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慧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4):83-83,105
从关联理论的语用参与作用和参与动力两方面,研究了基于关联理论的英语跨文化写作观。关联理论的解释力与语境理论的配合密不可分,关联参与是语境适应的动力与保证,而语境适应又是关联参与的结果与目标,两者相互作用,推动了语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关联理论框架中,运用动态的语境观和意义推导的有关理论,分三个层面阐述阅读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词义推导,句子结构意义推导,以及语篇意义推导,从而达到最佳关联,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同时从课堂教学实用性出发,设计并分析了相关阅读练习,旨在为提高阅读课的教学效果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3.
语境无所不在,翻译更是如此。新闻语言时代感强,各国新闻语言又具备各自不同的语言特征,与特定的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本文追溯语境观的发展历史,着重叙述了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并从英汉新闻语言不同的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出发.论述语境对新闻翻译的制约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新格莱思主义、关联理论和皮亚杰的生物同化理论,从生物学的角度切入,建立一个涵盖社会因素和认知因素的语用意义新模型——语境吸收模式,并探讨该模式视阈下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说明关联理论对于口译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关联理论的阐释,分析了口译中意义的提取与传达过程,在语境假设的框架下,探讨了关联理论下的口译预测与意义传达,旨在说明语境预测与推理有利于选择最佳原语意义,优化口译者译语,保证口译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和语境观分析了满文谚语汉译文错误理解或偏差理解的原因,发现原文明示信息在译文中失去明示功能及译文明示信息激活不了译语读者的百科知识,是导致翻译中的关联缺失的根本因素,影响了译语读者的理解。为此翻译时要关注关联的重构,为译语读者搭建源语与译文的关联桥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语境的简单回顾和总结以及对实例的对比分析,证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关联理论的语境观结合起来对各种语言现象更具解释力,从而说明了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语境是语境探究的新视角,前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它的定义和构成上,对其基本特征的探讨不够深入。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看,认知语境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完形性、人本性、动态性和可选择性。充分认识认知语境的这四个基本特征将有助于语境研究的深化。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证明了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对言语的生成和理解具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文学语篇的解读,就其本质,是一种基于文学文本的读者与作者相互交流并在寻求最佳关联中完成对作品意义的重新构建与认知的语言交际过程。以关联理论为指导,从认知语境、互明、交际意图和关联原则四个方面,通过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A Day’s Wait),阐释从关联视角来解读文学语篇以及在语篇(包括书面和口语交际)分析中的作用,为文学语篇的解读或文学文体学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穷尽《雷雨》中所有“附议”元语言形式,总结出包容所有“附议”元语言形式的普遍表达式:(实词)+(虚词)+主词+(虚词)。并利用关联理论分析该元语言形式由于最大关联产生的完全“附议”到无关联产生的完全“否定”的不同命题态度的流变过程来显示其各种语用功能:命题态度;增强语境,凸显最佳关联;话语推进;语用缓和;语用修辞;经济高效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段志高 《科技信息》2009,(31):I0195-I0196
语境研究在不断的发展中。语境研究可以分为静态研究阶段和动态研究阶段。静态语境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范畴,对话语交际解释力弱。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们提出了针对话语交际的动态语境理论。动态语境论认为,在话语交际中,话语交际者对语境做出选择,上轮话语可以作为下轮话语的语境,因此语境总在变动中。  相似文献   

12.
张帆  潘楠 《科技信息》2011,(21):36-37
关联理论较好地解释了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效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马克.吐温在创作中使用的幽默手法。文章选取了吐温短篇小说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并运用关联理论的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概念分析幽默产生的根源,最终得出结论,通过修辞方法体现的最大与最佳关联之间的不协调就是幽默产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最佳关联是指交际中受话方付出最少的认知推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基于这一原则,对于中英文语言结构的差异,为减少认知推理努力,译者可以选择归化翻译策略,对于中西方文化意象的翻译,译者则应更多地使用异化翻译策略,这样可以带出最大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关联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认知语境的分析,从人类认知和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揭示出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当交际双方文化认知心理图式出现差异,译者的认知语境与作者的认知语境不能趋同时,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现象不能作出有力的解释,作为一种新的翻译理论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语用角度,运用语境理论及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互补性,提出玩笑话语的产出及其理解机制模型。文学作品中玩笑话语的产出及其理解都受制于语境,其中关联是前提,语境是制约因素,空间冲突和空间转接是桥梁,推理贯穿了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关联理论以及词汇语境两个维度入手,探讨词汇量、推理能力与二语词汇语义认知的关联,研究发现词汇的理解与使用受制于特定的认知语境,呈现为一个以语境为基础寻找语用关联的动态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关联理论是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把言语交际看成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认为从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寻找最佳关联性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关联翻译理论是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把翻译看成是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本文阐述了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它对于古诗英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秋怡 《科技信息》2010,(7):194-194,410
本文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作为切入点,以旅游翻译实例作为分析对象,旨在探讨“关联理论”如何指导并运用于中英旅游翻译的问题。本文结论认为,“关联理论”对中英旅游翻译的指导能够有效地解决翻译中遇到的许多难点及瓶颈问题,对提高中英旅游翻译的质量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境主要是由命题、知识草案、心理图式及社会心理表征等因素构成的。根据关联理论,语境是一个认知的动态构建过程。认知语境不是静止的参数,而是一系列处于发展和变化中的命题。因此,动态性是认知语境最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其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在其指导下提出了可用于翻译实践的一些策略方法。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视作交际过程,既包含静态的代码模式,又有动态的推理模式。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在交际过程中寻找与原语作者和译语读者双向的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