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酸性溶液中铜催化Na_2S_2O_3还原磷钼酸为钼蓝的反应,可利用以制订测定微量铜的动力学分析法。测定铜的浓度范围是:0.08—0.70微克/毫升(1.2×10~(-6)M-10×10~(-6)M),铜的浓度在此范围内与反应速度成直线关系。用该方法测定铜,个别测定的相对偏差在±10%以内。测定试样与测绘工作曲线时,室温相差在1.5℃以内,对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影响。 测定铜时,溶液中各反应组份的起始浓度是:在25毫升溶液中含10~(-2)M H_2SO_4 4.0毫升,1.00%磷钼酸2.0毫升及0.100M Na_2S_2O_3 1.0毫升。 我们研究了各种常见离子对该方法测定铜的影响。Na~.、K~.、NH_4~.、Ca~(..)、Mg~(..)、Zn~(..)、Mn~(..)、Co~(..)、Ni~(..)、Cd~(..)含量达1毫克/25毫升;Al~(...)、Cr~(...)、Bi~(...)含量在100微克/25毫升以下时,对测定铜没有干扰。WO_4~″、BO_3~′″含量在4×10~(-2)M时亦不致有干扰。Fe~(..)、Fe~(...)、F′、PO_4~′″、AsO_4~′″和VO_3′对铜的测定则有显著的干扰。 VO_3′存在时显著加强铜的催化作用。当它存在时,在适当条件下当铜的含量在0.02—0.26微克/毫升(3×10~(-7)—40×10~(-7)M)时,反应速度与铜的浓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铜的高灵敏度新显色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剂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简称3,5—Br—DMPAP)与铜有显色反应,灵敏度ε=5×10~4.本文在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四烷基吡啶(TPC)存在下,用3,5—Br_2—DMPAP与铜显色,该显色体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ε_(613)=1.3×10~5,在掩蔽剂存在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络合物在弱碱性介质中显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一、绪言 二氧化锆中铜、铅和锌的测定,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极谱法等,用光谱法测定的报导较多,等用光谱法同时测定铜、铅和锌等元素,灵敏度为1×10~(-6)—1.5×10~(-2)%。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结合内标法测定镉和铅等元素,灵敏度为10~(-5)—10~(-4)%,武内次夫等用交流极谱法同时测定Cu、Pb、Cd、Ni  相似文献   

4.
meso-四(N-甲基吡啶基)卟啉(TMPyP)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水溶液中具有强的荧光发射,文章考察了铜离子加入TMPyP-SDS组装体后,体系荧光强度的变化。研究表明:TMPyP-SDS组装体系中加入铜离子后,体系的荧光强度发生显著的猝灭,从而建立了选择性识别铜离子(Cu~(2+))的荧光传感体系。该检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10μmol/L),线性范围5.2×10~(-6)~3.3×10~(-4) mol/L,检出限为7.63×10~(-7) mol/L。该组装体系有望实现对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5.
用定电位、定pH滴定法研究了Cd~(2 )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在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用基本上不与金属离子络合的硼酸—硼酸钠—甘油缓冲溶液维持。在所研究的自由Cd~(2 )浓度(6×10~(-7)—1×10~(-3)M)和BSA浓度(3×10~(-6)—6×10~(-5)M)范围内,当pH=6.94±0.02、μ~0.5及t=25℃时,Cd~(2 )与BSA只生成MpHqA型的单核络合物。每个BSA分子结合的Cd~(2 )离子的平均数Z_B(b)与自由Cd~(2 )离子浓度b的关系可以经验地表示为Z_B(b)=4.6748 0.2978lnb 1.4050×10~4b-7.2592×10~6b~2。BSA对Cd~(2 )离子大致有两类结合部位,它们与Cd~(2 )离子结合的本征平衡常数分别为4.67×10~5和3.58×10~3。  相似文献   

6.
改进国家标准制定的锑白(三氧化二锑)中铜、铅、镉、铋、铁含量的方法,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连续测定铜、铅、镉、铋、铁含量。探讨了样品前处理、基体元素及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介质以及酸度的影响,确定了各元素分析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锑白中铜、铅、镉、铋、铁的连续测定。该方法的回收率:铜99.25%~108.75%,铅99.44%~105.34%,镉99.67%~102.23%,铋99.37%~105.73%,铁99.10%~112.50%;标准偏差:铜(4.22~5.16)×10~(-5),铅(9.45~9.65)×10~(-4),镉(7.38~7.41)×10~(-4),铋(5.68~7.07)×10~(-5),铁(1.14~1.25)×10~(-4);相对标准偏差:铜6.98%~8.78%,铅2.02%~2.64%,镉2.44%~3.22%,铋1.26%~1.63%,铁2.70%~3.14%。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的煤油溶液从0.4M硫酸钠溶液中萃取铜(Ⅱ)和锌的机理,发现其萃合物是CuR_2·2HR和ZnR_2·2HR。它们的萃取平衡能用下式表示: 式中,K_(12)~(Cu)=10~(-4.20±0.04),K_(12)~(Zn)=10~(-1.90±0.04)同时,考查了萃取温度和硫酸钠浓度对铜(Ⅱ)锌萃取的影响,并求萃革取反应热.△H_(Cu)=0.00±0.06KJ,△H_(Zn)=27.57±0.06KJ。  相似文献   

8.
使用磁钢传动搅拌反应器,在反应温度70—110℃、乙炔压力2 kgf/cm~2和甲醛初始浓度3.3—4.0mol/l的条件下,研究了甲醛水溶液和乙炔在W—1型乙炔铜催化剂上合成丁炔二醇的本征动力学。实验表明,甲醛初始浓度对反应速率有明显的影响。甲醛初始浓度越低,反应速率越大。按並-串联复合反应的经验模型,将实验数据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的模型表达式如下: r_F=dC_F/dt·V_1/Wcat=2.03×10~2 exp(14024/R_gT)C_F~(1.1) 2.96×10~2 exp(13992/R_gT)C_F~(1.6)C_P~(0.8) r_P=dC_P/dt·V_1/Wact=2.03×10~2 exp (14024/R_gT)C_F~(1.1)-2.96×10~2 exp(13992/R_gT)C_F~(1.6)C_P~(0.8) r_B=dC_B/dt·V_1/Wact=2.96×10~2 exp(13992/R_gT)C_F~(1.6)C_P~(0.8)式中r_E、r_P和r_B分别是甲醛消耗速率、丙炔醇和丁炔二醇生成速率,mol/sec·g,cat。  相似文献   

9.
在4×10-5mol/L ZCO-0.4mol/L NH4Cl-0.6%Na2SO3溶液中,钢(Ⅱ)-ZCO与铁(Ⅱ)-ZCO络合物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可观察到两个灵敏的极谱吸附波,峰电位分别为—0.63V和—0.76V(vs.SCE),峰电流与钢(Ⅱ)铁(Ⅱ)浓度分别在1.3×10-7—2.5×10-5mol/L和3.0×10-7—3.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7.8×10-8mol/L、1.5×10-7mol/L.本文研究了产生钢、铁波的条件,探讨了波的性质、测定出铜(Ⅱ)、  相似文献   

1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锌和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和镉含量测定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已有报道,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基干Zn(Ⅱ)、Gd(Ⅱ)对Luminol—H_2O_2—Cr(Ⅲ)体系化学发光的抑制作用,用于食品、药物及环境水样中Zn和Cd的分析测定,结果较为满意。检测限分别降低为:Zn(Ⅱ),0.42×10~(-9)g/mL;Cd(Ⅱ),0.30×10~(-9)g/mL,线性范围加宽,均在10~(-8)~10~(-5)g/mL之间,测定Zn,Cd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3.5%。  相似文献   

11.
用 pH—pM 同时测定法测得5-磺基水杨酸(H_3L)-铜(Ⅱ)体系中生成的络合物 CuL 的稳定常数 K_1=10~(8.85),CuHL 的稳定常数 K_(CuHL)~(Cu)=10~(1.44),K_(CUHL)~H=10~(4.05)。又用 pH 电位滴定法测得络合物 CuL_2的逐级稳定常数 K_2=10~(6.85)。以上所有测定都是在25°±0.5℃及离子强度μ=1的条件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从新鲜虫尸粗提的病毒,配成5×10~3—5×10~7多角体/ml五种不同浓度,每虫以0.1ml涂于豆叶上,感染2—3令幼虫,分组群养,6天统计结果,幼虫死亡率随病毒浓度增加而上升,5×10~5—5×10~7多角体/ml,可达81.7—92.9%。Lc_(50)为7.9×10~3多角体/ml,上、下置信限分别为9.88×10~4,6.38×10~2多角体/ml.LT_(50)5×10~6,5×10~7,5×10~5多角体/ml分别为3.7,4.1,4.5天.Lc_(50)与LT_(50)值说明NPV对银纹夜蛾具有高度侵染力,在生产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1令幼虫对NPV最敏感,死亡率在95.2%以上,2—3令次之,4令以上敏感性很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 EDTA—Sb(Ⅱ)螯合物,其吸收峰在210mμ处。在 pH=1.6—2.0之间络合物的克分子消光系数∈最大。pH=2.0,Sb(Ⅲ)在10γ/ml 之内服从比耳定律。(1.210±0.0003)×10~4用 Job 浓比递变法,pH=2.0,在215mμ处测其光密度,求得螫合物的组成为 AB型,并计出在27—28℃K 稳定=(2.10±0.29)×10~(12)。用 pH 滴定法在离子强度μ=0.1,t=25℃下测得 NTA 的连续电离常数K_1=1.10×10~(-2),K_2=1.93×10~(-3)及 K_s=1.98×10~(-10)。从生成函数 n 对 logY~≡作生成函数曲线求得求得 NTA—Sb(Ⅲ)螫含物为 AB 型,(?)定稳:(5.23±1.15)×10~8。  相似文献   

14.
以谷胱甘肽(GSH)为保护配体和还原剂,制备了稳定的水溶性荧光铜纳米簇(CuNCs).所合成的铜纳米簇在590nm处发射出红色荧光,量子产率约为2.3%,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以谷胱甘肽稳定铜纳米簇(GSH-CuNCs)作为信号探针,报道了一种荧光传感新方法用于灵敏检测Hg~(2+).结果表明,Hg~(2+)的线性检测范围为2.0×10~(-8)~2.0×10~(-6) mol/L,检出限为4.0×10~(-9) mol/L(R_(SN)=3).该方法成功地实现了湖水样品中汞离子的检测,为汞离子的快速和灵敏监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发现了在氨性介质中,痕量铜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溴甲酚紫褪色的指示反应。研究了催化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和动力学参数,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2.75×10~(-1)g/ml,测定范围0.2—1.0μgCu(Ⅱ)/26ml,用于测定人发中的Cu(Ⅱ),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快速城市化建设地区生态系统的NPP空间分布特征,基于LANDSAT-ETM遥感影像数据和3R空间分析技术,对CASA模型进行适当改进,构建武汉市NPP估算模型,估算武汉市2013年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结果表明:1)武汉市生态系统NPP总量为154.22×10~(10)g C,总体呈现远城区远高于主城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对NPP的贡献相对最大,其中7个主城区的NPP总量为5.38×10~(10)g C,6个远城区的NPP总量为141.64×10~(10)g C,约为主城区的26倍;2)全市13个区中,NPP总量权重排名前6的区均为远城区,黄陂区植被净生产量最高(45.46×10~(10)g C),江汉区最低(0.32×10~(10)g C),两者相差142倍之多;3)单位面积NPP空间上呈现中央区域低、四周区域高的雷达辐射状的分布特征,全市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平均NPP为179.76×106g C/km2,其中主城区单位面积NPP约为56×106g C/km2,远城区单位面积NPP约为186×106g C/km2,约为主城区的3.3倍;4)武汉市13个区的单位面积NPP按照大小进行排列,黄陂区蔡甸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江夏区汉南区武昌区江汉区青山区硚口区江岸区汉阳区洪山区.研究建议武汉市远城区应注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主城区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立体化、多维度的方式修建生态空间,加大生态修复力度,逐步提高城市绿地占比,为市民创造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以溴苯酚为显示剂,对氨在不同压力、不同浓度下通过漏孔(漏率为3.3×10~(-6)、6.7×10~(-7)和2.7×10~(-8)Pa·m~3/s)后的成斑速率的实验,发现显色区斑点直径与反应时间、试验压力、氨气浓度和泄漏量呈指数关系,得到了计算漏率的公式:Q=3.74×10~(-7)C~(-0.36)t~(0.4)p~(-0.52)d~(0.79),式中:Q—泄漏率,Pa·m~3/s;C—氨气浓度。%;t—反应时间,min;P—试验压力,MPa;d—显色区斑点直径,mm。按此推算,当采用0.6MPa的纯氨,经10小时可检漏孔的漏率为1.06×10~(-8)Pa·m~3/s。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不同的晶态硅样品,进行高剂量(1×10~(14)—1×10~(16)cm~(-2))的离子注入,采用不同的离子源(B,P,A_s)和不同的注入能量(60—100kev),最终形成非晶态层。 文章给出激光辐照使a—S_i向c—S_i发生结构转变的观测结果。 文中还对不同形式样品的c—v实验曲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西藏尼木斑岩铜多金属矿区位于冈底斯铜钼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具典型斑岩型铜矿床矿化特征。区内岩浆岩从酸性到中酸性均有出露,通过对不同类型岩浆岩主量、微量、稀土元素的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其SiO_2变化于57.94%~70.12%,平均为67.63%,K_2O+Na_2O变化于6.68×10~(-6)~8.84×10~(-6),平均约7.97×10~(-6),多属高钾钙碱性岩石;各类岩石中W、Pb、Th,Ba、As、Sb、Bi、Ag、Rb、Te、Cs、Hf明显富集,而Ta、V、Hg、Au、Sc、Cr、Co、Ni、Nb、Mo等明显贫化;稀土总量变化于89×10~(-6)~427×10~(-6),稀土配分曲线呈明显的右倾型,轻稀土相对富集,基本无Eu异常。里特曼指数(δ)-戈蒂尼指数(τ )关系图、(Yb+Ta)-Rb、(Y+Nb)-Rb构造环境判别图均显示其形成于岛弧环境造山带环境;A-C-F图解显示为I-S型过渡型,相对偏向于S型。综合分析认为区内岩浆岩应为青藏高原隆升中地壳部分融熔的产物,可能为同源、同构造环境下岩浆分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新型的以硫化铅纳米空球包埋膜组分为载体的聚氯乙烯膜铅离子选择电极.电极对铅离子的响应在1×10~(-2)~1×10~(-5) mol·L~(-1)浓度范围内有线性关系,斜率为26mV/pC,检测下限为7.1×10~(-6) mol·L~(-1).膜厚约0.3 mm的聚氯乙烯膜铅离子选择电极在1×10~(-1)~1×10~(-2),1×10~(-3)~1×10~(-5)及1×10~(-6)~1×10~(-) mol·L~(-1)的铅离子溶液中,其响应时间分别为9~15,20~45和55~70s.在1×10-3 mol·L~(-1)铅离子溶液中电极电位稳定的pH范围为3~7,银离子对电极的测量有一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