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C-反应蛋白测定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小儿肺炎患者112例,并将其划分为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另选4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并记录各组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小儿肺炎患者各组阳性检出率。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小儿肺炎患者各组间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与支原体肺炎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与支原体肺炎组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5)。在小儿肺炎的鉴别诊断中,C-反应蛋白作为反映小儿肺炎疾病的敏感指标,便于早期对小儿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宁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研究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大量维生素C治疗。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90.00%(P0.05)。治疗后研究组CK、CK-MB、LDH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血清cTnI、SV、CO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维生素C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调节心肌酶水平,改善心功能指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疗效。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高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肺炎患儿7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39例予以基础治疗+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研究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疗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炎症反应指标。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咳嗽、发热、啰音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测定结果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测定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麻杏石甘汤与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可增进疗效,消除临床症状与体征,调节多项炎症反应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比值变化规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50例小儿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和总结纳入对象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比值变化规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观察指标水平低,P<0.05.轻度患儿的观察指标低于中度、...  相似文献   

5.
观察卡维地洛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选取甘肃省庄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心率、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卡维地洛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律失常可改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提高临床有效率,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CRP检测,观察头孢呋辛钠配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观察。将3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8例给予头孢呋辛钠配合盐酸氨溴索,对照组12例给予头孢呋辛钠及维生素C,一疗程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RP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治疗后的CRP浓度3.3±1.1 mg/L低于治疗前的52.3±24.1 mg/L(t=8.617,P0.01),对照组治疗后的CRP浓度4.2±1.8 mg/L低于治疗前的55.0±27.5 mg/L(t=6.385,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CRP可作为小儿细菌性肺炎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指标,头孢呋辛钠配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30例作为A组,另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患儿30例作为B组.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检测以及常规检查两种检查方式,而后对比A、B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肺功能检测与常规检查对于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确诊率以及漏诊率.结果:B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远优于A组患者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检测的确诊率远高于常规检查的,漏诊率远低于常规检查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显著提高了确诊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选取96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及护理前后血清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研究组并发坠积性肺炎1例,对照组并发坠积性肺炎8例,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血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和预防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其在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分析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比较血糖指标、身体质量指数、血小板反应蛋白-1水平、依从性。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身体质量指数与血小板反应蛋白-1水平均小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身体质量指数与血小板反应蛋白-1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开展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与血小板反应蛋白-1水平,改善身体质量指数,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观察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中所产生的效果。选取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3个月后评价2组疗效,并检测2组患儿肺功能相关指标。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与对照组69.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上升(P0.05),且研究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突出,同时还具有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血常规指标NLR、LMR、MPV、RDWD对发热门诊患者初步诊断的价值。将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在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108例患者分为新冠肺炎确诊组、新冠肺炎疑似组、甲型流感或副流感病毒感染的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及细菌性肺炎组。回顾分析各组患者血常规初筛数据,统计分析主要炎症相关指标。新冠肺炎确诊组与其它病毒性肺炎组及细菌性肺炎组的MPV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较好的鉴别价值(AUC0.8)。NLR在新冠肺炎确诊组与支原体肺炎组间,新冠肺炎确诊组与细菌性肺炎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鉴别价值较大(AUC0.8)。MLR在新冠肺炎确诊组与其它病毒性肺炎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RDW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血常规参数MPV、NLR与MLR在新冠肺炎与其它感染原因肺炎的初步鉴别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联合作为发热门诊患者快速筛查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要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选取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2007-01~2011-06收治的93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3例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31例,发生率约30%;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早期误诊率达30%.结论:血C反应蛋白检测及脑脊液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选取临洮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新生儿肺炎患儿120例,盲选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各60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推注泵注射,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对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以及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潮气呼吸指标记录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98.33%)较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88.33%)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鼻塞、肺部啰音、气促、咳嗽以及口唇发绀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出现呕吐、皮疹、腹泻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8.33%)较对照组患儿出现呕吐、皮疹、腹泻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1.67%)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007,P=0.040831)。两组患儿治疗前潮气呼吸指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潮气呼吸指标较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儿出现呕吐、皮疹、腹泻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8.33%)较对照组患儿出现呕吐、皮疹、腹泻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1.67%)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007,P=0.040831)。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改善患儿各项潮气呼吸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胃肠功能、血清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开腹粘连松懈术)和研究组(腹腔镜下肠粘连松懈术),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情况(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围术期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及血清PCT、PA、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PCT、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且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行肠粘连松懈术,可缩短手术时间,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各项指标及胃肠功能恢复良好,还可抑制炎症反应,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下抗反流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模式,研究组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腹腔镜下抗反流术后出院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肾病。选取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性梗阻性肾病患者50例,以入院顺序分研究组(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术)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5例,评价两组肾功能指标(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Scr与尿微量蛋白-mALB)与有效率。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肾功能指标改善显著,有效率高,P0.05。对急性梗阻性肾病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能减轻肾功能损害,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预后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可行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探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疗效。选择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54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与研究组(28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置管引流天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上升(P0.05),且术后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治疗早期肺癌,可行且有效,炎症反应程度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α-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研究组在使用利巴韦林喷雾剂的基础上给予α-干扰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流涎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经统计分析显示:热退时间、流涎消失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与开始治疗时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与单核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性(P0.05),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不具有相关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 G,Ig A,Ig M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且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结论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儿的退热、流涎消失及疱疹消退时间,提高免疫蛋白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探究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血常规联合红细胞沉降率的临床价值。选取在天水市秦安县中医医院接受诊治的4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研讨组,同时纳入同期在医院体检为健康的46例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参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血常规检测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研讨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的检测结果发现,研讨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等血常规指标和红细胞沉降率均高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研讨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结果发现,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组间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研究发现,血常规联合红细胞沉降率在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治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提高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并应用于患者疗效评估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C 反应蛋白 (CRP)、前白蛋白 (PA)、脂蛋白 (a) (Lp(a) )在炎症病人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70例细菌感染患者、30例病毒感染患者、10 0例正常对照组血常规及血清中CRP、PA、Lp(a)的含量。结果 :细菌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CRP、Lp(a)明显升高 ,PA明显下降 ,差异显著 (P <0 .0 5 ) ;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CRP、PA、Lp(a)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CRP、PA、Lp(a)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不仅用来鉴别诊断 ,而且三者的联合测定及相关性的分析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疗效的观察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