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反导系统空中防御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分析了反导系统空中防御过程,建立了对抗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实现攻击-拦截攻防对抗仿真系统实现的基本设想,对各种攻防对抗方式的对抗过程进行了仿真检验,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和基本设想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建模方法缺乏对攻防博弈行为与态势演化趋势的分析问题,从对抗角度出发分析网络攻防博弈特征;基于非合作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建立网络攻防博弈模型,给出收益量化、博弈均衡计算和策略对抗结果判定方法;构建网络攻防博弈多Agent仿真模型;采用NetLogo开展局中人不同策略组合、不同初始数量等场景下的仿真实验,得出网络攻防态势随时间演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仿真结果,给出扭转网络攻防态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空间攻防对抗体系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空间攻防对抗体系涵盖的内容,并对先进仿真技术、空间攻防对抗体系建模技术及其仿真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个典型的空间攻防对抗仿真平台。研究过程中重点对空间攻防体系总体模型、空闽信息及信息对抗仿真模型、导弹武器突防仿真模型、空间导弹拦截系统仿真模型、反卫星仿真模型、空间攻防体系评估技术、仿真系统实现技术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仿真模型可移植性标准(SMP2),指出其在分析型仿真中的优点,提出基于SMP2进行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系统模型开发与集成思路.从组成框架、交互框架、时序框架和对象执行框架搭建基于SMP2标准的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系统概念模型框架,根据SMP2建模一般过程描述了基于SMP2的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系统模型设计、开发与集成,讨论了相应的关键功能设计与实现,并以弹道导弹对美导弹防御系统突防措施论证问题为实例验证了介绍的模型开发和集成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UML的导弹攻防仿真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分布式仿真技术构建导弹攻防仿真系统已成为评估导弹作战效能的重要手段。针对典型弹道导弹攻防对抗过程,分析了攻防对抗仿真系统构成及功能。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系统用例模型、实体结构模型及行为模型等进行了可视化建模,并采月VC++工具对导弹攻防对抗仿真进行了系统实现.应用实践表明,采用UML进行系统设计,可有效提高导弹攻防对抗等大系统仿真开发的进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6.
刘跃峰  张安  康敏旸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1):6019-6022
采用攻防对抗仿真的方法对防区外导弹的作战效能进行研究.按照基于攻防对抗效能评估方法的步骤,对防区外导弹攻防对抗战场环境进行了想定,建立了各个模块的模型,开发了仿真软件,并进行了大量仿真试验,不仅复现了攻防对抗战场过程,而且可以在攻防对抗的不同层次、不同模型粒度、武器系统的不同生命阶段,对各种不同的作战方案等进行武器系统的效能评估,充分表明了基于攻防对抗仿真的防区外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在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系统中,雷达体系对抗仿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完备的雷达体系对抗仿真既包括雷达系统模型,也包括电磁环境模型,仿真结果的可信度与这两个部分紧密相关。对抗体系中存在的不同雷达系统,尽管其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各不相同,电磁环境模型特别是射频环境的仿真模型可以设计为一个综合通用的模型,为各雷达模型射频信号传播计算提供一致的支持。在分析射频信号传播过程以及射频环境效应的原理和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综合射频环境模型,该模型能够为射频段雷达体系对抗仿真提供了一个综合、通用的仿真射频环境。通过具体仿真实例演示了模型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当前基于HLA进行攻防对抗仿真系统开发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仿真模型可移植性标准(SMP2)标准进行攻防对抗仿真系统开发的思路.简要介绍了SMP2标准的顶层架构以及SMP2仿真系统的运行结构和开发过程.针对战略导弹突防仿真的应用需求,搭建了基于SMP2的战略导弹突防仿真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讨论了系统的模型框架以及关键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9.
导弹追逃博弈微分对策建模与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导弹攻防对抗过程中拦截器追击具备较强机动能力弹头的追逃问题,建立了双方追逃微分对策模型并给出求解方法.一是给出导弹追逃质点动力学模型;二是基于微分对策理论,建立了导弹攻防对抗微分对策模型,模型以推力角为控制变量,高度,速度和经度角为状态变量,并考虑了地球重力和自转的影响;三是针对模型获得解析解的困难,给出高精度四阶Gauss-Lobatto多项式配点法来逼近非线性方程,通过离散化节点和配点上的状态量和控制量将微分方程组转换为代数约束;四是为采用配点法求解模型,给出了将双边最优对策问题转化为单边最优对策问题的具体方法.最后实例分析对本文研究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森林火灾蔓延模型的计算复杂度高、仿真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森林火灾蔓延仿真模型。在模型中通过建立可燃物因素影响因子矩阵和地貌因素影响因子矩阵,并结合实时检测的气象信息,降低计算复杂度;将森林火灾的蔓延行为抽象为每一个模块火点的集群行为,考虑模块之间的关联性,提高森林火灾蔓延仿真模型精度。将模型与王正非模型和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精度,能够更加准确地仿真出森林火灾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11.
Kriging插值与拉丁超立方试验相结合构造电路元模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电路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常常需要参数与指标问简单、直接的模型,即电路的元模型。本文将Kriging插值和拉丁超立方抽样试验相结合构造了低功耗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元模型。对于这种输出结果为确定值的电路仿真试验,与基于传统部分要因试验设计的多项式回归模型相比,Kriging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电子战中脉压雷达信号淹没在强背景噪声中难以检测提取的现象,在信号相位匹配原理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弱信号提取模型—单元阵分段信号匹配法来实现对弱信号的提取;在此基础上结合多项式相位信号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特征识别模型——剔除野点的多级中心差分法来实现对脉压雷达信号的特征识别.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提取识别模型对强白噪声环境下脉压雷达信号的提取与特征识别具有很好的效果.它不需要预先进行训练,并且计算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王海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4):897-901
随着新体制雷达的不断涌现,雷达信号样式越来越复杂。通过对大量雷达对抗侦察数据的统计分析,修正了基于迭代方法的雷达信号脉冲仿真模型,提高了雷达信号环境仿真的灵活性和逼真度。对于提供逼真、动态的电磁信号环境,评估雷达侦察设备的性能,优化系统设计,进行雷达对抗侦察人员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验仿真环节中,通过四个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灵活性,并说明了该模型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杜楠  谭亚新  冯斌 《系统仿真学报》2022,34(8):1834-1846
真实-虚拟-构造仿真(live-virtual-constructive,LVC)实验中存在大量异构的仿真资源对象。针对传统对象模型已无法满足信息化战争对武器装备体系快速响应的实验任务需求问题,开展基于对象元模型的LVC实验资源服务化方法研究。给出基于对象元模型的资源描述方法,在对象交互、消息传递、远程方法调用3类资源服务化基本形式基础上,设计虚拟化状态对象(virtualization infrastructure object,VIO)远程方法调用模块,虚拟化状态对象-虚拟化对象模型(virtualization infrastructure object-virtualization object model,VIO-VOM)组件发布/订阅模块,VIOVOM聚合、组合、继承、回调机制,以及本地类虚拟化对象模型,消息类虚拟化对象模型。该方法可为实现LVC实验复杂资源的快速调度、监控、分发、部署、运行控制、数据采集等运行管理服务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5.
雷达网电子对抗仿真及雷达自卫距离的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丹  童天爵  毛少杰  闵荣宝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5):1388-1390,1413
雷达网电子对抗仿真实验是进行雷达和电子对抗装备论证及战术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对雷达和电子对抗武器系统的实战运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了雷达网电子对抗仿真系统的功能、组成及关键技术,提出并解决了雷达自卫距离的修正问题,应用雷达、电子干扰的建模技术夏系统仿真技术,实现了雷达网电子对抗仿真系统并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机载雷达告警系统仿真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雷达告警系统的数学模型、混合雷达信号模型以及电磁环境模拟。通过解混雷达混合信号,完成雷达信号分选,实现雷达告警系统功能。首先,提出了建立机载雷达告警模拟系统的方法,利用SystemVue软件平台实现了该仿真系统。然后,对该系统的实时性进行了研究,类比透明计算概念中服务器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改变以往传统的数据传输模式,使得该仿真系统的实时性得到了保证。最后,在仿真实验中对处于不同杂波干扰环境中的雷达告警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该系统的建立,不仅为验证信号分选算法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外场试验提供仿真数据,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将收发端各分成两子阵,建立了非均匀线阵下的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数学模型。提出了ESPRIT谱搜索法和ESPRIT多项式求根法两种角度估计算法,并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实现了参数的正确配对,其优点是当不能提取出收发旋转不变因子时,应用本文算法仍能进行角度估计,放宽了ESPRIT算法对阵元配置的要求。仿真实验表明,低信噪比时,ESPRIT多项式求根法的估计精度优于ESPRIT谱搜索法;高信噪比时,两者的测向精度均接近于克拉美罗下限。同时,ESPRIT多项式求根法避免了谱峰搜索,极大地减少了计算量,在实际应用中更有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针对序贯分支仿真筛选实验中静态效应验证方法(V-SE)实验效率低且在仿真因子较多时实验效力难以保证的两方面不足,提出了基于动态效应(V-DE)和基于不重要因子(V-UF)的两种验证方法,V-DE在元模型估计中采用饱和设计并在配对检验中使用动态效应检验统计量,VUF仅对不重要因子的两组极端水平进行实验而不需估计元模型.蒙特卡罗仿真的三种方法对比实验以及基于实际背景仿真案例的应用表明,V-DE和V-UF在获得理想实验效力的同时极大提高了仿真实验的效率,大大降低了仿真工作者的实验成本,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组合优化分配的多传感器数据互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多传感器系统现测表达和互联似然比测度的基础上,多传感器多目标数据互联被表达为多重组合最优分配问题.利用一个具有多项式时间复杂度的次优算法,多重分配的方法被应用到由雷达和红外所组成的异类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之中,实现了其中的多目标互联.  相似文献   

20.
宽带MIMO雷达的阵列设计和成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MIMO)成像雷达的阵列规模和系统硬件的复杂性,结合宽带MIMO雷达发射/接收阵元的角度分集和信号分集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均匀线阵组合的非线性阵列模型,并给出了该阵列的设计准则。不同于基于实孔径均匀阵列的宽带MIMO雷达成像系统,提出的非线性阵列模型可有效增加虚拟阵元个数和扩展阵列孔径,在不改变目标方位向成像质量条件下能有效降低实孔径均匀线阵的阵列规模和系统硬件的复杂度。同时,该阵列设计易于操作和实现。最后,仿真实验对该阵列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