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怀梆源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梆作为一种地方梆子腔剧种,在中原戏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有关怀梆形成的源流却众说不一.因此,本文从文化历史的发展角度、文化的传承关系,以及戏曲考古等方面,对怀梆形成的源流及各种论断作了客观梳理,并指出:怀梆是在一种文化形态影响的基础上,融合多元文化形态,发展而成的一种具有地方唱腔风格的梆子腔剧种.  相似文献   

2.
怀梆旦角唱腔是怀梆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特别重视对唱腔创设及演唱技巧的钻研、学习和训练,形成了富有剧种特色的演唱审美观念。基于田野文本资料,以怀梆传承人赵玉清为例,结合传统唱论对怀梆旦角唱腔中所重用声、行气、吐字等技法层面进行阐释和文化观照。  相似文献   

3.
怀梆亦称怀庆梆子,系河南地方稀有剧种之一,因源于明代怀庆府而得名,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变迁的今天。怀梆等民间艺术走进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参与保护、传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地方文化,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地方戏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与当地生态环境密切联系的原生态性:生态环境孕育了地方戏曲,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与恢复,对保护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豫西北民间戏曲二股弦、怀梆的调查,从实例出发,以文化人类学角度加以分析,探讨了自然生态与地方戏曲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来源于民歌、说唱、歌舞、器乐等多种音乐成分,是戏曲艺术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人物性格、烘托舞台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区别于中国戏曲不同剧种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二夹弦作为一种濒临灭绝的地方戏曲艺术剧种,承载着一方水土文化,但因其传播范围的局限性,国内外关注二夹弦艺术的学者较少。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源流追溯、剧目整理、音乐本体与生存发展4个方面,不论是研究范围还是研究成果都还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7.
粤北采荼戏是粤北地方戏曲剧种,是粤北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粤北人民的文化艺术创造。粤北采茶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已有两百多年。采茶戏是综合艺术,包括有剧本、音乐、舞蹈、表演等等多种因素。采茶戏的革新,要全方位系统地进行,即所谓“综合治理”。第一是采茶戏音乐要认真保存、大胆创新。第二是注意心理上的“稳态症”。第三是纵向继承与横向借鉴。  相似文献   

8.
谢英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2):188-189
提琴戏是鄂南崇阳的地方剧种,被列为国家和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鄂南地方戏可说是独具特色.民间戏班常在中国传统节日、庙会和结婚做寿礼仪等民俗活动中演出,在民间演出较活跃,但人才断层使地方戏曲发展困难,现行的运行模式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要保护继承和发展提琴戏应该结合鄂南地区实际,发展市场化运作模式,将地方特色音乐文化校园化,让地方戏曲与旅游经济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杨洁 《科技资讯》2011,(5):234-234
秦腔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艺术。在经历了千余年发展变革后,秦腔艺术已形成了独立完整及稳定严格的表演程式及音乐表现体系。单就秦腔音乐而言:它已成为西北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方戏曲音乐形式。秦腔音乐风格豪放、韵味独特,地方特点及地域色彩极其浓郁。  相似文献   

10.
从怀梆的现状谈怀梆振兴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怀梆的现状进行了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振兴怀梆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