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比较不同胆总管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某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组(LCBDE组)和十二指肠镜胆总管取石术组(ERCP组)各75例,其中LCBDE组给予LCBDE联合LC治疗,ERCP组给予ERCP联合LC治疗,术后观察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M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L)等实验室指标,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胆管炎、出血、胆道感染、胆瘘、胆道狭窄、胰腺炎、胆管恶变)、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复发率等情况。ERCP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明显低于LCBDE组,ERCP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明显高于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和LCBDE组术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L)、淀粉酶(AMS)、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与ERCP联合LC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疗效基本相同,ERCP联合LC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好等优点,LCBDE联合LC具有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提示应依据临床需求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2.
总结当前证据,全面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PDC对比TTD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纳入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PDC和TTD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456例患者,其中一期PDC组227例,TTD组引流229例。对比TTD组,PDC组能缩短手术时间[WMD=-17.539,95%CI(-24.185,-10.894),P=0.000]、术后住院时间[WMD=-3.271,95%CI(-3.633,-2.909),P=0.000]和胆道相关并发症[RR=0.557,95%CI(0.323,0.961),P=0.036]。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PDC相比TTD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但需要严格把握PDC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ny,EST)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eroscoplc cholecystecton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对2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先行ERCP,EST清楚胆管结石后行LC手术.结果24例均顺利完成EST和LC,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5d出院.结论联合应用EST和LC治疗胆囊和胆总管结石症切实可行,该法具有手术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镜微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双镜微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30例,开腹手术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双镜微创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手术,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双镜微创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道恢复通气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比较腹腔镜手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08-2016年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LC)组68例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生存质量评分等临床指标,总胆红素、ALT、AST、凝血时间等生化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腹腔镜手术(LC)组较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获得更好的临床指标、生化指标及更低的术后并发率,两种手术方法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硬化(Child分级为A级和B级)合并的胆囊结石取得满意结果,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分析腹腔镜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医院收治的84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偏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显著,预后较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李云山  丁海波  陈维玺  范文  徐锟  邴强 《甘肃科技》2009,25(14):155-156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选择40例择期行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组(L组,20例)和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组(O组,20例),分别于手术前1d,手术结束时,手术后1、3d采静脉血,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变化;ACTH、Cor、E和NE在手术结束时达到最高值,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P〈0.05);ACTH和Cor浓度在术后第1d,E和NE浓度在手术结束时和术后第1d,O组明显高于L组(P〈0.0.5);两种手术方式均可引起明显的应激反应,但O组引起的应激反应较L组重。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ECBD)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2003年7月~2005年4月,我院为22例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纤维胆道镜探查T管引流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0例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各40例,对两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时间均较开腹组明显减少,术后随访2~3 a,术后腹腔镜组再次宫内妊娠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应用腹腔镜行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可以作为输卵管妊娠且有生育要求患者保守手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及胆囊结石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37例,分为早期手术组(发病48h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6例,延迟手术组(胰腺炎治愈后3~5周)21例,记录术前和术后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和手术情况.收集术中切取的胆囊组织(胆固醇结石17例,胆色素结石13例,胆囊息肉7例),RT-PCR检测不同胆囊组织中Cacna1c mRNA的表达量.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患者总住院时间短于延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血淀粉酶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早期手术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和血淀粉酶均恢复到正常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延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色素结石和胆囊息肉组织中Cacna1c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胆固醇结石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色素结石组织与胆囊息肉组织Cacna1c mRNA表达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48 h内行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且疗效理想;Cacna1c基因为钙离子通道在不同胆囊结石组织中分布差异的分子基础,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包虫破入胆道的手术方式,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情况、术前各项检查以及术中情况进行分组,传统的肝包虫内囊摘除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组(68例)为甲组,肝包虫外囊次全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Ⅰ期缝合+胆囊管引流组(55例)为乙组.对两组的术后残腔并发症(胆瘘、残腔积液、残腔感染)、胆道并发症(胆道梗阻、狭窄、感染、胆漏、出血)、电解质紊乱、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患者的术后残腔并发症、胆道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及平均住院日都有所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确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肝包虫外囊次全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Ⅰ期缝合+胆囊管引流术可避免传统的置"T"管所引起的并发证,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根据胆道镜在临床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愈率.运用胆道镜行胆道术中及术后探查以及取石术.术中及术后共取石108例,手术指导性探查19次,共失败9例.要重视手术操作和T管窦道的培育,熟练掌握内镜下结石套取牵引,冲吸和结石钻孔碎石技巧是处理巨大结石的关键,合理运用慧星征原理.对于胆总管下段结石可利用镜身扩张狭窄部位或将其推入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佳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资料,依据发病后手术时间分为A组(<48h)、B组(48~72h)、C组(>72h)、D组(控制感染后择期手术),分析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结果 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肿大、体温≥38℃、右上腹肌紧张、白细胞>15×109/L、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壁厚度≥6mm与中转开腹率相关(P<0.05);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及右上腹肌紧张是腹腔镜胆囊切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作后48h是较为理想的腹腔镜手术时机,术前应考虑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白细胞计数等影响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根据胆管造影术在胆道外科的作用的近代文献可得出下列结论:(1)由于约10%胆总管结石患者缺乏切开胆总管的临床适应证,在决定或否定胆总管探查之前,一切胆道手术必须施行胆管造影术。(2)由于有时发生假阴性,如果临床上或手术时有明显的适应证,即使胆道造影阴性也应作胆总管切开术。(3)由于胆总管切开后胆石遗留率可高达30%,术中必须常规地进行胆管造影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四川乐山地区手术取出胆石34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7例、肝胆管结石7例,胆囊结石5例、肝胆管残余结石3例、胆道结石1例、胆石症1例),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分析研究. 根据34例结石的外观和电镜图片,可分为4类:无定形状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同时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肾囊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0例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肾囊肿的患者在常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行腹腔镜经腹腔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结果:1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125±15.3)min,术后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平均出院时间(8.2±1.5)d,术后1年行CT复查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中多脏器的联合切除术是其运用的一大优势,能在一次手术当中解决多种疾患,腹腔镜运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肾囊肿是安全,微创,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输卵管妊娠病例48例,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25例,开腹组23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及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探究纤维胆道镜下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240例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经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后应用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消化、腹泻情况、生活质量,并随访观察组1年内复发情况、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9.17%(P0.05);观察组饱食后腹胀、腹部不适及腹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FACT-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无复发,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优于术前(P0.05)。纤维胆道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较好,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复发率低,且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探讨腹腔镜切除术(LA)和传统开腹手术(OA)两种手术方式对成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我院收诊的98例成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其随机分为OA组和LA组,每组49例。其中OA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LA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情况,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LA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OA组(P0.05);LA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远低于OA组(P0.05);L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20%显著低于OA组26.53%(P0.05)。腹腔镜切除术具有伤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成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范文  李云山  徐锟 《甘肃科技》2014,(1):129-130
分析了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在临床上的应用适应症。选定24例择期胆总管探查术患者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其中20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4例系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单纯行胆总管探查取石。常规胆道镜探查取石后,根据术中探查胆管情况,行胆总管一起缝合。用细小圆针、0#慕丝线对胆道切开处作间断一期缝合,Winslow氏孔置引流管。一期缝合24例均无胆漏发生,术后第1天可下床活动,第2天胃肠功能恢复可进食;术后第5~7天拔除负压引流管,术后第7天切口拆线出院。住院9~11d,住院费用平均下降10%,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24例患者均无胆管狭窄、梗阻性黄疸发生。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相对于T管引流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相对高、费用省、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只要外科医师掌握好适应症,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