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明式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缺少此时的积淀,现代古式家具的发展进步便无从谈起。因此,明式家具是中国古代设计研究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明式家具在工具与工艺、装饰与风格、材料与结构诸方面的探析,不但可以了解到中国古式家具的精髓特点,而且对于推进当代家具文化研究的蓬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具艺术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翠华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6(5):98-100
通过分析文化在家具艺术中表现的深刻寓意及中西文化对家具艺术的影响,论证了家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及具有的独特的文化特征。文化给家具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象征意义,因而在家具设计中要研究家具与文化的关系,使家具设计更具有文化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明末清初“关中大儒”李二曲门下高弟,王心敬通过对《大学》“亲民”概念的重新解释,突破了理学贱视形下之器及实际事务的限制,在许多事关人民生计的具体学问和实践技能方面都做出了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4.
粱士诒是清末民初政坛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由于历史的原因,史学界对他的研究却很少,实际上他的言行中有意无意流露出的经世致用思想,总是具有鲜明的学归实用、爱国、利民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陈寅恪的"红妆"研究,是一个有机的系列,是其文化与历史研究的延伸。陈寅恪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历史上"红妆"的命运进行分析,意在分析中国历代文人的弱点,昭示中国历代文人的命运,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梳理西藏传统家具发展流变的基础上,从艺术的角度分析了藏族传统家具色彩明艳瑰丽、多样材质融合、纹样寓意多元等三大装饰艺术特征,并从生产生活环境、信仰意识等方面探讨了藏民族装饰审美观形成的原因,解读西藏传统家具装饰艺术的魅力所在,以期深化其认知、推动其发展. 相似文献
7.
郭爱华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31(5)
凝聚着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的明式家具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顶峰,更对现代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实例、数据及原则,阐述明式家具的主要特点、明式家具功能上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以及明式家具造型上形式美法则的体现.提出研究明式家具艺术,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进而引导设计具有中国风格新家具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郭爱华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8,31(5):548-551
凝聚着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的明式家具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顶峰,更对现代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实例、数据及原则,阐述明式家具的主要特点、明式家具功能上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以及明式家具造型上形式美法则的体现。提出研究明式家具艺术,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进而引导设计具有中国风格新家具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童帽在汉民族民间服饰文化中独具特色,是兼具物质和精神、实用与审美的本元文化的代表之一。本文以江南大学传习馆的收藏品为实物样本,将近代童帽的基本形制从其长短分为帽圈、齐耳帽、风帽三个大类进行归纳,对近代童帽的形制及规律进行研究总结,从而对童帽的造物思想进行研究,探索近代童帽中包含的民俗文化,了解近代育儿的禁忌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低碳家具的流行是必然趋势,尤其是现在的消费者不单单只重视室内装修效果,他们更加重视健康舒适的人性化环境,这样一来,低碳室内环境的理念自然倍受推崇。为顺应这种潮流,家具市场开始将低碳理念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来。本文不仅注重家具设计和低碳室内环境的关系阐述,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当前形势之下,面对如此重大责任,思想政治教育不缺形式缺教育实效性,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推向更高境界,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教育和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加强认识,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加大教育的力度,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贯穿着严密的逻辑脉络。它科学地阐释了作为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践,同时又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立场和视野确立起来。它立足于人类活动和社套发展的现实实践。从实践速一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出发,以实践的观点、从实践的高度来关注、理解和把握人、人的世界以及揭示人与所属世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革命的实践”,“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从而“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塑造和展开人的本质并最终完成“历史任务”的终极指向。 相似文献
13.
傅生生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7(4):107-112
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发旅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绪和审美情趣的文学,旅游文学创作的深层次动因来自于道家思想。道家强调旅游艺术化的思想是旅游文学创作的本源动力,同时,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意识也源于道家的崇尚自然思想。旅游文学在创作手法、作品内容、创作的意境追求等三个方面都受到道家的文艺美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常先甫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5):64-67
韩愈等倡导的古文运动取得重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韩愈确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创作理论。而且他躬身实践,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典范性的古文作品。他的创作和理论在其作品中得以统一。文章从韩愈的《答刘正夫书》探究他的文学思想与创作。 相似文献
15.
郑健儿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6):14-16,54
文章从"讲究实际,注重功利,不尚空谈"、"敢为人先,肝胆相照的价值取向"和"对宁波风俗的钟情留恋"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宁波文化对苏青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光斌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1):77-80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教育的战略发展,但由于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的惯性影响,使我们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性、社会性和适应性,削弱了教育的人本性、生成性、发展性,影响了教育的科学发展。主要表现为:缺少发展的战略思维,不能对发展战略一以贯之;以适应社会的"学以致用"代替切合教育本质的发展理念;急功近利,陷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工具主义泥潭。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宁波市院士工作站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项目研发、技术创新、难题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但也存在高端人才不足,高新技术项目投入大、风险大、回报周期长,依托单位与院士对接不够紧密,科研经费投入渠道比较单一,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力度不够等困难。文章建议政府部门,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完善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和服务,推动宁波市院士工作站建设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科研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科研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本质、表现形式、如何获得创造性思维进行了论述.并联系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提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犹如材料中新相的形核,在学科的结合部最容易产生。 相似文献
19.
黄健云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6):144-148
《新实践美学论》以实践—创造—自由为轴心,全面考察了美和实践的关系,在全面分析实践的结构和类型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两个对象化"的内涵,深入分析了实践的建构、转化和解构的功能,进而从实践的自由、准自由、不自由和反自由四个维度解析美、美的范畴和实践的关系,为新实践美学建构独特的美学范畴体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蔡罕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21(3):19-23
文章从宁波文化的独特内涵出发,分析了宁波人文旅游资源的特色:1)有着璀璨夺目的史前文化特色;2)有着海洋文化的特色;3)富有学术品位和书香气息;4)有着得天独厚的佛教文化人文旅游资源;5)宁波人杰地灵,有着群星璀璨的名人文化旅游资源;6)有着活力四射的宁波商业文化旅游资源;7)有着丰富的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人文旅游资源;8)创意策划使宁波新的人文旅游资源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