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8油层储层物性受粘土矿物胶结物控制,储层沉积作用和沉积后期所经历的成岩变化,决定储层的现今面貌。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储层基本特征和成岩作用及沉积作用进行分析,在整体低渗的背景下,部分位于相对渗透率较高区域的油井有较高的产量,理清研究区长8储层富集规律,对地区内岩石孔隙度下降因素进行剖析。姬塬地区有利储层多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特别是砂体中心部位储层物性是最好,长8油层组的储集性能和渗流性能好,即粒间孔型、粒间孔+溶孔型和溶孔+粒间孔型。溶孔型、粒间孔+微孔型两种孔隙组合类型的渗流性能较差。微孔型和溶孔+微孔型两种孔隙组合类型的储集空间主要由半径极小的微孔构成,连通性较差,其孔隙内表面积和渗流阻力,储集性能和渗流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廷长组储层质量严重地受碳酸盐胶结物影响.通过对宜川—句邑地区长8储集层薄片、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表明碳酸盐胶结物主要是铁方解石(含铁方解石),在薄层砂岩中和厚层砂岩顶底与泥岩紧密毗邻的区域含量较高,以中细晶及粗—巨晶颗粒充填孔隙.碳酸盐胶结物δ13CPDB值为-5.56‰~0.22‰...  相似文献   

3.
长8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最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层位之一,本文分析了姬塬地区长8油藏的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探讨了原油成因,并进行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原油δ13CPDB值介于-31.11%~-31.57%,与盆地中生界各产层湖相油型油一致。藿烷以C30藿烷占优势,位于北东运聚带上的原油含较高的C29藿烷,18a(H)-30-降新藿烷(C29Ts)次之,重排藿烷和伽马蜡烷含量较低;位于南西运聚区带上的原油C30重排藿烷相对丰度较高,C30重排藿烷与C29降藿烷的比值高(〉1.0)。甾烷中:规则甾烷含量高,含一定量的孕甾烷、升孕甾烷和重排甾烷,aβ和βa构型甾烷丰富,aaa-20R构型甾烷呈不对称"V"型分布。油源对比显示,姬塬地区长8油藏的原油形成于弱还原-弱氧化,淡水,微咸水环境,主要来自于长7油层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区寻找优质储层,指导勘探开发部署提供指导。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方法对主要粘土矿物类型进行了研究;结合沉积环境,深入分析了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同时探讨了粘土矿物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从而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中粘土矿物主要成份为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和蒙/伊混合层,且具有质点微小、比表面积大等特征。其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沉积与成岩两大作用控制。其中,绿泥石含量东北体系高于西北体系;在长石溶蚀作用影响下,高岭石含量西部高于东部;沉积水体影响下,伊利石含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大。绿泥石、高岭石对储层孔隙具有建设性影响,而伊利石主要破坏原始孔隙。粘土矿物组成及含量明显控制着储层平面上孔渗分布,使得相对高孔高渗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是下步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沉积特征与储集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物源、沉积相及其微相特征综合分析,对储层岩石学、孔隙类型、结构、物性特征研究,认为长9油层组总体属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长91局部出现浅湖沉积,储层类型以Ⅱa、Ⅱb型为主.长91为主力油层,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前缘相带,其中盐池地区物性最优,发育良好的储集空间,为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利用测井、钻井、地震等基础资料,系统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姬塬西北部地区长8油层组的断层成因机制和发育特征,探讨油藏类型和断层对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姬塬西北部地区断层发育主要受到燕山、喜马拉雅两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东部马家滩—古峰庄隆起带北西—南东向的逆断层发育区、中部红井子拗陷带北北西—南南东向的逆断层及直立断层发育区和西侧的红柳沟斜坡带近南北向的地堑式组合正断层发育区;按成因机制及发育特征将断层划分为直立断层、前期逆断层、后期正断层和横断层4种基本类型;将区内油藏划分出断层-小背斜型油藏、断背斜型油藏以及岩性油气藏3种类型。断层对油藏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横向与垂向上控制原油运移、侧向的封闭性及后期的调整性,并提出低压吸拉和毛细管力导入两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岩心铸体薄片、粘土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物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长2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填隙物以高岭石为主,具细粒结构,分选好,磨圆度中等.储集性能具有中孔、低渗的物性特点.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其次是长石溶孔.孔隙结构为中小孔、中细喉型.影响储层的主要因素为长2油层组的三角洲沉积背景以及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查明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长8油层组沉积体系的分布格局,利用砂岩岩石学特征,轻、重矿物组合特征,砂分散体系制图,沉积构造特征等对研究区物源方向、母岩类型及沉积微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体受到东北物源的影响,但长8段研究区西部小范围受到西北物源影响,2个方向的物源在王盘山以东地区发生了交汇.其母岩为盆地北部阴山、大青山的变质岩、花岗岩以及阿拉善古陆的变质岩.胡尖山地区长9—长8油层组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相沉积,北部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向南过渡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可以识别出北东-南西向安边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北西向盐池-定边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古盐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应用Adams公式与Couch公式,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期的湖盆水体古盐度进行定量计算。由于受到伊蒙混层转化的影响,利用Couch公式计算出的盐度可能偏低,而Adams公式计算结果更加符合长8沉积时期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湖水盐度的平面规律。研究表明: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沉积期湖盆水体具半咸水—咸水的性质,盐度从北东和北西2个方向往湖盆中央及东南方逐渐升高。盐度值较高的区域为相对闭塞的湖湾和湖盆中心的半深湖区。平面上,古盐度顺河流入注湖盆的方向逐渐降低。根据古盐度变化恢复了古地理。较高盐度的水体在早成岩阶段有利于绿泥石环边胶结和浊沸石形成,前者有利于原生粒间孔隙保存,后者有利于溶蚀形成丰富的次生溶孔。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油层组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层间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3方面对鄂尔多斯合水地区长8油层组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区长81油层组和长82油层组砂体频率和砂体密度相近,层间渗透率非均质性较弱,层间隔层厚度变化较大,整体上长8油层组层间非均质性较弱;研究区长81、长82夹层发育,存在多段高渗层,层内渗透率的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级差都较大,两油层段的层内非均质性均较强;研究区长81、长82流动单元分布受沉积微相的影响明显,差、中流动单元分布较多,好流动单元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英旺油田长8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岩心分析、压汞试验等方法研究了英旺油田延长组长8储层的非均质特征,认为本区长8储层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及微观非均质性均比较强,其变化规律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层内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韵律和层内夹层影响,层间非均质性取决于层间隔层展布和储层性质变化,平面非均质性与砂体形态及接触关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岩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及孔隙演化模式。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钻井岩心、孔渗测定等手段,对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的岩石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研究。研究区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处于中成岩阶段A-B期,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为典型的中-低孔、低渗砂岩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及溶蚀作用。通过对砂岩储层的原始孔隙度进行定量恢复,结果表明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孔隙损失约11.8%;而压实作用导致孔隙的损失达14.22%~25.37%,是造成原始孔隙度降低主要原因;后期的溶解作用及交代作用对改善储层孔隙度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物性分析、铸体薄片分析及压汞分析等实验室数据为基础,对鄂尔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区下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致密油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长7油层组储层主要为浊流沉积所形成的浊积砂岩,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高;储集砂岩经历了压实、压溶、绿泥石膜、溶解和破裂等成岩改造,微裂缝较发育。储集砂体孔隙结构表现为:孔隙半径平均为40.84μm,喉道宽度平均为13.22μm,具有中孔细喉特点。以上特点导致研究区储层具有储量规模大、定向井开发单产低、体积压裂能有效提高水平井单井产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及各类分析测试资料,对西区油田长8储层岩石学、孔隙结构和储层物性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延长组长8储层为典型的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层内非均质性较强,主要呈强-中等非均质型;储层砂体为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较低的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孔隙结构类型以小孔中细喉型和小孔微细喉型为主;研究区长8储层物性受沉积微相、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不同沉积微相储层的物性差异较大;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致密,物性变差;溶蚀作用与烃类充注改善了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裂缝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及长4+5油层组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广泛发育的裂缝系统对储层物性改善和油气运聚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综合应用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结合测井及镜下鉴定资料对该地区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成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姬塬地区各油层组发育早期东西向和北西-南东向共轭剪切裂缝为主,...  相似文献   

16.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油气充注特征与油藏主控因素,以及油气聚集规律与成藏模式。运用成藏动力学,以典型油气藏或出油点解剖为基础,以流体来源及其流动样式为核心,采用精细油源对比、流体包裹体技术和油气运移路径示踪技术等方法。结果表明长8油层组为岩性或构造-岩性油藏,油气主要来源于长7段优质烃源岩;主要存在2期原油连续充注过程(±130 Ma B.P.和±105 Ma B.P.),第二期为主充注期;流体存在明显的从上至下的垂向运移指向,进一步证实"上生下储、高压驱动、裂缝与砂体输导、多点充注、近源成藏"的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