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由棉籽油经甲醇解得到棉油酸甲酯,继而进行二聚,再与乙二胺缩聚合成聚酰胺树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棉油为基本原料,经酰胺化、酯化、中和,合成出一种新的皮革加脂剂产品。该加脂剂在酸、碱、盐、硬水中稳定性良好,活性物含量高,与皮革纤维结合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油酸和软脂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备上千种化工产品.如油酸的锰盐、钴盐可用作油漆催干剂,铜盐可作为渔网防腐剂,铝盐可用作织物防水剂等,油酸和软脂酸也可制做增塑剂、润滑剂、增稠剂等,用途极广,社会需求量很大.工业生产通过动植物油脂皂化而得,需消耗大量的食用油脂.目前,棉油加工过程中,大量的下脚皂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本法介绍了一种利用棉油皂脚制取油酸和软脂酸的方法,并经过多次实验,选择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提供了一种综合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皮革喷涂蓝RL的研制,提出了其合成方法,并通过用户验证,阐述了其在提高皮革质量,发展高档皮革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油酸和正丁醇为原料,SiO_2负载FeCl_3·6H_2O为催化剂,在120℃~145℃的温度下可催化合成油酸正丁酯.文章通过实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合成结果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FeCl_3·6H_2O/SiO_2催化合成油酸正丁酯的较佳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的用量为3.0g(油酸用量为0.05 mol),反应物中醇酸摩尔比为1.6︰1,酯化反应回流时间为1 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最高可达到89.10%.  相似文献   

6.
皮革加脂是皮革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脂后的皮革具有柔软、丰满、坚韧、防水、抗折、抗磨等特性。皮革加脂剂主要有天然油脂、天然油脂的加工产品和合成加脂剂三大类。天然油脂及天然油脂的加工产品由于含有过多的游离脂肪酸等杂质,往往会使皮革在使用和存放过程中发生质量下降现象;而合成加脂剂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环氧乙烷经开环聚合得分子量为264左右的聚乙二醇,即PEG264,再与油酸酯化,生成PEG264油酸酯的合成过程,并对合成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三乙胺类双酸性离子液体,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考察。选定以氯化锌配位的三乙胺类双酸性离子液体[HO3SC3NEt3]Cl-ZnCl2作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油酸甲酯。利用单因素法、响应曲面法对油酸甲酯合成的工艺条件进行考察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9.96,催化剂用量(占油酸质量分数)5.13%,反应温度100 ℃,反应时间3.6 h。预测在最优的工艺条件下,油酸甲酯的收率可达98.95%,通过实验验证表明在该条件下油酸甲酯的收率最高可达98.58%。在重复性实验中,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催化性能依然良好。  相似文献   

9.
赵惠贞 《科技信息》2010,(16):15-16
以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油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合成油酸乙酯。考察了油酸与乙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带水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甲苯磺酸对合成油酸乙酯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合成的优化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3,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的1.2%,环己烷15ml,回流反应2小时,酯化率可达到92.6%。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油酸交内酯(estolides)。初步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等对油酸交内酯合成的影响。当微波功率100 W,反应温度60℃,催化剂n(HClO4)∶n(油酸)=0.1,反应2 h酸值的减少量即可达到传统加热法反应24 h的值。该方法可以大辐度缩短反应时间,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与油酸(OA)为原料,以固体非酸性氧化物为催化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出了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TMPOE)。研究了其合成工艺条件及后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合成工艺条件和后处理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在合成蔗糖油酸酯中采用相转移催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考察了反应时间,原料的不同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蔗糖油酸酯重量产率的影响。得出在反应时间为5h.原料配比为1:1.5(摩尔数),催化剂用量为油酸甲酯摩尔数的2.5%时.其蔗糖油酸酯产率是64%.产物经纯化后测定。含蔗糖单油酸酯65.6%.  相似文献   

13.
油酸改性甲基葡萄糖酰胺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酸、葡萄糖、甲胺等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改性甲基葡萄糖酰胺.考察了影响酰胺化反应的主要因素并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及在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值.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甲基葡萄糖酰胺和油酸的摩尔比为2.5,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90℃,催化剂用量占油酸用量的摩尔分数为1.5%.在此优化条件下合成的产物在25℃水溶液体系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值和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值分别为0.046mmol/L和26.7mN/m,表明产物油酸改性甲基葡萄糖酰胺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TiCl4为主要原料、油酸(OA)为改性剂,通过水热法原位合成油酸修饰的TiO2纳米粒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粒子表面出现了油酸修饰层,且油酸的浓度直接影响到纳米粒子的形貌;随着油酸浓度的增加,棒状晶体含量逐渐增多。当油酸与Ti4+初始摩尔浓度比为0.8∶1时,未发生明显团聚现象,此时,油酸修饰的TiO2粒子的亲油性最好,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也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5.
已知稀土化合物的杀菌作用与其对细胞膜的渗透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合成具有脂溶性的油酸稀土化合物以提高它们对细胞膜的渗透性,这对提高其杀菌作用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报导了油酸稀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对它们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热稳定性及红外吸收光谱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甘油与丙酮反应制得异丙又甘油,减压蒸馏后,对产物进行了IR,^1HNMR表征。异丙叉甘油与油酸反应合成了单油酸甘油酯,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酯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以3%油酸质量分数的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n(异丙又甘油):n(油酸)=1:3:1,带水剂甲苯用量为理论产水量的10倍,酯化反应7h的条件下,酯化反应油酸转化率最高达98.5%。  相似文献   

17.
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酸和季戊四醇(PE)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直接酯化的方法合成了季戊四醇油酸酯。反应的优化条件如下:对甲苯磺酸用量2%(油酸的质量分数),n(油酸)/n(PE)=4.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 h,甲苯为带水剂,优化条件下季戊四醇酯化率为98%。用柱层析法提纯产物,硅胶为吸附剂,石油醚为洗脱剂,收率75%。产物结构经IR光谱证实。  相似文献   

18.
石蜡油中硫化镉纳米颗粒原位合成及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合成法合成了硫化镉纳米微粒,通过静置及高低速离心测试,证明了硫化镉纳米微粒在基础油石蜡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TEM研究表明:合成的纳米颗粒粒径约为16 nm.通过FT-IR表征合成样品,发现油酸分子—COOH部分和硫化镉表面发生了化学性吸附,增强了硫化镉纳米微粒在基础油中的油溶性.用四球摩擦机考察了含硫化镉颗粒的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发现添加有油酸修饰的硫化镉纳米颗粒具有显著的抗磨减摩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脂肪酸酯为碳源培养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ATCC 6633合成脂肽的研究结果表明:6种食用油脂为碳源培养B.subtilis ATCC 6633均可合成脂肽.以食用油脂主要成分三油酸甘油酯为碳源时,谷氨酸作用下脂肽产量可从95mg·L-1提高到183.5mg·L-1.采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发现菌体主要利用三油酸甘油酯水解产物甘油进行菌体和脂肽合成,谷氨酸的添加提高了脂肪酸酯利用率,促进碳源流向脂肽合成,谷氨酸则流向菌体合成,从而使生物量和脂肽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酸、N-(2-羟乙基)乙二胺和氯乙醇为原料,经酰胺化、环化和季铵化,合成了一种二羟乙基油酸基咪唑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测试了其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 M. C.)、泡沫性能、溶解性和润湿力等,并对合成介质和产物结构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