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北京奥运提出“人文奥运”理念的初步研究,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就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见证,奥林匹克运动无疑是奎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社会运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人文奥运”是奥林匹克永恒的主题,北京奥运要利用这次难得的契机,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之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儒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核心,在历史上儒教作为一种探道、明道、悟道、传道的政治伦理体系,对教化高度重视。在教化方法上有言教、身教乃至“不言”而教等多种方式,但最有影响、最为有效的教化方式是通过文章来进行“传道”活动,以达到教化的目的,因此以文传道是儒教写作的一个宗旨,为了实现这一宗旨,历代儒家都以“文以载道”作为弘扬圣学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汉英"同性恋"词语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性恋现象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虽然“同性恋”一词是一个现代概念,但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同性恋的词语层出不穷,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及发展。这些词语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丰富了人类的语言。对这些词语及其文化渊源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认识社会的发展变化,丰富社会语言,增加对同性恋现象的了解,消除对同性恋者的歧视。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是绝对的精神领袖、中国文化的圣人.孔子是重“和“的,他的有关“和“的观点极具普世价值,是滋养中国文化传统生根发芽的沃土,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中国之外.他的“和“思想,关注着人与己之和,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自然之和,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包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情怀.  相似文献   

5.
孔子被后世推崇至圣,成为“万世师表”,决不是一种历史的或然,也不是时代统治者个人的一时爱好,而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的发展必然,是历史诸要素合力的结果。当然,孔子思想的合理性及其学说的实用性是这种结果的内因,而其首开私学,并极力普及、推广其学说思想的有效途径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别直接推动、成就了孔于在中国文化史上“万世师表”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李建  刘欣 《泰山学院学报》2004,26(1):103-105
“兄妹婚配”是中国“偶生型”神话中的一个重要母题。它虽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但并没有随岁月的流逝而完全成为历史的化石,这一母题神话中的因子以顺势型和禁忌型两种形式沉积于现代许多民族的众多民俗事象中。这些民俗事象是“兄妹婚配”母题神话在后世的文化蔓延和世俗化流变。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是”本元文化”;从艺术文化学的角度来说,造物文化也就是造物艺术文化。造物艺术是艺术文化的一种非凡形态,是视觉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工业产品设计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就是用艺术的造型语言体现造物文化,是艺术质的造物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自然环境为人类文化的创造提供了活动舞台,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是不言自明的。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探求文化特质地理分布的简单原因,在于环境决定论的解释模式是基于世界性探险而搜集到的大量有关人类差异材料进行分类和解释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文章从早期理论学者开始进行追述和回顾,认为:如果将强调或者突出“气候的作用”的学者归为“环境决定论者”,这种扩大“气候”外延的论说方式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在明代心学社会思想背景下产生,其主旨就是要努力破除心中之“贼”,并且通过“饥饿”叙事来加以寓言式的形象阐释。从生理学上说,“饥饿”是神经中枢的一种感觉,意味着肚子需要填饱;从精神层面上说,“饥饿”代表的是一种思想的贫乏,一种对本身性命之道的渴求。小说揭示了“饥饿”与“魔难”的因果关系,并把“饥饿”与“修心”联系在一起,其所蕴含的意义言之不尽。  相似文献   

10.
社会越发达,对信用的要求越高。信用度高,社会运作成本就会低。所以,伦理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规范,更是一种社会资源,是一种“资本”。伦理道德这一社会“资本”是转型时期中国最需要又最稀缺的资源。将人类社会道德生活中部分人伦关系和道德活动方式明化,规范化,形成某种制度性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是挖掘和培植伦理道德这一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文学中绵延至今的流浪母题,其宗教源头存留最多、影响最直接的当属圣经传统。作为一种体悟人生、认知世界的特殊方式,《旧约》关于流浪的原型故事被后世作家广泛认同。经过数千年承传凝聚为人类生存意识中的“家园文化”精神,无论是固守、失落还是找寻,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流浪母题与宗教情感结合,诱发了文学家与生俱来的流浪潜质,仿佛只有在那自由长旅中才能找到属于文学的浪漫,才能感受那人生的苦难和苦难之后的天堂。突现代文学的返古思潮语境中“大流浪”主题,对《旧约》渊源的追溯显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世俗化”是“转型期”中国文学“欲望化写作”盛行的总体社会文化根源。文学可以写“性”,但应该停留在“人性”、停留在“美”上。在极大地满足了物欲的需求之后,该怎样为人类继续保留和创建一方精神空问,抵制心灵物化,使人类幸免于物质环境下新的沉沦与麻木,挽救“人”于新的“非人”境遇,这是当下作家创作所面临的时代新课题,解决不好这样的课题,算不得真正的时代作家……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中国英语”有其鲜明的特色和产生发展的原因。分析文化和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来揭示中国英语形成的内在原因及其特点,进而说明“中国英语”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它以标准英语为基础,但在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语言与文化的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所以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人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式思维的了解,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中国英语”将最终被世人所接受而不再被称为畸形英语。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世界文明古国是因为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又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的古代文化就象一座建造宏伟的宝库,印刷术便是这座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关键,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马克思曾把印刷术的发明称为“最伟大的发明”,是“创造精神发展必要  相似文献   

15.
“班级”作为组成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成长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场所。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教育气息,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当其冲的是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中西精神。现代西方文明是以资本主义精神和基督教神学文化精神为社会基本价值取向建立起来的,美国社会是这两种精神融合在一起的典型产物,美国可以说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核心代表国家。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就是谋取利润和维护个人利益,具有强烈的利己性。而基督教文化精神的核心是“拯救世界”的问题,即基督教的普世性。在一些西方人眼里,凡是非基督教文化以外的文明都不是“文明”的,需要改造,所以,丛林法则的运用成了首选。“上帝选民”般的“文化优越”和“普世情结”成了一些西方人的普遍心态。中华文明中的“和谐”和“包容”的精神是以人为主要根基的人文精神,在倡导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的当今世界弥足珍贵,为人类和平友好相处,为各种文明相互借鉴、学习,共同发展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不少农民在种植选择方式上,只有两种:要么今年市场上什么价钱高,明年就种什么,类似“刻舟求剑”;要么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就把宝押在一个品种,好比“守株待兔”。纵观我国农民种植状况,虽说是看市场种地,却是看今年的市场种明年的地,终究还是一种盲目的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报作为中国新闻事业的一部分。肩负看“办报育人”的重任。在新形势下。校报新闻工作者,如何树立品住、品牌、品质“三位一体”的办报理忿,打连校报精品,本文从校报文化品住精品化、校报特色品牌精品化、校报质量品质精品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从“体育是人类优化自身生命存在的一种意识和活动”、“体育是人类交往的文化”、“体育的肢体语言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文化”等角度讨论体育文化,进一步拓宽了体育文化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三个代表”中居于首位;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三个代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