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离散多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为对象,基于Chui—Lian(CL)离散多小波变换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将两幅不同的源图像分别进行预处理和多小波分解得到各个分解图像,然后对分解图像分别采用基于区域特征的融合方法,得到混合的分解系数,通过多小波重构和后处理算法从而获得融合图像.该方法能够为图像融合提供一种比传统的小波变换更加精确的融合方法.实验结果证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融合效果,不仅能够完好地显示源图像各自的信息,而且能更好地将源图像的细节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灌河口河口演变的遥感图象解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灌河口航空及航天图象解译结果.用航空图象分析了河口两侧岸滩的变迁过程,航天图片分析了口外泥沙的运移特征.航空图象解译结果表明,河口两侧岸线和滩线在逐年蚀退.航天卫星图象解译结果表明,河口东侧自废黄河口向西的泥沙输送趋势十分明显;河口西侧也有自西向东的泥沙流迹象,故认为灌河口泥沙输送方向是由河口东西两侧向河口运移.文中还给出了不同岸段的蚀退速率,提供了卫星和航空图片及其解译图.  相似文献   

3.
遥感技术和SEBAL模型在干旱区腾发量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陆地表面的腾发量分布具有很大的空间变异性,而传统方法只能进行点上的计算。为反映表面腾发量的空间特征,引入遥感技术和SEBAL(surface energy balance algorithm for land)模型。遥感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地面信息,而SEBAL模型则利用Landsat TM/ETM影像获取的遥感信息计算区域腾发量。该文在SEBAL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研究区域的客观情况进行参数改进,在ERDAS软件支持下,计算获得了研究区域地面反照率、地面温度以及各能量分量的空间分布。结果分析表明,参数改进后模型计算过程简捷,结果基本合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于缺乏观测资料的地区,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悬浮泥沙定量遥感综合模式及其在珠江口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太阳光在水体中传输的物理机制入手,引入水体光学厚度概念,根据辐射传输理论,推导出悬浮泥沙定量遥感的综合模式,该模式具有明确清晰的物理意义.并且该模式在条件简化下几乎包含了前人所推导的所有半经验模式,包括线性模式、对数模式、Gordon模式、负指数模式、统一模式.将该模式应用于珠江入海口水域的悬浮泥沙调查与监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环内伶仃洋河口湾湿地动态变化(1988-2004)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图像和基于知识的分层分类方法对珠江口内伶仃洋湿地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分析了近20 a的变化。通过精度分析,4个时相的分类精度大于85%,kappa系数大于0.8,达到较高分类精度。研究表明,1988-2004年间,几类典型湿地(河流、水库、鱼塘、滩涂和红树林)的面积减少了12265.68 hm2,由1988年湿地面积占研究区整个面积的43.35%下降至2004年的39.98%。有91.92%的滩涂转为其他用地,其中39.18%(1760.49 hm2)转为鱼塘,19.45%(873.81 hm2)转为农田,16.53%(742.77 hm2)转为河流,5.14%(230.94 hm2)转为红树林。有80.43%的鱼塘转为其他用地,其中25.67%转为建设用地,22.83%转为城市用地,21.26%转为林地。有62.21%的红树林专为其他用地,其中26.03%(123.12 hm2)转为鱼塘,14.92%(70.56 hm2)转为建设用地,9.46%(44.73 hm2)转为农田。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高效的对干热河谷区地质灾害环境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遥感图像数据,对地质灾害(滑坡、崩塌堆积、泥石流沟和倾倒变形)的解译特征及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该区地质灾害可行的判译标志,并通过现场调查验证了它的实用性、正确率为今后该类型地区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洋/海岸带环境与灾害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航空遥感技术,已经成为海洋/海岸带环境资源动态监测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现代化高技术手段,其优越性是过去用常规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述及了遥感技术在海面叶绿素,是沙,赤潮,温度场和流场,浅海水下地形测测测控,海岸红树林,海岸带城市化,土地利用以及交通监测等诸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决策树C4.5算法,并利用该算法实现了对遥感数据规则的挖掘,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针对于C4.5规则的编辑器,通过该编辑器能够实现对规则的编辑与管理。规则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为在分类过程中人工的干预提供了可能。将人工干预与基于数学理论规则的自动提取相结合,尤其是在地形较复杂的地区,将有利于分类精度的提高。利用黄山市Land Sat TM影像,进行了基于C4.5算法自动提取规则的遥感影像分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C4.5算法提取的分类规则准确率高,利用提取的分类规则进行的遥感影像分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over China: A review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by area. In situ monitoring of the environment cannot meet the demand of the society. For large areas, remote sensing is the only viable technology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he entire area. Although satellite observation capabilities as well as remotely sensed data acquired on board of satellites from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China are widely available, research is rare that targets the entire territory of China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has been categorized into changes in driving forces, environmental change, materials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concentration and abundance change, exposure and infection change of human and ecosystems, and impacts. The potential in monitoring changes in these various aspects is assessed. The progres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monitoring over the entire territory of China is reviewed. It is suggested that at the methodological level, remote sensing should not only be applied to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s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 mechanism, but also be coupled with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forecasting so as to support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ing. At the application level, remote sensing should be used beyond its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fields to include species diversity, biological invasion, public health, air and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Finally, at the technical level, systematic research should be devo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and automatic use of remotely sensed data.  相似文献   

10.
地图符号构成元素的结构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地图符号视觉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地图符号构成元素的新概念.指出地图符号构成元素由位置、形状、色彩、尺寸、网纹、方向和注记组成.探讨了符号构成元素的设计模式和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11.
利用陆地卫星资料TM和航测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6.0的支持下,对格尔木市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近五年间,格尔木市的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减小,居民地和工业及公共设施用地增加,占城市用地的64.23%,林地和园地及水域,远低于国家规定的8%~15%的绿化率标准,且系统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2.
由于粗糙集理论对不确定性的描述是相对客观的,且在无需先验信息的情况下提供了严格地处理数据分类问题的数学方法,结合遥感数据的不确定性,就能对遥感数据进行分类处理.文章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处理,经过数据离散化等一系列数据处理后得到约简属性,再根据Fisher线性判别对遥感数据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分类结果.可以得出粗糙集理论应用于...  相似文献   

13.
海洋初级生产力模式与遥感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近10余年来海洋初级生产力模式,包括基于叶绿素遥感观测的生产力模式研究的进展,从基本法和实例解析两方面入手,从单一水柱到全球不同空间尺度,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以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为对象,设置93个900 m2样地并测量每株胸径等数据,根据经验式计算样地生物量,并分析了生物量与样地调查时间接近的2010年Landsat TM影像的反射率和植被指数的相关性,建立生物量估算模型,计算了该地区橡胶林生物量.结果表明:①生物量与可见光波段(TM1,TM2,TM3)(P<0.01)和中红外波段(TM5,TM7)反射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NDVI,RVI和GI植被指数则呈显著正相关(P<0.01);②GI植被指数是生物量的最佳估算因子;③橡胶林生物量变化在1~291 t.hm-2之间,平均值为(75.90±58.75)t.hm-2,总生物量为1.97×107 t;④生物量在景洪市和勐腊县南部地区较高,且随海拔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最大值出现在600~700 m.  相似文献   

15.
基于mean-shift聚类过程的遥感影像自动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稳健的自动分类方法——自适应mean-shift(AMS)算法.该方法基于mean-shift聚类过程,不需要假定数据分布类型,也不需要指定类别的数目,自动化程度较高.自适应mean-shift算法根据数据分布特点自适应地确定带宽的大小,利用采样点估计模式来设计自适应估计器,自适应估计器将每个数据点与不同尺度的核函数联系起来,当核函数满足一定的条件时,AMS迭代过程收敛于极值点(mode),自适应AMS算法是一种归一化的密度梯度估计算法.采用TM影像进行分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自适应程度高,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是一种稳健的自动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种粒度思想的遥感特征信息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分析遥感图像特征信息,结合覆盖分类算法提出了一种商空间理论方法,其中灵活运用商空间理论的分解方法和合成技术来指导遥感图像信息的提取和整合,覆盖算法能快速精确地挖掘出有限信息的本质,为分类提取提供保障.以汶川特大地震后的高级星载热辐射热反射探测仪(ASTER)遥感图像为例进行了实验分析,证实了该方法是快速、精确有效的,可以大大减少遥感图像信息处理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在使用过程中涉及的直线图形栅格化问题,文章在分析了经典Bresenham算法原理及关键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直线斜率整体考虑8个扇区方向一体化实现方法。利用误差判别式e表征变量的增量,准确选择下一个像素点,完成直线图形像素的正确扫描。将算法应用于样本数据中地面照片视野范围的绘制,结果表明:算法在0~360°各个视野角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绘制效率和准确性优于现有其他算法,适用于遥感影像直线图形绘制。  相似文献   

18.
多源卫星遥感溢油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溢油监测精度较低的问题,利用多源遥感信息,提出基于多波段、多时相、多类型三方面的多源卫星遥感溢油信息提取方法.实证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溢油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安固里淖卫星遥感图像(Landsat-TM)显示,安固里淖外围有多层弧形线影像.研究认为,这样的影像是安固里淖退缩干涸过程的遗留痕迹,且可与干涸的罗布泊相对比.由此认为,安固里淖退缩干涸经历了很长的历史阶段,最大水面时可达27万亩.最近几年彻底干涸,只是整个退缩干涸过程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数字遥感影像判读法在土壤侵蚀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壤侵蚀调查技术经历了人工实地填图调查、航 (卫 )片目视判读调查之后 ,目前已进入数字遥感影像调查的新阶段 .本文对数字遥感影像判读调查法与常规调查法进行了对比 ,总结了数字遥感影像判读法的优越性 ,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