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孝”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然而,当前社会出现了孝道式微的现象,不孝行为不断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孝道失去了存在的经济与社会基础,传统孝道自身的缺陷与孝道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孝道危机的重要因素.解决当前孝道危机的实现路径主要是:对传统孝道进行现代转换,广泛倡导新的孝道观念,切实加强孝道教育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五四“非孝”思潮的实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想,是“人的觉醒”后的自然要求,而孝道规范本身存在着许多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性,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也因此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性与主体情感的复杂性特征,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时代主潮的变迁,也是造成中国现代作家书写孝道时在“决绝”与“犹疑”之间徘徊的重要因素。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反抗传统的狂歌猛进时代,“非孝”成为当时作家书写孝道时的主流化选择,而到40年代,随着抗战的深入,民族解放成为时代的主潮,传统文化的命运与现代国家、现代民族的命运复杂地纠结在一起,因而具备了崭新的救亡意义,孝道的积极性意义得到重新张扬。  相似文献   

3.
试论汉代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重视孝道与《孝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道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迄今为止的学者在谈到汉代文化时,往往忽略汉代的孝道与《孝经》。文章认为,汉代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孝道,汉代是《孝经》最流行的时期,《孝经》在汉代受到空前绝后的重视。与先秦、秦朝相比,汉代的孝道之风出现了新的动向:一是汉代皇帝高度重视孝道;二是《孝经》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三是汉代研究《孝经》的学者颇多;四是汉代对《孝经》的作用有所夸大。为什么当代学术界忽略了对汉代的孝道与《孝经》的研究呢?主要原因在于:历代学者的视野被风行于汉代的“五经”遮掩了。  相似文献   

4.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东西方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在新时代,顺应老龄社会的要求.继承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合理内核,建构孝敬、平等、保障、共享、和谐的孝道文化新理念.不仅对于继承中国文化传统,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推进全球老龄事业,提高全球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五四“非孝”思潮的实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想,是“人的觉醒”后的自然要求,而孝道规范本身存在着许多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性,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也因此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性与主体情感的复杂性特征,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时代主潮的变迁,也是造成中国现代作家书写孝道时在“决绝”与“犹疑”之间徘徊的重要因素。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反抗传统的狂歌猛进时代,“非孝”成为当时作家书写孝道时的主流化选择,而到40年代,随着抗战的深入,民族解放成为时代的主潮,传统文化的命运与现代国家、现代民族的命运复杂地纠结在一起,因而具备了崭新的救亡意义,孝道的积极性意义得到重新张扬。  相似文献   

6.
“孝道”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范畴之一,也是中国佛教伦理的重要内容。中国佛教历来倡导持戒与孝行的统一,正如宗密所言“经诠理智,律诠戒行。戒虽万行,以孝为宗。”说明了“孝道”是中国佛教戒律基本精神最集中的体现。中国佛教之“孝道”观念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宝贵的道德资源,在现代社会仍有着旺盛的道德活力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吴洋 《科技信息》2013,(14):79-79
中华孝道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家庭和睦的重要精神纽带。弘扬中华孝道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党和国家也曾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倡导全社会对于孝道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因此,中华孝道文化的弘扬,不仅仅是对于民族凝聚与和谐起着重要作用,更是对于社会进步有着深远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孝道”是封建社会的人伦观 ,其中有许多消极成份 ,但中国传统“孝道”也蕴含一些积极因素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孝道”进行了批判性地继承 ,形成了科学的人伦观  相似文献   

9.
浅议孝的演进与文明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孝”、“孝悌”、“孝忠”、“孝廉”的分析,可进一步探索孝的概念与演进的过程.窥视中国特有孝道文明的历史轨迹,从而揭示孝文化的内涵,展示孝文化的无穷魅力,利用孝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儒家的“孝”道思想中有其糟粕的一面,我们应该着力清除,但其积极合理的内容我们必须倡导。合理地提倡孝道文化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时期,在实施“以德治国”的条件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博览》2011,(16):10-10
在中国这个受“孝道”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地方,养老院正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各地。在美国大学任教的冯占联回忆1997年移居美国时,中国人还因循旧传统,养老院寥寥无儿。  相似文献   

12.
“孝”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家庭伦理的核心。孝道作为中国传统家庭道德和传统道德的重要范畴之一,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容。人类经过了漫长的社会发展已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家庭没有消失,道德没有消失,因此,孝道在当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道德行为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元文化背景下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很多,已经初步形成体系。关于大学生孝道的文章很多,集中从多元文化和孝道这两方面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整理。分别分析和总结了多元文化的内涵、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孝道的内涵、孝道的现代价值、当代孝道的基本内容、大学生孝道以及孝道在国外七个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家训是传统孝道传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孝道成为传统家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价值导向之一。孝为立身之本、敬为孝先、扬名显亲、慈孝相应、俭以祭亲等构成传统家训教化的主要内容,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家训中也有一些"愚孝"的消极说教。中国传统家训孝道教化的途径方法是家族日常训诫与奖惩结合,良好家风陶冶,朝廷典型倡导,官僚士大夫积极传布,从小处做起、在践行上着力,以及编写易记易循的歌诀箴语进行潜移默化的孝道熏陶。借鉴传统家训的教化形式为我们今天的孝德建设和孝道文化建设服务,要在培养宗旨上着重吸取传统家训孝为立身之本的观念,在内容上着重吸取传统家训中敬为孝先、以功显亲以及慈孝相应等思想,在途径方法上借鉴传统家训孝道教化以身立教、注重践履、家风陶冶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继往开来 ,给予孝道新的诠释 ,从物质层面、观念层面、情感层面、社会层面四个层次上 ,对“孝”进行了详细地阐发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的孝道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 :体现的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证和对比的方法,对陈柱和徐松石的中华孝道观进行了比较研究.两人因早年生活学习背景的相似,所以都认可孝道在传统文化中的基础作用,及其在维护社会稳定团结上的作用.因信仰不同,所以两人对孝道的渊源和发展方向的观点相异:陈柱认为孝道根源于自然界的进化,爱万物是其最高层次;徐松石认为源自耶和华的启示,皈依基督是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17.
孝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道德范畴之一,"道"之于孝不仅具有本体、规律和原则的意义,还具有深刻的美学意蕴。崇高是孝道主体的重要审美形象,礼是孝道的行为艺术表达,孝道也表现了道德主体的审美价值倾向,和谐之美是孝道追求的社会终极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讲,仁爱之心和正确的审美观是儒家孝道的起码要求和基本前提。当今社会,爱心缺失和审美错位是影响传统孝道美德大力弘扬的瓶颈因素,深入发掘传统孝文化的道德价值和美学价值对于弘扬传统孝道美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孝道是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进程中一个共有的文化现象,由于中国私有制不发达,在进入文明社会时走的是“家”“国”合一的“维新道路”,逐步确立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奴隶制宗法等级制度,孝道就是基于此而得以发展,既要“事死”也要“事生”,并且服务于宗法等级社会的需要而逐步伦理政治化了。  相似文献   

19.
《孝经》作为传统孝道的经典,其孝道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伦理精神,在历史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思维和行为实践,无疑也是当前重建孝道的重要理论资源。《孝经》的孝道思想主要由孝道理论依据、孝道宗旨、孝道规范等三大方面构成。关于孝道的理论依据,《孝经》不仅论证了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人伦规范,而且还从人性的方面对孝道根据进行了论证;关于孝道宗旨,"孝治天下"是《孝经》孝道思想的宗旨,是贯穿全书的核心思想,而以孝治国的政治主张是以孝道教化为基础的,并且提出以刑罚来维护孝道的推行,从而真正达到"孝治天下"的目的;《孝经》的孝道规范,分为"事亲"的基本规范与"事君"、"立身"的泛化规范。  相似文献   

20.
黄圣 《咸宁学院学报》2013,(12):133-134
孝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一些缺失孝道践行的事件通过媒体这一放大器呈现在公众面前,引起社会的反思。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主动介入并剖析孝道缺失的现状和成因,自觉加强孝道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