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钢琴作品是中西文化撞击与融合的产物.1915年,赵元任先生发表了我国首部钢琴作品《和平进行曲》.20世纪30年代,贺渌汀等作曲家开始探索中国钢琴创作的民族化道路.随着钢琴艺术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许多音乐家根据内蒙古地区的现实生活和民间音乐,创作、改编了大量钢琴作品,并成为内蒙古地区器乐作品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
《漳州师院学报》2017,(4):69-77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国家倡导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视域下,作为福建民间音乐文化杰出代表的南音,在"海丝"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杨双智第一钢琴组曲《梅花》,承袭南音古曲的节奏规律与基本结构,通过对南音乐器的模仿,钢琴化的织体改编,保留南音特色的旋律音,运用复调作曲技法及民族特色和弦,开创了南音古曲钢琴改编的先河,进一步促进了闽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闽南其他音乐形式的钢琴改编与创作提供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作品中的旋法特征、中西创作手段的融汇及钢琴化三方面分析,可了解到中国作曲家如何在钢琴音乐民族化的探索及保持民族风格的原则下实现中国风格的钢琴曲创作。  相似文献   

4.
张静薇  高见 《河南科技》2007,(10):31-31
<正>中国近现代钢琴作品是中西文化撞击与融合的产物。1915年,赵元任先生发表了我国首部钢琴作品《和平进行曲》。20世纪30年代,贺渌汀等作曲家开始探索  相似文献   

5.
词与戏曲都是音乐文学,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宋代词人特别是苏门词人主动接受戏曲影响,借鉴戏曲体式,创作了以《调笑转踏》为代表的通俗戏曲性词作,不仅拓展了词的体式,而且增强了词的戏剧性,表现出转益多师的学习精神和破体为文的创新意识。《调笑转踏》以诗、词、文相结合的结构体式,歌舞相兼的表演性质,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特点,展现了宋代词人接受戏曲影响的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6.
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这些作品不仅发展和提高了现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并且其哲理性的思想,传奇性的情感,创新性的形式和蕴含的艺术性,充分体现了极高的美学价值,成为我们后人研究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7.
<正>首饰在中国历史悠久,而随着中国文化与国际文化接轨,在世界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趋势下,国人对于首饰的认识有了一定变化,首饰不仅作为传统文化符号深入人心,它也渐渐成为点缀人们生活的时尚物品之一。时下国外优秀珠宝首饰作品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首饰设计的人  相似文献   

8.
动画创作中,美术设计决定着整体风格,而风格的营造必须追溯其文化根源。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动画创作宝库。动画创作者应该对传统文化、民间美学情有独钟,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滋润下,设计出有特色、有内涵的现代感强和艺术性佳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的著作权法正在经历第三次、也是最全面的一次修订,在国家版权局提交国务院法制办的《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的第十九条:"制片者使用小说、音乐和戏剧等已有作品制作视听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如无相反约定,前述已有作品的著作权人根据第十六条第二款对视听作品的使用享有专有权。电影、电视剧等视听作品的作者包括导演、编剧以及专门为视听作品创作的音乐作品的作者等。电影、电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美术设计作品中应用"中国元素",可以使原本司空见惯的东西变得出人意料地新鲜,更能拉近与观众的情感距离。将中国元素的图案、传统的民族色彩、传统的书法运用到美术设计之中,可让观众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平面设计产品更具传承传统文化色彩和文化魅力,使美术设计产品表现出非常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1.
动画具有高度简化现实世界的特点,其中影片主旨和风格的确立通常是由角色造型来显示和表达的。以动画符号学为理论依据,借助动画角色造型的符号化特征而对法国动画电影《叽哩咕与女巫》中所汲取的西非民间传统元素在影片角色造型上的创作手法和对影片整体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符号意义及其影响力,希望能对中国动画的创作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2.
《漳州师院学报》2021,(2):56-63
吟诵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对诗文进行学习、创作和欣赏的艺术形式,琴歌是古代在诗文吟诵的基础上配以音乐进行演唱的另一种艺术形式。闽南方言中保留了大量唐宋中古音的语音元素,运用闽南方言来演唱琴歌,从咬字发音和歌曲韵味上更接近于琴歌所产生的时代。以古代琴歌《长相思》为例,通过对比《长相思》的闽南语吟诵谱和琴歌谱,找出二者的异同,继而参考闽南语吟诵的语音语调来演绎《长相思》这首琴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与《楚辞》,以其迥异的地域文化特征、杰出的思想艺术成就、鲜明的创作倾向,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元典,对后世形成无可估量的示范作用。自古迄今,专门研究《诗经》、《楚辞》的著作无代无之,然将双方进行对比研究的专著却令人遗憾地付之缺如。因此,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首次将《诗经》、《楚辞》进行全面深人对比研究的李金坤先生大著《风骚比较新论》,就显得格外引入注目。笔者身为有幸先睹者,窃以为此著特色至少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水墨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经过千余年的洗练,具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中国独有的艺术韵味,不仅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审美内核,更饱含着中国文人内外兼修的高尚品德。中国传统水墨画具有认知、教育及审美的功能。水墨画课程不仅在美术学院开设,也逐渐进入其它类型的高校。实践证明,设计学科开设水墨专业课程抑或选修课程,经过熏陶,学生便能借助水墨的理念对设计作品进行诠释与演绎。因此开设中国水墨画课程,学生能够从中吸取有用的创造性元素,更能培养观察与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灵感与激情。  相似文献   

15.
宋玉文化现象是中国文学史上值得思考的一种文化现象。宋玉以《九辨》名垂青史,开启了悲秋的文学主题创作,但除此外之外的几篇赋作的著作权一直存在不确定性,有争议。但是这些作品却又影响巨大,《高唐赋》不但是一篇美文,还给中国文学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和一个文学典故,《登徒子好色赋》同样也是美文,还为中国美学史留下了一段美的含蓄与想象的经典案例。但是这些因为作者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其在文学史上的评价。这些署名宋玉的作品流传和影响后世,应该以“宋玉赋”的专有名词介绍,而不是以“宋玉的赋”的题目介绍,这样才不会因为作者的争议问题影响了对作品文本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陆机《拟古诗》作为一种创作现象,很值得关注。陆机《拟古诗》充分体现了作重视创作自身、重视创作表达的创作追求,表现了陆机为而的自觉的学创作观念。虽然作品自身有缺陷,但在学发展史上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文坛新秀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成功之谜何在?首先就在于它鲜明的独特性。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当代美国文化的碰撞与交汇是它所取题材的特色,也是该作品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的依据,在艺术构思及描写手法方面,作品也呈现出文化交汇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18.
《漳州师院学报》2017,(1):67-72
刘天华先生的琵琶曲《虚籁》,又名《今夕》《长夜吟》,曲风委婉含蓄,意境深远,蕴含了中国古代审美观。关于本曲,刘先生并未留有音响资料,也没有任何关于乐曲的描述,多年来,许多专家及演奏者对此曲曲名的涵义进行了论证,异同互见。其实,《虚籁》意指"无声"或"空虚的声音"这种论点不尽合理,从乐曲的创作手法和刘天华先生的美学观等角度出发,《虚籁》的涵义更应从哲学范畴来理解。  相似文献   

19.
声乐作品从原始的音乐素材开始,直到最后形成人们听到的优美悦耳的声乐作品,必须经过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两个过程。其中,二度创作对声乐作品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设计创新,体现了设计的艺术内涵和古典风味。本文从思维借鉴方面入手进行探讨,分析传统文化在装饰艺术以及陈设艺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