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b^3+与氨基酸混配型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TbCl3,Tb(ClO4)3与L-脯氨酸、甘氨酸形成的二种三元固态配合物Tb(Pro)0.5(Gly)2.5Cl3·5H2O和Tb(Pro)0.5(Gly)2.5(ClO4)3,并通过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热分析及粉晶荧光光谱等进行了表征.荧光光谱表明,Tb(Pro)0.5(Gly)2.5Cl3·5H2O配合物中Tb3+的5D4→7F5跃迁谱带强度较Tb(Pro)0.5(Gly)2.5(ClO4)3中对应谱带强度高28倍  相似文献   

2.
氰根桥联异多核配合物中的稀土离子的荧光光谱猝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以氰根为桥联配体的两个异多核配合物,即SmFe(CN)6·4H2O(配合物1)和DyFe(CN)6·4H2O(配合物2)。对两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两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1中Sm(Ⅲ)离子的荧光光谱发生了完全猝灭,而配合物2中Dy(Ⅲ)离子的荧光光谱却发生了选择性猝灭。简要讨论了其猝灭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通式为[Na(DB18C6)Xn]2M6O19Y(M=W和Mo,X=H2O和CH3OH,n=1和2,Y=(DB18C6)·(CH3OH)和(DMF)2·(CH3OH)3)的四种冠醚多酸超分子配合物,进行了红外、核磁和元素分析等表征,用四圆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并对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的变化,可导致相同的反应物形成键型不同、结构不同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纳米氧化镁的合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MgCl2·6H2O和CO(NH2)2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纳米MgO.讨论了反应温度、煅烧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的影响,通过XRD和TEM对纳米MgO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二乙二胺和二茂铁甲醛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二已三胺双缩二茂铁甲醛酉佛碱;FcCH=NCH2CH2NHCH2CH2N=CHFc及其与铜和钴的配合物:CuLCl2·7H2O,CoLCl2·6H2O.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及摩尔电导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抑菌活性实验知钻配合物具有非常强的抑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棕色固氮菌固氮酶(钼铁蛋白)经四甲基乙二胺-过硫酸铵体系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O,·OH)作用后,Mo,Fe原子脱落,金属原子簇被打碎,α螺旋度下降,可见吸收光谱明显降低,凝胶电泳谱带加宽,荧光强度下降的情况.实验表明,O,·OH对钼铁蛋白的影响具有比氧钝化更严重的不可逆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含有Cl-桥联配体的两个新的双核配合物:Cu2(ampy)2Cl4·1/2C2H5OH(ampy=α-氨基吡啶)和Cu2[N,N’bis(ampy)-bzac(H2O)]Cl4·C2H5OH(bzac=苯甲酰丙酮).通过元素分析、IR、ESR和室温磁化率表征,测定了这两个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与从自旋Hamiltonian算符导出的磁化率理论曲线拟合很好;求得了交换积分,对于配合物Cu2(ampy)2Cl4·1/2C2H5OH,J=-4.76Cm-2;对于Cu2[N,N’bis(ampy)-bzac(H2O)]Cl4·C2H5OH,J=-4.72cm-2,表明两个配合物中Cu(Ⅱ)-Cu(Ⅱ)核间有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双核铁(Ⅲ)配合物Na2[Fe2(μ-O)(μ-OAc)2(IDA)2]·5H2O(Ⅰ),其中OAc为乙酸根(CH3COO-),IDA为亚氨基二乙酸根[HN(CH2COO-)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并采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其催化水解ATP的动力学参数[Km=(2.898±0.195)×10-4mol·L-1,k2=(4.617±0.193)×10-3s-1].  相似文献   

9.
CaCl2*6H2O-MgCl2*6H2O多温截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步冷曲线法研究并绘制了CaCl2·6H2O-MgCl2·6H2O多温截面图,实验显示该截面有两个四相转熔反应,其转熔温度分别为25.0℃和22.0℃.结果表明,CaCl2·6H2O-MgCl2·6H2O混合盐可用于低温相变储热.  相似文献   

10.
过渡金属及稀土元素的锌钨,钒钨杂多酸钾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K8M(Ⅱ)ZnW11O40H2·XH2O及K13。[Ln(ZnW11O39)2]·XH2O,K9V3CoW9O40·XH2O和K15[CS(V3W9O39)2]·XH2O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指出化合物热分解过程分为失水和分解两个阶段给出了各个化合物的热分解温度范围,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