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越南80个铜鼓样品和相关铜器以及若干矿样进行成份分析的基础上,对样品进行了铅同位素测定,得出了一批可供进一步研究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用国际视野对越南东山铜鼓和东山文化重新考察 ,可以看出 ,东山铜鼓以其强烈的地域特色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作为铜鼓文化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参与铜鼓分类是无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3.
越南铜鼓和其他器物成份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韦冬萍等在对76面越南出土铜鼓及18件相关物件样品进行铅同位素测定时,用电子探针的方法进行了成份分析,但只作了单点测试.2005年孙淑云等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无标样定量法对75面越南铜鼓厦越南出土的13件其它相关器物样品进行了成份检测,结果显示与中国广西、云南出土铜鼓相比成份基本相同,但广西、云南铜鼓中锡青铜鼓占的比例高于越南铜鼓,而舍砷铜鼓越南较中国数量多而且集中出土于平定.金相组织检测结果显示,越南铜鼓金相组织与中国铜鼓相似.从技术角度进一步提供了中、越古代铜鼓文化的交流传播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2002年韦冬萍等在对76面越南出土铜鼓及18件相关物件样品进行铅同位素测定时,用电子探针的方法进行了成份分析,但只作了单点测试.2005年孙淑云等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无标样定量法对75面越南铜鼓及越南出土的13件其它相关器物样品进行了成份检测,结果显示与中国广西、云南出土铜鼓相比成份基本相同,但广西、云南铜鼓中锡青铜鼓占的比例高于越南铜鼓.而含砷铜鼓越南较中国数量多而且集中出土于平定.金相组织检测结果显示,越南铜鼓金相组织与中国铜鼓相似.从技术角度进一步提供了中、越古代铜鼓文化的交流传播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克提什坎金矿床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克提什坎金矿床位于阿尔泰诺尔特地区南缘东段 ,金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红山嘴组地层中 ,区内出露有二长花岗岩体。阿克提什坎金矿床不同地质体铅同位素特征表明 ,矿床铅不是单一来源的正常铅 ,而是混合型多来源的异常铅。矿石铅既具有地幔铅的特征 ,又具有上地壳铅的特征 ,并且具有造山带铅的特点 ,成矿作用与造山作用关系密切 ,铅来源于造山带物质 ,本质上是壳幔混合铅。阿克提什坎金矿床矿石铅同位素符合三元混合模型 ,三端元为地幔铅、上地壳铅及地层铅。 相似文献
6.
新疆彩霞山铅锌矿床的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彩霞山铅锌矿床是新疆第一地质大队2002年发现的,已初步探明矿床规模为大型矿床,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铅同位素是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彩霞山铅锌矿床的矿石铅、岩浆岩石铅和围岩岩石铅的同位素组成分析,来探讨成矿物质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探究了鸡中铅同位素与相关元素在有机养殖和常规养殖中的差异性,以探讨有机鸡样品溯源的可能性。相同品种的鸡分别采用有机养殖和常规养殖2种不同的饲养方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别对有机鸡和普通鸡样品中的铅同位素比值和相关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铅同位素比值204Pb/206Pb和P、Zn、Fe、Mn、Mg、Ca、Cu、Na、K元素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初步表明,Zn、Mn、Mg、Ca、Cu、Na、K为有机鸡和普通鸡样品中的特征无机元素;聚类分析可将鸡样品分为有机养殖和常规养殖两大类,通过判别分析所得模型的初始分组正确率为100.0%,交叉验证正确率为90.0%。利用铅同位素比值(204Pb/206Pb)、相关元素(P、Zn、Fe、Mn、Mg、Ca、Cu、Na、K)含量分析能够对有机鸡进行有效溯源识别,研究结果可为有机鸡的鉴别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调查,中国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共发现12面铜鼓,包括黑格尔Ⅰ型铜鼓11面,黑格尔Ⅲ型铜鼓1面,大都未经科学发掘.柬埔寨人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期间开始使用铜鼓,很可能是越人最初将铜鼓带入柬埔寨.高棉文明深受中国及越南北部的铜鼓文化的影响,但未能持久;真腊王国时期,高棉人高度印度化,婆罗门教和佛教对高棉人的... 相似文献
9.
胶东金矿铅同位素地质特征及成矿年代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胶东铅同位素的系统研究表明,本区铅及其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胶东岩群,燕山期是本区主要成岩成矿期,招远-莱州矿带放射成因铅由西向东有逐渐增谢的趋势,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受本区地层结构和岩石类型制约的。给出了不依赖于其它同位素测试数据的情况下,利用铅同位素各参量的谐和性解析上交点年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出土地点相距较远的殷商青铜器具有相似的铅同住素组成特征,却与周代以后的青铜器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异常铅同位素组成的殷商青铜器,其资源产地却是一个谜。地质、地球化学与考古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特别是铅同位素示踪方法的应用可能是解开这个谜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中条山落家河花岗闪长岩铷-锶等时线年龄为1795+/-84Ma,^87Sr/^86Sr初始比为0.708+/-0.0073。铅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572+/-30Ma。这些数据表明该岩体是中条裂谷闭合阶段的产物,在成因上与太古界基底岩系在A-型俯冲过程中发生部分熔融有关。 相似文献
13.
铅稳定同位素示踪在铅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铅污染史,铅的广泛使用产生了全球性的大气、水源和地表沉积物的铅污染.铅污染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铅的污染来源是多方面的,对于如何来定量确定污染源和评估污染程度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可以有效地指示污染的来源,并可有效地评价大尺度范围内工业污染物的运移路径.随着无铅汽油的广泛使用,来源于汽油和食物中的铅污染在减弱,但来源于涂料和油漆中的铅污染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4.
喇嘛苏矿床的硫化物单矿物铅同位素呈线性分布,但其拟合直线与铅同位素生长线只有一个交点.它们是二元混合铅继续演化的结果.拟合直线的斜率反映二元混合的时间.计算结果表明,喇嘛苏矿床成矿物质最初混合的时间是1.76Ga,铅同位素μ值表明物质具有地幔与上地壳的混合来源.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后,海西期通过中元古代初期构造层的重熔形成岩浆,引起喇嘛苏矿区的大规模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韦丹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2,(Z2)
用人类学变迁理论来阐述铜鼓社会功能的变化,及铜鼓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赋予的使命和意义,展示了铜鼓文化旺盛的生命力。说明历史上社会的变迁使铜鼓的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嬗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铅同位素比值法研究古夜郎国铜釜,得出夜郎国铜釜的矿料来自贵州西部和云南东北部的结论,从而揭示夜郎国和滇国之间有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并为弄清夜郎国的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佐证. 相似文献
17.
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及铅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重金属污染溯源问题,以某工业区为例,用测定大气降尘中重金属浓度与同位素比值的方法探寻污染来源及污染传播途径。通过采集当地大气降尘、土壤背景、植物、矿石和煤渣样品,进行重金属元素含量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降尘中重金属Pb、Zn、As、Cu含量远大于土壤背景值,且相关性明显、空间分布相似;沿河沟方向Pb、Zn含量与距冶炼厂距离呈负相关,推测重金属污染与冶炼厂有关;而As含量在电厂附近略有增高,认为电厂对重金属As有一定贡献,为复合型污染;同位素分析显示,冶炼厂煤渣、淬水渣样品与大气降尘样品铅同位素组成相似,表明降尘中重金属铅主要来源于冶炼厂,电厂对降尘中铅元素积累影响不大;大气降尘与植物样品铅同位素组成相当,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对工业区周边小麦污染的贡献率为89%~92%。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油漆样品中微量铅的分析方法。选择了测定铅的最佳仪器操作参数。用不同稀释倍数的样品分析结果检查基体影响的存在与否。用加入回收试验考察了方法的准确度。样品多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检出限可达 10至 20 ng/ml。 相似文献
19.
覃椿筱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4):30-39
古代铜鼓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形制纹饰、社会文化功能随着时代、地域、使用族群的变化而演变,铸造技术亦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变革。该文结合文献资料,从铜鼓的铸造工艺、材质及铅同位素比值角度归纳分析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灵山型、北流型、遵义型、西盟型、麻江型铜鼓的铸造技术特征,梳理了铜鼓在滥觞期、成熟期、发展期、普及期四个发展阶段中铸造技术的演变情况。综合来看,各类型铜鼓以泥范块范法及失蜡法为铸造方法,在铜鼓体量、壁厚、垫片设置、合金配比、纹饰制作方式、浇注系统设置等上存在技术要素演变,铜鼓社会文化功能也有相对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铜鼓作为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地区重要的民族文化符号,经过了27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圈。铜鼓研究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丰富的研究材料、众多的研究成果、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稳定的研究队伍等,已具备构建铜鼓学的重要条件。从构建铜鼓学的原因与条件、研究对象与范畴、研究方法、研究历史、研究的重大成果等方面进行论述,结合铜鼓与铜鼓文化的诞生、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圈的形成、铜鼓文化功能的变迁与铜鼓铸造工艺的流变等方面内容对构建铜鼓学进行思考并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