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逊最近又提出“援”外咨文、国防咨文、预算咨文和经济咨文。这四篇咨文进一步暴露了美帝国主义坚持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一步证明它的称霸全球的野心同它的力量之间,存在着多么大的差距。约翰逊鼓吹要把扩軍备战推向新高峰。他提出的预算中,直接、间接軍事支出达73%以上。他还要加强美国拼凑的“軍事联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8日,继肯尼迪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向国会发表了他的第一个国情咨文。按照惯例,在这个咨文中总统总要吹嘘一番国情如何良好,并且提出一个说得天花乱坠的内外政策纲领。约翰逊的这次咨文却很有些不同。它既不是一张好清单,也不是一个好药方。谈到国内形势,约翰逊不得不诉了一大段苦;至于整个国际形势,他根本没有敢碰。他在内政上也开出一堆空头支票,但拿出来的主要仍是肯尼迪的“赋税”法案和“民权法案”,新鲜东西极少。他在外交上提出的政策纲领虽有十条之多,但都是继续玩弄他的前任的两手策略,施展不出多少花招。为什么约翰逊咨文的调子这样低沉,这样气馁呢?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约翰逊的咨文自然得着眼于即将来临的总统选举。因此,如何笼络美国选  相似文献   

3.
《1964年经济机会法案》约翰逊上台以来一直大吹大擂要“向贫穷开战”,他在今年1月初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里,就以大量篇幅大谈贫穷问题,并提出了要“向贫穷开战”。今年3月16日,约翰逊正式向国会提出一个所谓“在全国范围内向贫穷开战”的法案——《1964年经济机会法案》特别咨文,作为他的这场“伟大战争”的“战表”。约翰逊在咨文里承认,“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占人口五分之一的人”辗转于贫困之中。对这些人说来,“机会的大门是紧闭着的”,他们不得  相似文献   

4.
下面节译发表的两篇文章,第一篇“这是美国现在发生的事”,是美国“纽约邮报”记者费尔恩·马利亚所写的报道,载于1960年2月22日至27日该报上。第二篇“长期萧条的地区”,则是载于1960年5月14日出版的一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美国调查”专栏中的一篇评论。前一篇文章用生动显明的事实来说明在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不断冲击下,美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和生活的悲惨处境。这里所反映的,不仅是西弗吉尼亚一地所发生的情况,而且是普遍地发生于美国许许多多其他地区的情况。后一篇文章是说明代表美国垄断资本利益的美国政府提出这样那样的计划、法案,以图改变这种状况,然而,英国“经济学家”也不能不承认:“萧条地区的困境”,垄断组织“所拥有的传统补救办法,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它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的不可医治的痼疾。由此证明,最近几年来,资产阶级的辩护士和现代修正主义者大吹大擂的所谓“人民资本主义”和种种美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滥调,在这些事实面前彻底破产了。他们胡说什么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界限由于“收入平均化”已经消弥等等鬼话也彻底破产了。列宁早在四十八年前在一篇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的文章中就痛斥机会主义者所谓“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发生群众的贫困化”的谬论,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都在发生着。他说:“工人的贫困化是绝对的,就是说,他们简直愈来愈穷,生活更坏,吃得更差,更吃不饱,更要挤在地窖和阁楼里”;“工人的相对贫困化,即他们在社会收入中所得份额的减少更为明显……因为百万富翁的财富增加得愈来愈快了。”目前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承认在资本主义国家,例如美国,工人阶级的相对贫困化,却不承认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化。关于相对和绝对的问题,在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的一篇文章曾经这样指出:“主观主义(怀疑论和诡辩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说来,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列宁这段话对于正确认识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的关系会有帮助。无论如何,今天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及其他地区所发生的事,可以证明这个真理。——编者  相似文献   

5.
据今年11月3日的美国选举结果,约翰逊已当选为美国的下一届总统。今年异常冗长的美国选举闹剧至此收场。在竞选过程中,约翰逊曾在美国选民面前吹嘘说,他要把美国变成“全体人民都有生活得更好的巨大机会”的“伟大社会”。但是,他对美国国内长期存在的一大堆困难问题,不是别有用心地胡扯一通,便是不着边际地轻描淡写,或是干脆避而不谈。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约翰逊在连任总统的时候所面临的若干国内困难问题。经济前景中的隐患约翰逊作为原任总统,曾把经济“繁荣”当作他猎取选票的政治资本。他曾吹嘘说,“我们正处于我们历史上最大、最长久的和平时期的繁荣期”。他还预言说,1965年还会是个“繁荣”年,他甚至说,只要政府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保持“长期的繁荣”是可  相似文献   

6.
约翰逊就任美国总统,已有一百多天了。他从肯尼迪手里接下来的是一副烂摊子,因此上任之初就是忧心忡忡,担心局面不好应付,一再呼吁“全国团结”。由于肯尼迪被刺在美国公众中造成的心理影响,约翰逊的政敌也曾宣布暂时停止对政府的攻击。今年1月8日约翰逊发表国情咨文,国内的反应还不算太坏,与此有一定的关系。然而“好景不常”,就在约翰逊发表这篇咨文的第二天,巴拿马人民掀起了英勇的反美爱国斗争,给美国很大的震动。此后,世界各地接连发生一系列使美帝国主义感到头痛、称之为“危机”的问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2月份开始,美国统治集团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纷纷抨击约翰逊政府的政策。美国的  相似文献   

7.
毫不奇怪     
美国大选丑剧,随着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总统候选人的产生,更加密锣紧鼓、人喧马嘶地开展着。两党头子各显神通,吹嘘,攻讦,丑诋,对骂,真是五花八门,热闹非凡。在最近一次竞选会上,共和党前副总统、上届总统候选人尼克松,竟然别出心裁,把约翰逊的民主党攻击为“资本家的党”,并借此大做文章。而约翰逊也煞有介事地起来辩白说,他的党既是资本家的党,也是工人的党,又是农民的党,是一个所谓“属于全体人民的党”。美国民主党是“资本家的党”,本无需尼克松之流来多说。妙不可言的,是约翰逊的回答说  相似文献   

8.
1月4日,约翰逊发表了他就任美国总统以后的第二个国情咨文。与去年他发表的第一个国情咨文相比,这次的咨文的确有些不同。去年,约翰逊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稳定动荡不安的美国政局,保证美国统治集团内外政策的连续性。他一方面要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这种矛盾由于肯尼迪的被刺而充分暴露;另一方面要缓和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这种矛盾在1963年声势浩大的美国黑人斗争中表现得极为突出。今年,约翰逊面临的更迫切的问题却是:如何应付日  相似文献   

9.
今年一月,约翰逊在他的“国情咨文”中吹嘘要改善美国的城市环境。他说:“我们将谋求法律上的力量预先防止我们的空气和水受到污染。”总统的咨文未见生效,可是这却恰恰暴露了:在美国的航髒社会制度下,连空气和水也是污浊的。美国城市空气和水受到污染,由来已久。关于改善这个问题的法律,美国历届政府也颁布了不止一个。一九五六年,通过了一个《控制污水法》。之后,又通过了三十七项命令,作为这个法律的补充。一九六三年初,美  相似文献   

10.
肯尼迪的余唾今年以来,美国总统约翰逊呶呶不休地为自己的“减税德政”吹嘘,说什么他所实行的“减税法是任何政府在任何时候所采取的最重要的行动之一”,“它每天把二千五百万美元(每月几乎是九亿美元)交还给美国人民”,而且“直接地或间接地创造二三百万个就业的新机会”。他还说,这是把“从富人那里得来的钱交给有迫切需要的穷人”。这样说来,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的代理人岂不变成了“劫富济贫”的现代罗宾汉了吗? 很显然,约翰逊竭力想利用减税作为他竞选总统的资本,也就是《纽约时报》所说的,把它作为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伪装和平、积极备战的侵略政策,在艾森豪威尔向美国国会提出的共同安全计划的咨文中,以及许多高级官员在参院或众院的外交政策委员会上为这一计划申辩的发言中,都充分地暴露出来。积极备战的铁的证据,就是艾森豪威尔要求在1961年财政年度的对外军事援助的拨款比1960年财政年度增加。他在咨文中说:“至于军事援助,我在有待讨论的国防部预算中要求给予二十亿美元的拨款,这个数目比1960年财政年度所要求的或者所提供的数目来得多。”副国务卿狄龙在参院外交委员会上的发言说:整个共同安全计划“要求的数额为四十一亿七  相似文献   

12.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中重要因素是资本有机构成日益提高),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则日益贫困化。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种两极分化现象,很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目前,有些同志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不存在了;有些说相对贫困化还是存在,但绝对贫困化是不存在了。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不妥,下面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法。1847年,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就已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规律,但他只提“无产阶级贫困化”,没有区分为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两  相似文献   

13.
“肯尼迪的外交政策的象征”在肯尼迪葬礼后,美国新总统约翰逊曾举行招待会,向从各国前来吊唁的总统、王子、首相和外长表示感谢。在招待会上,紧紧地跟随着约翰逊的是一个胖胖的、秃顶的人,这就是美国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当时他引起了人们的特别注意,因为据说他将继续担任约翰逊政府的国务卿。不出人们所料,腊斯克果然继任国务卿,成为约翰逊政府继续执行“肯尼迪的外交政策的象征”。其实,腊斯克在肯尼迪活着的时候,还不能说是白宫的头等红人。大家都知道,肯尼迪曾经搜罗了一大批以哈佛大学教授邦迪为首的“智囊”,在白宫里面建立了一个“小国务院”。许多外交政策方针都出自这个“小国务院”,而并不由国务院提出。不仅如此,在“古巴危机”时期,肯尼迪还曾对腊斯克有过一些不满。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今年年初向国会提出的几个主要咨文中都谈到了他的削减所得税的计划,他还在1月24日提出了关于减税和修改税制的特别咨文。肯尼迪竭力宣扬,这个计划的主要受益者是美国的老百姓,它将“充分解放购买力”和“刺激投资”。肯尼迪的这个葫蘆里倒底卖的是什么药?它是像肯尼迪大肆鼓吹的那样一种挽救美国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吗?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约翰逊在他今年的《国情咨文》中,曾经照例大吹大擂地叫卖美国的“自由”、“民主”和“法治”之类的破烂。但是,再动听的谎言在无法掩盖的事实面前,也起不了骗人的作用。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美国的阶级压迫正在日益加剧。近年来,在美国政府当局大力扶持和纵容下的许多法西斯组织的活动十分猖狂。  相似文献   

16.
2月16日,艾森豪威尔在美国国会中提出了1961财政年度的所谓“共同安全计划”的咨文,要求国会拨出“援”外款项四十一亿七千五百万美元,其中军事“援助”二十亿美元,经济“援助”三十一亿七千五百万美元。这笔款项比上一财政年度美国国会批准的“援”外拨款增加九亿五千三百多万美元,其中军事“援助”增加七亿美元。这篇咨文又一次证实了美国今后要继续玩弄和平花招来掩护积极备战的阴谋。艾森豪威尔直认不讳,美国的做法应该是,在进行谈判的同时,要“坚定不移地、不事声张地、耐心地”扩充它的军事力量。他竭力鼓吹要使帝国  相似文献   

17.
约翰逊政府急剧增兵南越之后,大肆散布所谓美国“已经夺回主动权”、“局势已经好转”之类的神话。美国的宣传机器也配合着吹吹打打,吹嘘美国胜利在望。但是,约翰逊之流的黄粱美梦,毕竟不能代替南越战场上的无情现实。一个多月来,南越解放军围困波来梅,奇袭岘港、朱莱,猛击保邦,攻势凌厉,连战连捷。他们不但整营整营地吃掉伪军,而且整营整营地吃掉美军,就连美国“王牌”军第一骑兵师和第一步兵师也被打得落花流水,失魂落魄。现在,约翰逊之流连一点欢乐的影子也没有了,他们不得不哀叹:“通向胜利的里程碑正在消失”,“前景绝不美妙”。“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一个多月来,南越战局再次向人们雄辩地证明了:人民战争的威力是无敌的,不管美帝国主义如何调兵遣将,疯狂挣扎,真正的优势总是在南越人民方面,而决不是在美帝国主义方面。美帝国主义是完全可以打败的。下面我们摘登了美国报刊最近有关南越局势的几篇报道和评论,供读者参考。——编者  相似文献   

18.
约翰逊今年1月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他在国内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是美国的经济前景如何。约翰逊在国情咨文中关于美国国内政策提出三个基本任务,其中第一个任务就是保证经济继续繁荣。但是美国有些报刊则估计,美国今年秋季将发生一次新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美国出版了不少宣扬“人民资本主义”和把美国描绘成“福利国家”、“丰裕社会”的书。与此同时,美国也出版了一些戳穿这种神话和揭露美国贫困真相的书。《另一个美国》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出版于1962年,作者迈克耳·哈林顿是一个资产阶级社会评论家,曾任《天主教工人》杂志的副主编,并曾做过天主教社会工作,在纽约市的贫民窟博维里区、芝加哥的工人居住区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农场等地进行过调查。本书就是他根据个人的观察,以及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官方发表  相似文献   

20.
所谓农产品生产“过剩”美国农产品生产“过剩”已成为一个长期性的问题。连华尔街喉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这样的杂志也承认,几十年来不管是民主党上台也好,共和党执政也好,农产品“过剩”始终无法解决。最近一段时期,美国农业危机进一步恶化,“剩余农产品”堆积如山,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大批农民流入城市。今年2月艾森豪威尔在农业持别咨文中也说,美国农业已成为“一个最使人烦恼的国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