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皮肤瘙痒征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血透中心2005年6月~2007年8月共68例尿毒症皮肤瘙痒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及抗过敏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及抗过敏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指导和卫生宣教。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舒适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尿毒症毒素的清除率、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透析充分性的影响.32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HD治疗组和HP/HD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HP/HD组能明显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血清β2-MG和瘦素水平,降低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透析充分性质量评分.HP联合HD人工肾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HP)加血液透析(HD)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6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分为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组和未灌流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30例HP+HD联合治疗组,19例治愈,治愈率76.7%;常规治疗组,8例治愈,治愈率4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HD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降低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对比研究,评价通量血液透析(HF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疗效.方法:对照研究,从2014年1月开始筛选患者,截止2016年2月,入选对象80例,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观察组各入选对象40例,对照组维持性血透(MHD)+HP治疗,MHD每周3次,HP治疗每周2次,观察组HP+HFHD治疗,HP与对照组相同,HFHD每周3次,持续治疗6个月.结果:不同时间段,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坐位收缩压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个月、第3个月坐位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0.0%、不良事件合计率15.0%低于对照组12.5%、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HFHD治疗尿毒症相较于MHD+HP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有助于控制血压,预防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液净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8例,其中,观察组68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记录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7 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肾素、醛固酮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和腹痛症状、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3 d,观察组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IL-6、IL-8、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3、7 d,观察组C反应蛋白、IL-6、IL-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 d,观察组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改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炎症因子水平,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选择2015年10月~2019年03月中定西市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所有研究样本经检查已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联合组(n=33)与对比组(n=33),联合组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方案,对比组使用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肾功能指标情况。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比组的总有效率为69.7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BUN、SCr、ALT、AST等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比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血液净化作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肾脏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治疗老年人肺动脉高压及其与内皮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老年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与内皮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右心导管直接监测肺动脉压力,观察静脉注射川芎嗪前、注射后20 min、注射后45 min肺动脉平均压力(mPAP)变化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结果:静脉注射川芎嗪前、注射后20 min、注射后45 min mPAP分别为(3.6±0.3)kPa,(2.7±0.19)kPa,(2.9±0.1)kPa,血浆ET质量浓度分别为(60.7±13.5)pg/mL、(25.1±12.2)pg/mL、(28.3±12.8)pg/mL,注射后20 min、注射后45 min mPAP、ET分别与静脉注射川芎嗪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抑制内皮素的合成、分泌可能是川芎嗪治疗老年人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2%(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3%(P0.05)。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相比于常规血液透析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16例给予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同时10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通过观察其临床变化、治愈率和副作用等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体内有机磷,治疗严重并发症.用于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型上皮细胞钙粘蛋白(sE-cad)的水平变化与疗效的关系。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法(ELISA)测定ALL患者组、对照组血清sE-cad的水平。结果表明:ALL患者初治组血清sE-cad水平(83.98±22.62)ng/mL及未完全缓解组血清sE-cad水平(75.68±14.01)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5.74±7.79)ng/mL及完全缓解组(27.77±10.2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LL患者血清sE-cad水平治疗达完全缓解后血清sE-cad水平较治疗前(84.26±22.49)ng/m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完全缓解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患者高白细胞血症组血清sE-cad水平(111.18±21.23)ng/mL明显高于非高白细胞血症组(75.32±15.1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L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E-cad水平与骨髓原始幼稚细胞百分数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87(P<0.01)。结论血清sE-cad水平与ALL患者疗效相关,检测sE-cad对ALL患者的预后判断和疗效观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效果。方法分析我科于2006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2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在入院后立即给予洗胃、导泄、利尿、抗氧化、保护脏器功能及大剂量激素和环磷酰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及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生还8例,死亡5例,存活率61.5%,对照组生还2例,死亡12例,存活率14.3%。死亡病例中的存活时间,治疗组为(12.9±3.6)d,对照组为(5.7±2.4)d。结论血液灌流联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百草枯中毒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观察瘦素对体外受精后胚胎发育和胚胎移植后着床率的影响。采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的方法研究仅受精时添加的瘦素对受精后体外胚胎发育的影响及胚胎移植后着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仅受精时添加不同浓度的瘦素对受精卵发育至四细胞胚、桑椹胚及囊胚的比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的瘦素剂量为10ng/mL及50ng/mL时胚胎着床率较高,当添加的瘦素剂量为100ng/mL-500ng/mL胚胎着床率未提高,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定水平的瘦素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体外胚胎移植后的着床率,高水平瘦素反而对着床不利。受精后至着床前各期胚胎的发育率与受精当时瘦素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13.
研究辛伐他汀联合短期胰岛素泵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探讨对动脉硬化的预防作用。62例初诊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研究,其中A组31例应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1周,B组31例采用短期胰岛素泵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vWF、MMP-9的变化。 A 组空腹血糖降至6.3±1.07mmol/L,B 组6.5±1.63mmol/L;餐后2h 血糖 A 组降至9.1±2.42mmol/L,B组8.9±2.65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后,vWF在A、B组分别为10.2±1.35 ng/mL,7.6±0.5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MP-9在A、B组分别为4.23±1.78 ng/mL,2.85±1.5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泵联合辛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和显著降低MMP-9及vWF水平。可能有利于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 HD)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和机理.方法 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的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串联(HP HD)组和血液透析(HD)对照组,检测病人血清BuN,Scr,β2-MG,PTH数值及皮肤瘙痒程度.结果 (HP HD)组透析前、首次透析后及透析1个月后患者的PTH,β2-MG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皮肤瘙痒有效率为90.33%.HD治疗前后PTH,β2-MG差异无明显性(P>0.05);皮肤瘙痒有效率为16.67%.结论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有效清除了PTH,β2-MG,缓解了皮肤瘙痒症状,而血液透析不能有效地清除PTH,β2-MG,不能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15.
徐琴 《甘肃科技》2014,(6):139-140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常规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合并抗生素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对12例规律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在使用常规剂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3~7d出现兴奋、思维混乱、语无伦次、谵妄、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等神经精神症状,停药、血液净化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抗生素脑病因素较多,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是治疗抗生素脑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哈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733名哈族人群进行调查问卷,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清TGF-β1浓度。结果显示:蔬菜摄入不是超重、肥胖、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哈族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哈族人群TGF-β1水平与舒张压成正相关(r=0.158,P0.05)。EH组TGF-β1血清浓度(35.98±12.76ng/mL)与对照组(32.43±14.27ng/mL)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TGF-β1浓度升高可能参与了哈族人EH的发病过程,血清TGF-β1浓度升高可与其他环境因素(年龄、超重、肥胖)发生交互作用,增加个体患高血压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17.
王志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0):2294-2298
观察人白介素-23(Interlerleukin,IL-23)刺激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感染性腹泻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分泌人白介素-17(Interlerleukin,IL-17)的影响。分离、培养17例UC患者、10例感染性腹泻、13例健康对照者的PBMCs;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入组者PBMCs经IL-23刺激前、后的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未经IL-23刺激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在UC组为(29.49±6.63)pg/mL、感染性腹泻组(18.18±3.11)pg/mL、健康对照组(16.85±3.90)pg/mL,UC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经IL-23刺激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在UC组为(63.63±11.79)pg/mL,较感染性腹泻组(7.87±8.31)pg/mL和健康对照组(26.53±6.42)pg/mL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果提示IL-23可能具有促进PBMCs分泌IL-17的作用。IL-23可能通过诱导IL-17分泌而使后者在UC的慢性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L-23/IL-17免疫通路失调而产生的对机体免疫耐受机制的破坏作用,使其成为导致UC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新疆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水平与血压及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新疆300名汉族(150名高血压患者,150名正常对照者)人群进行调查问卷,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清TGF-β1浓度.结果显示:1.新疆汉族人TGF-β1水平与舒张压成正相关(r=1.141,P<0.05).2.EH组血清TGF-β1浓度(35.27±12.12ng/mL)与对照组(31.47±11.82 ng/mL)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GF-β1浓度与性别、年龄无关.3.超重、肥胖、腹部肥胖、高胆固醇、高血糖是新疆汉族人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由此可知,TGF-β1浓度升高可能参与了汉族人EH的发病过程,血清TGF-β1浓度升高可以与其他环境因素(肥胖)发生交互作用,增加了个体患高血压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19.
分析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患者内皮素-1的影响。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西部战区兰州总医院收治急性肺损伤患者86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对内皮素-1的影响。观察组血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Pi O2)以及氢离子浓度指数(p H)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患者效果显著,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内皮素-1以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性正压通气(CPAP)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者高血压病(HT)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呼吸科收治的OSAHS合并HT患者124例,参考其对CPAP接受程度分成两组,CPAP组62例,给予CPAP联合内科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良好生活方式指导及常规内科降压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常规检测入选患者清晨卧位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同时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多导睡眠图(PSG)检查,治疗随访周期为6个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最低SpO2、血压变异性指标(晨峰现象(MBPS)、短时血压变异(BPV))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分析CPAP对OSAHS合并HT影响.结果:治疗后,CPAP组AHI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最低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4例患者治疗后血压变异性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CPAP组血压变异性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合并HT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效的CPAP联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可在明显改善OSAHS合并HT患者通气功能的同时提高昼夜血压的稳定性,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