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研究河南汉族人群指纹模式样本的参数,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分析河南汉族指纹样本400份(男女各200人),得到如下结果:河南汉族A、L、W三种纹型的出现频率分别为2.13%、48.78%、49.10%;各同名指组合频率由高到低排序为:W/W>L/L>L/W>A/L>A/A>A/W;男性TFRC为143.86±30.15,女性TFRC为135.58±28.74;一手五指同类花纹的占30.38%,其中多是同为W或同为L,未见五指全为A者.由此可知:河南汉族三种指纹的分布存在性别间差异;同名指同类花纹组合的观察频率均高于期望频率,表现为同类花纹组合的亲和性,A/W具有不相容性;河南汉族TFRC跟我国部分其他地区汉族及少数民族相比处于中等水平,FRC的分布有着性别、手别、指别的显著性差异;一手五指花纹A、L、W组合,同型花纹组合观察频率增高,而异型组合观察频率降低,A与W不相容.  相似文献   

2.
寻慧  杨明  吴慧 《贵州科学》2012,30(5):30-34,48
印泥法采集贵州籍19~24岁汉族青年大学生300例的指纹(男146人,女154人),放大镜下计数并纹型分析,为体质人类学和肤纹学研究提供基础指纹参数。结果显示斗形纹W占48.17%,箕形纹L占49.23%,弓形纹A占2.60%;纹型分布频率L>W>A;同名指各组合频率按由高到低排序为:W/W>L/L>L/W>A/L>A/A>A/W;一手五指组合频率排序为:OLW>同型组合>ALW>ALO>AOW。男性总TFRC为138.24±36.20,女性为128.48±37.07;男女合计白线出现率为24.20%(男:16.99%,女:31.04%),与其它汉族群体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汉族人群眼睑类型中,双眼睑与单眼睑之间,其指纹纹型分布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性,对552例在校汉族医学生进行了调查,采用面对面直观查验的方式获取眼睑类型资料,记录在调查表中,用油墨拓印法获取被检者指纹图样,并置于放大镜下确认,双眼睑组与单眼睑组指纹中的弓形纹、尺箕纹、桡箕纹和斗型纹4种基本纹理图形,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指Lr/W,W/W纹型组合频率却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同纹型组合频率分别高达66.13%,66.56%,异纹型组合频率分别为33.87%,33.44%,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决定眼睑的基因与控制指纹形成的基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有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河南汉族成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体测量方法,对河南1400名汉族成人男女头面部21项测量指标进行体质测量,计算头面部14项指标,并与其他民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河南汉族头面部21项测量指标男性均大于女性,头宽、面宽、下颌角间宽、眼外角间宽、口宽、鼻宽和容貌上面高、唇高、上红唇厚和头围具有性别差异(P〈0.05);形态面指数、形态上面指数、颧下颌宽度指数具有性别差异(P〈O.05);男女性头型以中头型和圆头型为主,面型以超狭面型为主,鼻型以中鼻型为主.河南汉族成人头面特征表现为中头、圆头、超狭面、中鼻,体现中原地区人群的共有体质;聚类显示河南人与西北民族的特征相似,还兼具南方民族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集了皖西地区340例汉族学生的趾纹学标本,统计出各处纹在左右各趾中的分布规律,男女趾纹的分布差别,计算出趾嵴纹数,并利用上述数据,初步分析了趾纹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6.
在知情同意情况下,采用油墨拓印法采集了河南省新乡医学院汉族群体中1 265名在校大学生(包括634名男性和631名女性)的掌纹纹型,分析并测定其atd角和掌纹t距比.结果表明,河南汉族大学生群体atd角平均值为42度左右,atd角在男女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左右手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距比(tPD)在男女不同性别和左右手之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河南省汉族群体皮纹纹型特征进行研究,为医学、遗传学和人类肤纹学等研究领域提供了基础皮纹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河南汉族成人唇部生物学形态特征及年龄变化,对995名汉族成人男女唇部形态进行观察与测量,计算唇部指数及年龄变化。结果显示,河南汉族成人上唇侧面观以正唇出现率最高,红唇以薄唇、中唇为主。口裂宽度以中等、宽为主。上唇皮肤高度、口裂宽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上红唇厚度、唇高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男性、女性唇指数均随年龄增加而减小。由此认为,河南汉族成人多为正唇的上唇侧面观,薄唇或中唇为主的红唇,中等或宽的口裂宽度。测量指标及唇指数与年龄变化呈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南农村汉族成人体脂发育水平及其年龄变化。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手册》方法,对河南1000名农村汉族成人进行体质测量。结果:得到了河南农村汉族成人6项皮褶(面颊皮褶、肱二头肌皮褶、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和腓肠肌皮褶)厚度。结论:河南农村汉族女性躯干部、四肢和面部脂肪厚度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男性,躯干部、面部脂肪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而男性相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南汉族成人耳部生物学形态特征.方法:对河南780名汉族成人男女耳部形态进行观察和测量,计算耳部指数并分析其年龄变化.结果:河南汉族成人耳部达尔文结节以微显、缺失为主,耳廓类型以耳尖微显型为主,耳垂类型以圆形为主,耳廓外展程度以中等为主.耳部测量值男性均大于女性,随年龄的增长大致表现为缓慢减小趋势.容貌耳指数在48.00~52.00,形态耳指数在170.00~180.00.结论:河南汉族成人耳部形态特征表现为微显或缺失达尔文结节,耳尖微显型耳廓,圆形耳垂,中等外展耳廓.耳部测量数值及指数,各年龄组浮动极小,显示出耳部外形的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
常红星  窦霞 《甘肃科技》2016,(11):130-132
研究纹党参的指纹图谱。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指纹图谱的分析研究,可以作为党参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作者调查了河南新乡地区797名4 ̄13岁汉族儿童的上臂长、前臂长、大腿长、小腿长等11项体质指标,并计算了12项指数。测量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各指标均值随年龄而递增,不同年龄组增长速度不同;多数指标在生长发育中出现两次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   

12.
清代满汉民族的交往与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初,满族贵族凭藉权势,通过多种手段,获得大量汉人,采取强制措施,迫使旗内汉人迅速满化,但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经济,化落后,人口很少的满族人,吸收了大量的汉族化,又使八旗人员在清代中晚期大量汉化,所以,满汉交往与融合,成为清代满汉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汉族民间舞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族民间舞蹈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格,它起源于农业劳动,内容题材十分广泛,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现今,汉族民间舞蹈已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14.
“妈妈”一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着广泛的内涵,这是方言称谓词张力的体现。本文通过对“妈”、“妈妈”在汉语 方言和隐语中的应用情况,揭示出它们所折射的汉民族特有的避讳心理、阴阳观念和宗族血缘观念等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5.
屯堡人作为明清时期军屯、商屯、民屯汉人移民的后裔 ,几百年来虽然长期生活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却以特殊的文化策略强烈地保持着明代江南地区的文化传统 ,凸显出自己的文化品格 ,成为西南汉族中一个特色鲜明的族群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了220例汉族手皮纹的7项参数,揭示了汉民族的手皮纹正常参数,可以作为人类学、遗传学、民族学、医学病理学、皮肤诊断学等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的文字观,是植根于拼音文字对语言的依附性得出的结论,反映的仅仅是拼音文字的事实。它不能涵盖世界上两大文字类型中的另一类文字——表意文字。图像性是文字体制自立的本质,汉字通过与语言中的意义相联系,用意象直接反映人们的意识观念,从而成为一种超时空的不完全依附于口语的自立的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