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于桥水库菹草过度生长对水质的影响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于桥水库水生植物种群群落和生物量的调查,分析水质监测成果和影响菹草生长的因素,研究菹草过度生长对水库水质的影响,探究于桥水库菹草疯长发生成因.对Lambert-Beer定律公式进行变换,分析水下太阳辐照度与水深和透明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菹草死亡腐败期,过量菹草衰亡释放的高营养盐和有机质对水质影响较大,恶化程度近1倍,持续时间约为1周;导致于桥水库出现菹草疯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度、透明度、水深和水温等条件;当透明度一定时,4月水位提高1,m,水下太阳辐照度将降低56.5%,菹草所能获得的光照能量大大减少,从而抑制了菹草过度生长.以Lambert-Beer定律为理论依据,提出采用提高水位、改变高水位运行时间抑制菹草过度生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京密引水渠常见沉水植物折生态位和群落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位是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的总和。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菹草、轮苞轮藻、马来肯子菜、苦草等沉水植物的生态位。生态位的重叠导致物种间的民排斥,生态位的分离,导致物种间的协调平衡。引水渠沉水剖生态的重叠分离共同作用的结果。常年输水条件下,菹草以时间生态位分离,空间无竞争对手而占据优势;轮苞轮藻以群落的致密絮状结构越冬,优先占邻空间生态位;在冬季不输水的条件下,苦草以温度生态位在淤  相似文献   

3.
京密引水渠常见沉水植物的生态位和群落演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位是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的总和。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菹草、轮苞轮藻、马来眼子菜、苦草等沉水植物的生态位。生态位的重叠导致物种间的竞争与排斥,生态位的分离,导致物种间的协调平衡。引水渠沉水植物群落状况是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常年输水条件下,菹草以时间生态位分离,空间无竞争对手而占据优势;轮苞轮藻以群落的致密絮状结构越冬,优先占领空间生态位;在冬季不输水的条件下,苦草以温度生态位在淤泥、浅水区占优势;马来眼子菜以生长生态位在硬泥质、深水水域占优势。并讨论了生态位理论在水草群落演替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菹草是典型的沉水植物,在水体污染修复与生态重建中起重要作用.从海河干流和2个小型景观湖泊采集了4个氮素含量、氮素形态组成不同的水样,利用组培菹草研究了氮素形态对菹草富集和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河水中NO-3-N为氮的主要形态(59.4%~59.6%),湖泊水中NH4~-N为主要形态(47.7%~6712%);随着水中N03-N含量的增加,菹草对DBP的降解速率常数(0.8×10-2~11.7×10-2d-1)随之增大,植物富集系数(0.94~7.43L/kg)也相应增大.进一步研究了菹草对水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作用及生理指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发现,菹草主要吸收利用水中的N03-N,菹草的生理指标也主要受N03-N含量的影响;N03-N含量增加,菹草的生理活性增大.这说明N03-N含量较高的水中菹草的活性较高,菹草对DBP的富集和降解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5.
为能寻找到高效抑藻的高等水生植物,本文探讨了大型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在富营养盐条件下与不同密度铜绿微囊藻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活与死亡菹草均具有良好的抑藻性能,而且,活体菹草在富营养水体能与藻类发生相互化感作用.在藻的起始密度为105cells.mL-1时,菹草可强烈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lnosa)的生长;当藻的起始密度为107cells.mL-1时,菹草不仅抑藻效力大幅下降,其生物量也明显减少,表现为藻类对菹草生长的抑制作用.菹草对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与降低藻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在菹草胁迫下,藻细胞的CAT,POD活力下降,MDA含量增加.该研究提示通过种植菹草有可能对蓝藻水华暴发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入侵物种的气候生态位是对其进行有效预测和控制所需的重要信息。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关注局域尺度特定入侵地与原产地的差别比较,对全球尺度不同入侵地及原产地之间气候生态位的种内变异了解非常有限。喜旱莲子草是广泛入侵全球多个地区的恶性的入侵植物之一,目前对其气候生态位知之甚少。本研究分别从环境空间(E-space)和地理空间(G-space)的角度评估喜旱莲子草原产地种群的气候生态位,并将其与北美、东亚、大洋洲入侵地进行比较,以揭示入侵前后气候生态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喜旱莲子草的原产地种群相比,入侵种群的气候生态位发生了显著变化,且变化方向在不同的入侵种群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入侵亚洲的种群占据了比原产地更为广泛的地理生境和生态空间,而入侵北美洲的种群则仅能利用部分原产地种群的气候生态位,并且其气候生态位扩展比例极低,入侵澳洲的种群的环境空间则呈现扩展和未填充比例双高的特征。对环境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和夏季降水共同限制了北美洲入侵种群的北向扩散,而入侵亚洲的种群则能占据着比原产地更冷的环境。这些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喜旱莲子草的入侵预测和管理提供帮助,同时也表明广泛入侵全球多个地区的物种...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宇宙系统研究了在硝氮+磷急性胁迫下,3 d内伊乐藻、苦草和菹草的现存量、生产力、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硝氮+磷28.2 mg.L-1时,伊乐藻和苦草的现存量可保持正增长,高于该浓度,则负增长;菹草在最大的胁迫浓度下(硝氮+磷=225.6 mg.L-1),其现存量仍可保持正增长,3种植物对硝氮与磷复合胁迫的抗性大小次序是:菹草伊乐藻苦草,硝氮和磷对3种植物的胁迫没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将菹草引入生态型河道受损水体修复的可行性,通过室内实验系统地研究了菹草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菹草是修复受损水体较理想的材料,菹草对总氮(TN)、总磷(TP)和CODMn的累计去除率,在夏季分别为66.45%、91.05%和46.06%,在冬季分别为25.74%、26.59%和10.93%;菹草对水体的净化能力高于金鱼藻和狐尾藻.文中还探讨了修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通过宏观的质量平衡估算,1 g菹草在1 a内可以从1 L水体中去除TN、TP和CODMn分别达到44.70、13.38和35.13 mg.  相似文献   

9.
菹草是两年生、喜低温的沉水植物,近年来在京密引水渠大发生阻碍水流。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对菹草的生态习性和在引水渠发生规律进行研究,表明菹草在北京地区是芽殖体越夏、幼苗越冬、春末夏初呈指数增长,生物量累积曲线为S型。在京密引水渠的各个断面均有菹草发生,但大发生位于下游的中富营养渠段,发生期为5~6月中。提出菹草的控制措施及其控制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0.
菹草是两年生、喜低温的沉水植物,近年来在京密引水渠大发生阻碍水流。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对菹草的生态习性和在引水渠发生规律进行研究,表明菹草在北京地区是芽殖体越夏、幼苗越冬、春末夏初呈指数增长,生物量累积曲线为S型。在京密引水渠的各个断面均有菹草发生,但大发生位于下游的中富营养渠段,发生期为5 ̄6月中。提出菹草的控制措施及其控制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1.
玄武湖风生流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浅水湖泊风生流计算的二维有限元数学模型,对玄武湖风生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研完了玄武湖6m/s东南风风生流的历时变化特征及4m/s6种风向(E,W,S,N,ESE,WNW)下的稳定风生湖流特征.结果表明:6m/s风作用1h后在玄武湖开阔水域一般可形成稳定流场;稳定风生流场可以划分为逆时针环流主导型、顺时针环流主导型和过渡型3种类型;不同方位风场作用形成的稳定的风生流流态是不同的;对峙方位风场形成的风生流流型相似,流向相反.  相似文献   

12.
基于鄱阳湖流域2005年、2010年、2013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技术、修正Costanza方法定量计算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统地分析了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2005年、2010年、2013年全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分别为3 935.94亿元、5 855.94亿元、7 215.37亿元,其中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最大,而水域面积的变化是影响生态价值变化的主要因素; 2)各子流域中赣江流域的生态价值最高,其次是鄱阳湖区,而饶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低,各流域内上中下游的生态价值分布特征也各有不同; 3)鄱阳湖流域生态价值空间分布出现明显的不均衡性,鄱阳湖及附近区域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各流域之间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则是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数量化研究方法,以视觉质量、生态效能和服务功能3个评价准则为主,建立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以层次分析法求得评价指标权重;并以南京玄武湖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为例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公园植物景观分析评价,尤其是可利用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传统公园植物景观优化方案设计,定量评价因子需根据应用地植物区系特征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14.
DO是重要的水质指标.作者在碘量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应用于现场测定DO的简易分析法.文中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情况、实验步骤及测定结果等.由江水、河水、湖水及井水的测定结果可知,该法不但精度较高,而且操作快速,完全达到应用要求;仪器设备简单、携带方便,是进行野外DO测定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STELLA,建立了具有年龄结构的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种群动态变化模型.通过模拟分析,研究了该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探讨了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的一般性规律,并对鼠害灾变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田鼠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增长具有较大影响,而初始种群数量不是鼠灾发生的关键因子.提出了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恢复洞庭湖区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在洲滩增加东方田鼠的天敌等生态策略是最理想的防控鼠灾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湖泊水质管理技术的需要,建立了城市浅水湖泊水动力生态水质模型,模型模拟的状态变量包括温度、悬浮物、等。模型率定有较好的精确度,已经为南京市玄武在清淤、截污和引水等工程共同运行的条件下做了水质模拟和预测。共结果为玄武湖水质优化管理技术的最终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南京玄武湖Ⅰ,Ⅱ,Ⅲ,Ⅳ站从1987~1988一周年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现存量的调查结果.浮游动物以原生动物为主.它占浮游动物种类数的61%,占总数量的97%以上,占总生物量的61%.根据污水分类系统的划分.通过对各站浮游动物种群和数量变化.以及指示种的分析,可有效地评价水污染情况.还与1978年抽查的结果进行了比较.10年来,浮游动物的种类.特别是原生动物的优势种发生了演替.浮游动物的种类在减少,而个体数量在增加.说明污染在继续.  相似文献   

18.
南京玄武湖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京玄武湖清淤后营养盐及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问题,在其3个湖区中设置6个采样点,采集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分析pH、总氮、总磷和有机质等理化参数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Cr,Pb,Cu,Zn,Ni 5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并结合地累积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玄武湖北湖湖区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到严重富营养化状态,东南湖区则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而西南湖区水质相对较好,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只是总氮质量浓度稍微偏高;重金属污染方面,东南湖水体中的Cr质量浓度存在超标现象;清淤之后,玄武湖沉积物中Cr和Pb的质量分数有所降低,污染状况有所缓解;2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的Zn处于轻度污染程度,其余金属污染程度均为清洁.  相似文献   

19.
南京玄武湖及其周边地区景观规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玄武湖景区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后,按照环境审美、城市意象和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景观规划方面的建议.公园内部要保护自然景观、组织人文景观序列.公园外围要通过加强山水联系、重塑六朝风光带、布置连续开放空间、建设大型绿化带等方式.实现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0.
对玄武湖旅游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玄武湖公园是南京著名旅游景区,多年来虽经数镒规划和修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心人意之处,主要原因是公园定位模糊,导游系统不完善,旅游环境的破坏。作者就导入CIS,进行总体形象规划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规划方案和具体做法,为玄武湖公园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