CCl_4自由基对肝细胞膜的损伤作用,保护受损肝脏。  相似文献   

19.
卡介苗加脂多糖建立大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构建接近临床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肝损伤动物模型 ,以便对病毒性暴发性肝炎作进一步的研究。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卡介苗 (BCG)及不同剂量的脂多糖 (LPS)诱导SD大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以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变化和肝脏病理学检查等指标作为肝损伤判断标准 ,并以流式细胞仪对该模型的血清中CD3+ 、CD4 + 、CD8+ 细胞百分比计数 ,以ELISA法对TNFα IgG、白介素 (IL 6和IL 10 )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BCG +LPS”所造免疫性急性肝损伤模型当以BCG剂量 5× 10 7个活菌 /只及LPS剂量 30 μg kg时ALT升高明显 ,达正常对照 10倍以上 ,AST也较正常对照升高两倍 ;肝脏组织病理损伤中“Ⅲ”级和“Ⅳ”级大于 70 % ,而且其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大鼠升高。对血清中CD3+ 、CD4 + 、CD8+ 细胞百分比也有影响。结论 以“BCG +LPS”所造模型比较成功 ,该模型能充分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 ,且能影响免疫系统 ,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相似 ,可以用其对病毒性暴发性肝炎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拟探讨鬼画符(Breynia fruticosa)致大鼠肝毒性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以高、低剂量鬼画符提取物(5 g/kg、2.5 g/kg)连续3个月和6个月对大鼠灌胃给药,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以明确鬼画符的毒性靶器官。通过网络毒理学方法,构建鬼画符化学成分库和肝毒性靶标库,利用蛋白互作和网络分析手段筛选鬼画符化学成分致肝毒性的关键靶标,并对关键靶标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及通路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技术验证鬼画符对大鼠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白介素-1β (IL-1β)和白介素-6 (IL-6)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鬼画符给药6个月可诱导大鼠肝细胞变性和纤维组织增生的病理变化,ALT、AST水平出现一定程度偏离,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毒理学研究初步揭示鬼画符中有17种化合物可能是诱导肝毒性发生的潜在成分,可能通过IL-6、肿瘤蛋白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 (MAPK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肿瘤坏死因子(TNF)等17个关键靶点诱导肝损伤。富集结果显示,鬼画符致肝毒性的关键靶标主要富集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α信号通路等,这些关键蛋白以及通路与细胞内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也验证了鬼画符对大鼠给药6个月可明显升高肝脏中IL-1β、iNOS、IL-6、HIF-1α表达水平,表明鬼画符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肝毒性,可诱导肝细胞变性,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肝脏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升高氧化应激和炎性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