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掌握知识,更要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智慧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善于去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生的潜能和智慧需要激发的载体,学生的思维需要自由挥洒的空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成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方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常被人们认为是抽象的说教课,许多政治教师感到政治课难教,学生反映政治课枯燥。那么,如何避免说教。使教师易教、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呢?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一、情感在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心理体验就叫情感。情感的激发是营造良好教学气氛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道德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曾经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自主学习正是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的火种。实现“自主学习”,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情感教育,就是指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迅速掌握语文知识,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因此,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这就肯定了语文教学具有情感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掌握知识,更要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智慧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善于去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时空,是向未知挺进的旅程,是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呈现给学生,唤醒学生封存的记忆,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唤醒孩子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管微琴 《科技信息》2011,(5):285-285,27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学生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基于对话的语文教学,就要成为引领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去触摸语言,体验情感,在咀嚼语言、品味语言中感悟文本、感悟生命。  相似文献   

8.
徐麟文 《科技资讯》2009,(6):193-194
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沿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如何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堆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为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而研讨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针对明显,应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加以探讨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教学”是近年来颇受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上实行“情感教学”,能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情感反馈”,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教师本身素质对学生提供的情感信息;要充分利用英语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要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内部动力机制和心理。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求知欲源于兴趣,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才会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积极地畅游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和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该文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积极情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笔者尝试着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要唤起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教师应确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像导演一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精心安排设计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教师“搭桥铺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索实践,让学生实质性参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语言、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智慧、思维、猜测、想象、情感、喜怒、哀乐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有效结合,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观色、闻香、品味,从而逐步达到知、情、行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采取专题教学、加强学生的参与环节、加强学生实践环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考试方法,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寓学习兴趣的培养于思想政治课教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兴趣来自需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创设学生参与机会,培养和满足学生受尊重的需要;丰富感性材料,激发理解需要;展现理论知识的有用性,满足成才需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课堂中的师生交往,既有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有一定情感的交流。《新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语也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学习的动因,是学习语文,发展智力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得到情感上的感染和陶冶,从而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激发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之身心健康发展呢?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激发的尝试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通情”、“达理”,所谓“通情”,就是教师起“引路”、“架桥”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包括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贯通起来,并相契合;所谓“达理”,就是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不仅从情感上强烈地感受到它,而且在认识上深刻地理解它,即对课文的领会要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李恒 《科技信息》2010,(21):I0354-I0354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为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人们的向导,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激发兴趣是启发思维、激活内因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应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教学情绪场是一种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情绪感染,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或学习需要,促使学生想学乐学的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在教学情绪场中学习,大学生不仅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依据教学是智力与情感的双向交流活动,以及大学生以自我判定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发展性而有选择性地学习现状,教师需要巧妙地运用教学艺术将教学内容转换成可能发生的情感性反应,使其能在情绪场中被学生接纳、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