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作者对小白菜、菠菜和苔菜不同生育期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及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三种蔬菜不同生育期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呈N形,亚硝酸盐及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曲线均呈M形。为合理确定这些蔬菜的食用时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类蔬菜,硝酸盐含量以根菜类和叶菜类含量最高,茄果类、豆类和食用菌类含量最低;同种蔬菜不同年龄,年龄小的蔬菜硝酸盐含量高于年龄大的;同种蔬菜不同部位,硝酸盐含量为根>茎>叶柄>叶片。硝酸盐经硝酸还原酶作用,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经亚硝基化作用生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  相似文献   

3.
野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水芹、鸭舌草和小藜3种野莱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维生素C含量和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水芹和鸭舌草的硝酸盐含量达到了一级标准,小藜却严重超标;3种野莱的亚硝酸盐含量均符合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对亚硝酸盐的限量标准;水芹还具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指出水芹是食用野菜较好的选择,小藜则不宜食用。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广东菊科8种野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革命菜、一点红、苣荬菜的硝酸盐含量低于轻度污染水平,属于一级野菜;山莴苣、地胆草、加拿大蓬和艾的硝酸盐含量低于785mg/kg,达中度污染水平,属二级野菜范围,不宜生食,煮熟或盐渍可安全食用;甜菜籽属于三级野菜,不可生食和盐渍,可熟食,这些野菜维生素C的含量均低于50mg/100g 500mg/kg(鲜重),属于中、低维生素C含量的野菜。  相似文献   

5.
在塑料大棚中进行小区试验,研究氮磷配施对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第7天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最高,之后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在高、中、低三个磷肥水平下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高、中、低三个氮肥水平下均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最佳氮磷配比为:氮375kg/hm^2,磷75kg/hm^2。  相似文献   

6.
汾河滩七种野菜硝酸盐,Vc及氨基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汾河滩七种野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刺儿菜,藜,碱蓬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且均超标,不宜食用,苦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虽较高, 但其Vc含量极其丰富,若食量作一定限制,还是可以食用的,地肤,车前,苦菜的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均较低,且Vc及氨基酸含量也较高,可以食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水培红菜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8种营养液配方及其浓度配比对水培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 perperea Hort.)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测定了红菜薹主、侧薹的单薹重、薹长、薹横径等产量性状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硝酸盐含量、纤维素含量,以此筛选适宜营养液配方。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营养液配方中,D配方栽培的红菜薹主薹和侧薹的单薹重、叶宽、叶长要显著高于其他配方;A和B配方栽培的红菜薹株高要显著高于其他营养液配方;C配方培养的红菜薹叶片较大但抽薹少,E和F配方培养的红菜薹植株矮小,基本不抽薹;D配方培养的红菜薹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营养液配方,同时硝酸盐、纤维素含量要显著低于其他营养液配方,表明D配方培养的红菜薹品质最佳;对日本园艺配方均衡营养液(A)的不同盐浓度处理表明,营养液浓度过高则红菜薹中硝酸盐含量会显著增高,而浓度过低则植株矮小,抽薹较少。  相似文献   

8.
施磷水平对紫花苜蓿生长及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以6年生紫花苜蓿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施磷水平对紫花苜蓿生长及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K、60kg/hm2和120kg/hm2 3个施磷处理下,株高、1级分枝数、节间数和节间距均随施磷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施肥当年与第2年,60kg/hm2施磷处理的叶绿素a的含量与120kg/hm2施磷处理的差异显著,且二者与CK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除施肥第2年的CK处理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余2个处理外,不同施磷水平处理的叶绿素b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施肥当年,60kg/hm2和120kg/hm2施肥水平下净光合速率差异不大,但均高于CK;施肥第2年,净光合速率总体上随施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草产量随着施磷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施肥当年较第二年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对日光温室春茬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进行基质培黄瓜施肥试验。以氮磷钾肥施用量为自变量,黄瓜产量、硝酸盐含量、维生素C为目标函数,设三因素四水平,探讨了不同施肥对日光温室基质栽培春茬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进行黄瓜施肥试验,获得黄瓜中农202氮磷钾肥的效应方程式为:Y=11231.91+285.13X1+9.86X2+777.15X3-960X1X1-204.58X2X2+208.26X3X3+758.36X1X3+164.96X2X3。所建立的优化施肥数学模型达到显著水平。钾肥的影响十分显著,氮钾、磷钾配合施用可使黄瓜产量显著增加,而增施钾肥是增产的关键。据此方程通过产量频数法分析后得出,黄瓜产量在10000~15000g/小区范围的优化施肥方案是:N为0.76g/株.次-1,P2O5为0.37g/株.次-1,K2O为0.91g/株.次-1;氮对果实中硝酸盐含量影响极显著;植株的主要形态指标与产量的相关度高低顺序为:株高>叶面积>叶片数。  相似文献   

10.
于2001年10月15~19日在广西海洋研究所曲湾养殖基地,选择养殖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8个封闭式的工厂化养殖池和4个开放式的水泥底普通养殖池,连续5d取样分析不同模式、不同密度、不同面积养殖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厂化养殖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偏高,平均值分别为11.31mg/L和4.70mg/L;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增加而升高,随养殖面积增大而下降。普通养殖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偏低,平均值分别为0.017mg/L和0.060mg/L,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在时间变化上无明显规律性。养殖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与COD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突出体现化学作用的输入影响及生物吸收的输出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