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前言焦磷酸盐镀铜,较之氰化工艺具有无毒,电解液稳定,平整性能好,维护方便,维持费用低等优点;而且,电流效率接近100%,电解液分散能力也接近氰化物。在美国是从一九四一年开始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我国也自一九五八年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焦盐工艺是目前无氰镀铜工艺中应用较广的镀种.文献认为:“焦磷酸盐电解液有许多独到之特点,作为取代氰化物及弥补氰化物电解液缺点最有希望”〔1〕。英、俄、日等文献也认为作为取代氰化物具有实际意义的只是焦磷酸盐电解液〔2—4〕。同时文献也认为:“无氰镀铜虽然已在工业中获得应用,但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镀层与钢铁基体金属结合强度很差”。“迅速地有效地解决结合强度问题,仍是无氰镀铜的关  相似文献   

2.
含氰废水中氰化物光解的化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模拟试验方法,在太阳光照射条件下,研究了被水中氰化物的化学动力学及光解结果。结果表明,废水中氰化物光解反应过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In(C0/C)=K1t;光解反应的半衰期为8.7-24.4h,可光解氰化物完全降解时间为3d;废水中易释放氰化物的光解去除率可达50.0%-83.7%,总氰化物的光解去除率为49.4%-56.9%。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可以描述在各种金属离子浓度和不同的pH条件下,随铜盐添加量的增加,氰化物溶液中金属离子和CN-存在形态的公式.基于其计算结果,探讨了将铜盐加入含金银的氰化物溶液中时金银的沉淀机理,以及在矿石中铜含量较高时氰化物消耗量增加而金银浸出率降低的原因.将铜盐加入氰化物溶液中时,铜(Ⅰ)离子首先与溶液中游离CN-反应,然后从锌、镉、镍等金属的氰根配合物中"劫持"几乎全部的CN-,以CuCN形式生成沉淀,金银的氰根配合物被"劫持"CN-,以AuCN和AgCN型沉淀物沉淀.  相似文献   

4.
以厦门工业设计人才需求为导向,高职院校需要明确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凸显工业设计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精神的养成为主线,从岗位职业(劳动过程"行动领域")能力分析入手,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学习领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高职工业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从含氰土壤中浸取氰化物的动力学特征,对碱性溶液浸取土壤中氰化物进行研究,考察浸取固液比、搅拌强度、浸取温度和土壤粒径对氰化物浸取效果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探究浸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浸取温度升高、土壤粒径减小,氰化物浸取分数增大;氰化物浸取过程较好地符合"收缩未反应芯模型"中的内扩散控制模型,浸取过程遵循动力学模型1-2/3α-(1-α)~(2/3)=Kt,浸取活化能为34 400 J/mol,据此建立的氰化物浸取经验方程为1-2/3α-(1-α)~(2/3)=7.6×10~4·r~(-1)·e~(-34 400/RT)·t.  相似文献   

6.
以高浓度铜氰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次亚磷酸盐,进行了高碱条件下电积回收铜与氰化物的研究.研究了次亚磷酸盐用量、温度对铜和氰化物沉积过程的影响;利用线性循环伏安、恒电位电解并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阳极沉淀物的物相,分析了阳极反应机理和次亚磷酸盐抑制氰化物分解的机理;采用电解后余液进行金的氰化浸出实验.结果表明:次亚磷酸盐可有效抑制电沉积过程中氰化物的分解,其抑制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电解过程中阳极表面生成的Cu2+是造成氰化物分解的主要原因;次亚磷酸盐通过优先与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抑制氰化物的分解.处理后余液对金的氰化浸出无不良影响,通过电解可综合回收铜氰废水中金属与氰化物,处理后废水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7.
刘宇明 《科技资讯》2008,(8):160-160
活性炭对氰化物的吸附和破坏作用很早就被人们发现,在应用炭浆工艺回收金的实践中,人们发现,活性炭不仅能吸附金等贵金属以及铜、锌、铁等重金属,还吸附和破坏废水中的氰化物,对硫氰化物的吸附量也较大。本文详细介绍了活性炭的性质,其优缺点以及在废水处理中吸附效果与比表面积、孔结构的关系,详述了其设备以及再生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炼焦、炼油、电镀、选矿、合成氨、金属冶炼等废水中往往含有氰化物。氰化物具有剧烈的毒性,在水体中含量为0.01毫克/升时,对鱼类就有中毒作用,含量达0.3毫克/升则影响水体中生物净化作用。因此对上述废水中,氰含量的测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氰化物的测定,一般采用容量分析法和比色法。为了减少干扰,试液需要蒸馏分离,操作条件严格,手续麻烦。离子选择性电极用于焦化废水中氰的测定已获得成功。在电镀工业中,近年来尽管推广无氰电镀,由于生产条件等还存在一定问题,目  相似文献   

9.
难处理金矿中伴生矿物对氰化浸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金矿石中常见的几种伴生矿物在氰化浸出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化学试剂配制标准液的方式,考察了Fe2+,Cu2+,As3+对氰化物消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铁矿物中,磁黄铁矿对氰化浸出的影响较大,使溶金速率下降28.1%,氰化物耗量增加4倍,而黄铁矿与赤铁矿对氰化浸出的影响较小;铜矿物中,黄铜矿与辉铜矿对氰化浸出都具有很大影响,其中辉铜矿可使溶金速率下降36.81%,氰化物耗量增加10倍;砷矿物中,雄黄与雌黄对氰化浸出极其有害,使溶金速率分别下降41.95%和49.90%,氰化物耗量分别增加13.8倍和15.0倍,相反毒砂在氰化体系中比较稳定,对氰化浸出的影响较小.离子耗氰试验中,Fe2+...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引发的第四次工业变革将会推动垂直行业的智能变革,部分工作会被计算机取代,新兴职业也会孕育而出,面对变幻莫测的未来职业环境,高校教育在注重职业"硬技能"培养的同时应加强学生职业"软技能"的提升,转变传统教学评价方式,提倡鼓励学生兼职,注重身心健康,陶冶审美情操。培养"软硬技能"兼并的人才,才能在未来职场中适者生存。  相似文献   

11.
在各种不同的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少量的氰化物。由于氰化物有剧毒,因此确定检测方法的测定条件尤为重要。分析了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测定氰化物的实验条件的选择,介绍了其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1975年6-9月作无氰浮选小型与工业实验成果,并对结果作了分析与探讨。作者认为,对于那些黄铁矿含量少或黄铁矿易被抑制的铅锌矿石,采用优先浮选而不用氰化物作抑制剂是可行的,但对于那些含量大且可浮性好的黄铁矿的矿石,如果完全不用氰化物则要从药方与流程等来考虑。  相似文献   

13.
酚氰废水中的挥发酚和氰化物具有毒性大、难降解等特点,需开发快速有效的事故泄露污染控制技术,初步探索了影响氧化挥发酚和氰化物的影响因素,以选取快速达标处理酚氰废水方法.实验结果发现单独应用Fenton氧化法对酚去除率高达99.94%,氰化物去除效率仅为31.28%;Fenton氧化法与氯化法复合处理酚氰废水,酚的去除率达到99.98%,氰的去除率显著提高,达到96.98%.  相似文献   

14.
一、环境污染状况 1、污染物排放 ①废气: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量(不含乡镇工业)11.4万亿立方米(标)。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②废水:199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不含乡镇工业)36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5.5亿吨;重金属排放量1967吨;氰化物排放量2548吨;挥发酚排放量5442吨;石油类排放量55748吨。③工业固体废物:199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不含乡镇工业)6.2亿吨,历年累计堆存量64.6亿吨,占地55697公顷。④乡镇工业:1994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43亿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80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2亿吨。 2、环境质量 ①大气:全国城市大气中总量浮微粉尘率  相似文献   

15.
缢蛏养殖中使用氰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氰化物在海水中通过稀释、挥发、分解和转化,消失很快,在环境中的残留时间很短。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和泥蚶(Arca granosa)对氰化物不具富集作用,其体内残留量随介质中氰化物的消失而消失。底泥中氰化物回收率偏低的主要因素可能是Co~(2+)的干扰。氰化物在缢蛏养殖的使用量如果合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不会造成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镀锌工业中氰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在全国各省市环境保护办公室、化轻公司、电镀交流队等的重视下,经广大电镀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近五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电镀工业中沿用了一百三十多年的氰化物电镀,正在被各种新涌现的无氟电镀工艺所取代。采用DE添加剂的无氰碱性锌酸盐镀锌工艺(简称为DE工艺),就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氰镀锌新工艺,反映了我国电镀工艺革命的迅速发展。在电镀工业中,镀锌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总产量的60%以上,在机电工业中高达70—80%。因此,在电镀中实现镀锌元氰化,淘汰剧毒的氰化物,是络合物电镀不用氯化物,实现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提出的争取1977年全国实现无氰电镀的关键,对于消除三废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打击帝修反,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虚拟实验的应用和发展,是实验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完善,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方向。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模具专业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需求,采用"平民化"的技术方案,实现教学型塑料模具虚拟实验室的建设,并在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改变教学观念,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浸金过程中白云母与金的氰化物的吸附现象,采用实验与量子化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在不同搅拌时间条件下,搅拌吸附实验证明金的氰化物与白云母表面均能发生吸附,最大吸附率和单位吸附量分别为8.07%和0.019 mg/g.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ASTEP模块进行量子化学计算,计算金的氰化物在白云母(001)表面的吸附,得到白云母最佳结构优化参数为密度泛函GGA-PBESOL,k点为6×3×1,截断能为360 eV;确定白云母的原子层厚度为3.8188 nm,真空层厚度为1.6 nm.模拟计算表明,金的氰化物在白云母表面的吸附能分别为-134.63 kJ/mol、-185.28 kJ/mol,两种离子均能吸附在白云母(001)表面.Mulliken布居分析表明,金的氰化物中的N原子电子转换到白云母表面Si原子上,N原子与Si原子成键,且成键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0.
氰化物中毒的治疗,目前国内、国外、医学界、兽医界均用亚硝酸钠配合硫代硫酸钠进行治疗。上述药物虽有效,但在应用过程中有其不足之处,而高锰酸钾静脉注射治疗氰化物中毒具有见效快、效果显著、来源广、用量少、成本低等优点,为该病的及时抢救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