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检测血清miR-2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阐明miR-21在家族性和三阴性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健康女性体检者、具有患乳腺癌高风险者、不同种类乳腺癌患者的血清.以线虫miR-39为外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77份血清中miR-21的表达水平.结果:家族性乳腺癌组、三阴性乳腺癌组和乳腺癌高风险组血清miR-2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他乳腺癌组(P0.01).血清miR-21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Ki67高表达有关(P0.01).结果显示血清miR-21表达量在家族性和三阴性乳腺癌中升高,且与淋巴结转移和Ki67表达有关.结论:血清miR-21与三阴性、家族性乳腺癌的发生有紧密联系,其表达增高与乳腺癌的遗传性、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Myc蛋白对三阴性乳腺癌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shRNA进行慢病毒包装,构建低表达稳转株,再用westernblot验证敲低效果.利用MTT验证c-Myc蛋白对三阴性乳腺癌增殖的作用;应用划痕实验、Transwell Assay证明c-Myc蛋白在肿瘤转移中的影响.结果:在myc基因敲低后,c-Myc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迁移能力变弱.结论:c-Myc蛋白作为原癌基因的翻译产物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增殖、迁移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乳腺癌在女性中发病率的升高,在研究了其发病机制后,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致力于靶向治疗的研究.由于其针对性好,副作用小等特点,靶向治疗成为了临床治疗乳腺癌的热门领域.文章主要综述了CDK4/6在细胞周期调节的作用以及在治疗乳腺癌时CDK4/6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并重点介绍了Ribociclib、Palbociclib和Abemaciclib这三种CDK4/6抑制剂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在乳腺癌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确定浸润性的免疫细胞比例最有可能成为药物的靶标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乳腺癌患者后续的治疗和预后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反卷积的目的就是试图从复杂组织中推断免疫细胞的比例信息,进而准确刻画肿瘤样本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因此应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预测不同免疫细胞在乳腺癌样本中所占的比例,基于此数据应用一致聚类分析对乳腺癌样本进行了亚型分类,最后根据分类的结果进行预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亚型对肿瘤预后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值为0.008 2,小于0.05),应用CIBERSORT算法和一致聚类分析对患者进行预后分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及P1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方法选取行腺癌根治术并接受内分泌辅助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4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16蛋白表达情况;收集患者年龄、月经情况、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病灶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指标;乳腺癌根治术后给予患者为期3 a的随访,记录生存情况.结果 14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58例(41.43%),孕激素受体阳性60例(42.56%),P16阳性82例(58.57%).不同年龄、月经状态、分化程度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组织学分级Ⅲ期、低分化程度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P16蛋白阴性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及P16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可用于内分泌辅助治疗预后的判断; P16基因可能参与调控乳腺癌内分泌辅助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乳腺癌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随访1~61月,中位随访24月,保乳组中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65);死亡2例,死亡率3.07%(2/54).结论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综合疗法,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生存率尚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乳腺癌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随访1~61月,中位随访24月,保乳组中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65);死亡2例,死亡率3.07%(2/54).结论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综合疗法,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生存率尚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4例乳腺癌组织中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价值.结果:Bcl-2的表达与ER、PR呈正相关,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脉管癌栓等不良预后因素呈负相关;Bcl-2在绝经前女性低表达,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高表达,当Bcl-2高表达时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低.结论:Bcl-2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对内分泌治疗敏感,为临床更准确的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亚甲蓝单示踪剂行缺乏核素示踪的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行全乳切除手术或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09例(0期12例,Ⅰ期27例,ⅡA期28例,ⅡB期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腋窝淋巴结阴性状态,对其行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非前哨淋巴结活检(Non-SLNB)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所有前哨淋巴结(SLN)、非前哨淋巴结(Non-SLN)和腋窝淋巴结(ALN)均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SLN检出率、假阴性率、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4%,6.9%,98.1%,97.5%.病理N分期的SLN检出率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亚甲蓝单示踪法行SLNB能准确预测缺乏核素示踪的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本研究入组的病例提示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和准确率与乳腺癌的N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乳腺癌中大约2/3为雌激素受体阳性,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紊乱导致细胞内雌激素/雌激素受体介导的基因转录异常激活~([1]).对于这类乳腺癌的常见治疗方式为内分泌治疗,但耐药和肿瘤复发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寻找这类乳腺癌新的药物治疗靶点,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中,雌激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转移是限制其临床治疗的主要因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一种潜在的抗癌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使用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证明了CTAB可抑制ZR-75-1细胞迁移.乳腺癌干细胞是导致乳腺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细胞成球实验证明CTAB降低了乳腺癌干细胞比例,并且抑制了干性标记物CD44和CD133的表达.实验证明CTAB抑制乳腺癌干细胞并且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乳腺癌诊断提供血清学新方法.方法免疫PCR方法检测血清抗p53蛋白抗体,酶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p53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抗p53蛋白抗体阳性率为39.5%,而非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抗p53蛋白抗体均为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抗p53蛋白抗体显著高于非癌患者和正常人(P<0.01).p53蛋白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抗p53蛋白抗体阳性率为64.2%,明显高于p53蛋白阴性表达组,血清p53抗体测定与p53蛋白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检测血清抗p53蛋白抗体是检测组织p53蛋白理想的替代工具抗p53蛋白抗体可以作为乳腺癌血清学诊断新标志,用于乳腺癌的普查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研究Antimycin类天然产物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特异性生长抑制和杀伤作用.三种结构类似的天然产物Antimycin-1,-2和-3对MDA-MB-231细胞生长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34±0.07,160±20和180±50 nmol·L-1,Antimycin-1 活性是 An...  相似文献   

14.
检测雌二醇、二羟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MM231)细胞周期和增殖活性的影响,从而为研究其功能提供线索。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得到雌二醇作为雌激素类药物,一定浓度能够促使乳腺癌MM231细胞G2/M期阻滞,引发凋亡;而二羟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一定浓度也能使MM231细胞G2/M期阻滞,并能抑制MM231细胞生长,促使其凋亡。说明二羟异黄酮和雌二醇作为竞争性抑制剂,都可以抑制乳腺癌MM231细胞的生长,为临床治疗乳腺癌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iwi基因在耐阿霉素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和非耐药MCF-7细胞的表达.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技术进行Hiwi基因在耐阿霉素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和非耐药MCF-7细胞株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Hiwi基因在耐阿霉素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细胞(P0.01)及非耐药MCF-7细胞(P0.05).结论 Hiwi基因在耐阿霉素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株的高表达为耐药乳腺癌细胞的靶向治疗指出新的研究方向,对乳腺癌治疗预后评估具有临床指导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在乳腺癌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18例乳腺癌患者和77例正常女性外周血中MnSOD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nSOD基因表达水平为4.38±0.74,正常女性外周血中MnSOD基因表达水平为4.16±0.64,P0.001,有统计学意义.淋巴转移患者组和临床早期患者组与正常女性组比较,P0.001.结论淋巴转移和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nSOD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女性,提示MnSOD的低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MnSOD基因水平对监测乳腺癌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一个与日俱增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实质性的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已有一定进展,但是女性逐渐升高的患病风险以及治疗的困难性说明现有的乳腺癌的风险评估方法已经不太适用。引进新的途径对近期数据进行风险预测,并用于治疗已是形势所趋。综述了乳腺癌的风险预测模型、风险评估指征以及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一些乳腺癌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鳞状上皮化生,但真正的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却十分罕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l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对该肿瘤的组织学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9.
TRAF是一种参与多条信号通路的重要连接蛋白,包含7种亚型.其中TRAF3在肿瘤中的作用存在争议.实验旨在探讨TRAF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TRAF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TRAF3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有关(P0.01);TRAF3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并且乳腺癌TRAF3阳性率与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TRAF3分子可能具有抑制乳腺癌侵袭与转移的作用,研究其信号转导机制有助于为乳腺癌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发现,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高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和活性与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通常因发生远处转移而无法治愈,致使每年大于50万的女性死亡.对乳腺癌细胞中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乳腺癌的发展及转移机制,同时可能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