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总面积910平方公里,全县17个乡镇,总人口25万,黄河流经42公里。积石山县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西南部阴湿,植被覆盖度高,东北部干旱,主要发展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自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更加讲求自然和谐,生态文明,林下经济这种林业产业的衍生产品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正>一、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概况从2007年1月起,在广泛调研和认真学习借鉴外省经验的基础上,河南省开展了林改试点工作。同年11月,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林改的要求和指示精神,河南省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一、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概况 从2007年1月起,在广泛调研和认真学习借鉴外省经验的基础上,河南省开展了林改试点工作.同年11月,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而启动.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林改的要求和指示精神,河南省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豫政[2007]82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开展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保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让农民依法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要求以建市"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为目标,在已经进行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全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最终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4.
<正>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职能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统领,以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5.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和纽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要充分发挥林业的重要作用。本文解析生态文明的含义,剖析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从而提出如何发展林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林业产业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而十八大报告用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认识重要性的提升,标示着党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在生态文明建设这条路上,我们必须牢记林业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重要途径和重要任务。而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既能够生产丰富的生态产品,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又能满足经济建设中人民生活对绿色林产品的巨大需求。本文依据河南省林业产业现状,以生态文明建设角度为切入点探讨林业产业发展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作为具有影响力的生态责任主体之一,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地方高校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理论依据,也是高校履行自身职能的客观需要。地方高校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应从五方面入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和研究工作、根据自身优势培养特色专业型人才、建立完整和高水平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发挥"绿色校园"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节约型生态校园,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建立的,将资源节约贯穿于生态景观美好、生态技术优良、生态文化健康、生态管理完善、生态舒适度高的新型校园,是一个集人才培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为一体的模范社区,是整个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特殊构成元素的高校,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现状入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别在生态气象综合观测、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乡村振兴和生态扶贫气象服务以及生态宜居城市气象保障服务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如何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0.
林业属于一项基础产业,又是一项公益事业,林业产业不仅能优化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更是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而加强林业科技示范基地,不仅可以使人们对林业产业的建设有深刻认识,更能对林业科技成果所体现的高收益性进行反映,从而进一步加快林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东村仁 《河南科技》2024,(3):111-119
【目的】构建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是权利人深化作品再利用,演绎、汇编作品创作与传播行为去“侵权性”原罪,化解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局限性,解决许可传播效率矛盾和我国开放许可实践的需要。【方法】借鉴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构建具有著作权特色的开放许可制度。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与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是并行且不同的两套开放许可系统。建立在著作权人放弃财产权基础上的CC协议是著作权开放许可的极端形式。包括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在内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和CC协议都不能代替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结果】借鉴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构建以保护著作权人财产权为特征的不同于CC协议、集体管理、延伸性集体管理的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将是我国著作权法本土化改革的创举,也是完善著作权许可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实现以著作权价值为导向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目标,切实提高著作权保护水平。【结论】我国在构建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的同时,还应构建国内作品强制许可制度,以完善的著作权许可制度体系,打开作品使用授权方便之门,以惩罚性赔偿关闭侵权之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漳州师院学报》2018,(1):20-25
发展林下经济是为了实现林地经济效益与林地生态保护的平衡,实现生态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一轮林改中漳州农村林下经济的发展为沿海地区深化林权改革探出了新路子。漳州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三种通过发展农村林下经济来保护林地生态的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企业主导-农户参与型、农户主导-政府支持型。漳州模式的成功因素前期林改的红利奠定了基础、政府对林下经济与生态文明的重视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未来改进的方向是要实现林下经济产业结构的平衡,凸显林下经济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基于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生态破坏的充分认识,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也融合与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创新主要有和谐自然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民主观和全球生态观四个方面,关乎到新的生态理念如何确立、新的生态发展模式如何形成、新的生态制度如何制定等一系列当前及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并逐一通过全面而深入探讨后做出相应的策略性部署,确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出了中国智慧,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理论创新,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环境质量的提升正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2012年7月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提到,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融为一体。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几大建设并列提出,这是第一次,足以可见其重要性。十八大报告也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拟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方面来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来客观、真实地反应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立足于青岛市的实际状况,根据生态文明的内涵,基于层次分析法从经济、社会、环境、文化4个方面选取21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青岛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进行了评价,给出了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秉承“为人民谋幸福”的重要精神,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性立场和理论品格,内含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价值内容。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谋幸福”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需要辩证地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客体以及对象化实践构成的理论逻辑,才能更为深入地剖析生态文明建设与为人民谋幸福的内在关联性。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过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多维度、全方位地探索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探讨山东省生态文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提出个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对于山东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一论断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一、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1.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文明和工业  相似文献   

19.
在生态文明科学内涵及现有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贵州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选取贵州省2005——2012年的相关数据,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来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对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2005——2012年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生态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度过低谷时期,生态社会水平稳定发展。最终,提出了促进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环境管理制度创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有效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理念阐述了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辩证分析了环境政策法律化与环境法律政策化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现行环境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对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从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制度创新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升环境管理成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