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诗学在我国作为一种文学新论的提倡,是西方话语嫁接后的本土再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论的激活与再生,是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历史现实基础、学理建构的思路及学理要义的认识等方面中西文化诗学均存在一定差异。而作为一种实践模式的运作,文化诗学关键在于双向建构中激活传统。其要点在于:重建语境,再现诗意的自觉追求;让古与今,继承与创新形成张力,促成"通变";积极主动参与到世界文化多元共存与重组的新格局中。  相似文献   

2.
文化诗学首先是一种实践的诗学,它重建了文学与文化、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文学不仅是一种载体,更是文化、历史、社会生活本身.在理论上,它更加关注文化的表征性和意指的实践性,并坚持以文学性的审美方式,提高日常生活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3.
"文化诗学"是一些学者倡导的文艺学"新学".作为一门子学科或文学理论的形态之一,人们自然要考虑其学理依据.它与文化的关系如何以及在此关系上它自身应该定位于何处?它与相关学科参照内容的关系也有待于进一步加以梳理.笔者认为"文化诗学"是一种建构,更是一种限制.这种限制是双重的,既是对科学主义研究滑向唯形式危崖的限制,也是对文学的文化研究不至于因过量的泛文化杂合成为危及诗学的一种无边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文化诗学复出并日益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学研究方法,这绝非是历史的简单循环,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研究实践的必然选择。文章深入分析了文化诗学方法走向兴盛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强调了文化诗学方法更能植根于文学本体真实的基本特征和存在意义,并从文学性和具体性这两个方面探讨了将这一方法的理论优势落到实处的基本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明晰、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文化诗学”,在最先举起这一理论旗帜的美国,至今也还处于正在建构或尚待建构的过程之中。我国对于“文化诗学”的理论探讨,更是近年来才开始起步的工作。就在这样的国内外学术态势下,《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和福建漳州师范学院联合发起、召开了我国第一次文化诗学学术研讨会。这是一次全国性、小规模、高层次的学术会议。中心议题是:文化诗学的理论特色、学术空间和研究方法。这次盛会由漳州师范学院文化诗学研究所承办,由集美大学艺术教育学院协办。会议于 2000年 1…  相似文献   

6.
文化诗学的"文化"是人不断培育自己的"文化"过程,不仅是文化成果。以"文化"本身作为立论依据是文化诗学的主要特征。由此人与诗、文学与现实、各种文化形式之间是相互建构的,因而"相互建构"是文化诗学的主要课题。将人作为艺术品来建构,是文化诗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文化诗学的神韵所在。  相似文献   

7.
“文化诗学”在学理上有多种思想来源,较难对它进行理论定位.可如从其批评实践上,则能看出它有三个要义:一是注重大众性情;二是注重话语权力;三是注重震颤效果.对历史现实的关注是其批评观的重要表现,循着知识话语的权力走向,瓦解历史与文本的界限,产生了各种撼动常识层的功效.“文化诗学”在学术系谱上多种倚靠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灵活性,在表层上似乎适合中国语境,可实质上由于中国文化没有能产生真正结构力量的知识生产主体,“文化诗学”的操作观仅有启发作用.但以这种启发过程为契机,其牵动的思想方法特别是追溯话语权力的走向却又能告诉中国学人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基础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8.
刘庆璋 《漳州师院学报》2004,18(2):28-30,36
文化诗学不只"是一种实践",而是一种文学新论.它是学人从文论高度对时代需求做出的适时回应;它是文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文论跨上更高台阶的一个进步;它较之过去已有的文论具有更为深刻和更为丰富的内涵.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实践经验及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也要求学人对这一新论进行学理的阐明与论证.  相似文献   

9.
将实践操作型教学纳入大工业设计文化的框架之中进行比较、整合并给予实践,即运用跨学科的手段通过对当今社会与市场的深入分析,以启发和调整工业设计的教学策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实际,加大地域文化与本专业和所属的课程群相结合的研究,组织学生开展服务地方建设的社会调查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从而将宏观的学科建构和微观的技能目标培养有机地整合起来,将传统的理论讲授和现代多元化的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全面系统的方法论体系而引领和规范整个实践型教学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诗学研究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做出新的应对,在文学艺术研究中运用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重视文学艺术与语言、神话、宗教、历史、科学关系的研究,正在使文学理论研究焕发出又一个青春.王维诗中"空"与禅的合璧,不仅是一种诗学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漳州师院学报》2019,(1):116-121
以Darvin和Norton(2015)语言学习新投资模型为理论框架,采取叙事研究法,分析了3位农村籍女师范生的英语学习及其教师认同建构。研究发现,虽然成为一名英语教师是她们学习的主线,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她们主要投资于"英语学习者"认同的建构。在教师认同的建构上,亲密团体认同掩盖了个体认同,"尊师重教""女性适合教书"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她们产生较大影响,家庭可供性资本是影响她们认同建构能动性发挥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探讨了研究发现对师范教育改革的可能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刘勰的“神思”说置于中西总体诗学发展语境中,与西方古今论者相应范畴的见解做具体的比较研究,从而阐明从创作特殊思维这一理论命题的提出到创作特殊思维的意义、特点、内在机制的认识,刘勰都远远早于西方论者提出了深邃且较全面的认识。这些早出的创见对世界诗学的贡献是不应低估的。  相似文献   

13.
在所谓“神州陆沉、宗社丘墟”的历史境遇中,传统诗学内部成长了一种强调人格挺立、情感廉贞的精神与审美诉求,召唤乱世中的忠诚与坚守,召唤坚硬、阳刚、倔强、精气饱满的诗性与主体性,即使在哀歌式的吟唱背后,也隐含一种豪情和悲怆,一种文化的自挽与自励,彰显出诗学特征和情感特征的高度一致,“道德的正义”与“诗歌的正义”的合而为一,高亢、纯洁、激昂、压抑、悲恫,此所谓“遗民诗学”是也。王国维以生命诠释并且亲证了这种“遗民诗学”,其精神变迁与情感归属,表征着近代历史的复杂,以及此一沧桑境遇中人道的艰困与暧昧。  相似文献   

14.
当代美籍华人学者叶维廉先生的比较诗学理论,从语言和美学两个向度显示出中西诗学理论的差异:西方文化以逻辑推理把握世界,东方则通过具体经验体悟世界。西方诗歌传统主要是表现智性认识.而中国古典诗歌重在形象感受。东西方文化发展存在错位现象,英美现代诗具有与中国古典诗歌在美学和语法上"汇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漳州师院学报》2021,(3):114-121
六朝咏物诗与造物艺术在美学特征与发展趋势上大致相同。二者存在比较分析的可能,而相关研究却寥寥。在艺术形式追求上,自南朝以来,咏物诗由描摹物象追求"形似"而致使全面性的"声色大开"。而造物艺术也历经"形似"与自然"清简"审美风格的交替。最终"文""艺"创作携手为"形神兼善"的艺术境界奠定基础。因此,对六朝咏物诗与造物艺术美学特征的比较,有利于把握六朝"文""艺"创作观中积极、有价值的共通元素。  相似文献   

16.
台湾歌词在所构筑的家园意识和故乡憧憬中,承载了强烈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归属的感情信息.无论是本土的"孤儿意识"还是外省的"羁旅意识",在歌词的创作语境里,都是在放逐的意义上继承着中国文学与中国的传统.无根的浮萍,在这里可以找到暂时的灵魂的栖息地.它既是特定时期精神飘流的象征,又构成了放逐诗学中的一种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作品瞬间呈现出的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它在描写外物与表达内心的和谐交融中,使文本拥有一个丰富而又自由的文学审美空间。《简·爱》的风景描写较为突出地展现了小说的意象之美。作者夏洛蒂·布朗特以其对自然界的热爱,用敏锐的目光和独有的视觉来捕捉"火""月亮""风""霜""雨""雪""雾"等自然意象,或传达主人公细微复杂的心理感受,或预示人物的命运,或蕴涵宗教文化的象征意义,以丰富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赋予作品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乾隆时代孙洙选著的《唐诗三百首》是一种普通的"家塾课本",而三百多年来流行极广,影响极深。考其原因,在于它范围在一个美学体系、一种审美标准之内。这个选本受沈德潜诗学理论的影响,也间接反映出乾隆盛世的气象。选诗突出重点,也是这本书的特色。孙氏囿于他选择的标准,也有其严重的不足。有关这本书的优胜和欠缺,都值得后世选家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化诗学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是可能且现实的,它旨在解脱诗学的现实困境,并赋予其新的价值功能.文化诗学有其存在的根据、存在的形式和功能价值.对诗学自律与文化他律的研究后,我们认为它还应有文化批判的价值向度,并主张诗学家与诗人一起追寻文学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人之存在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建构起一个相对独立的女性意识范畴。该范畴以批判父权制为中心,强调性别差异和女性经验的独特表达,实现了历史文化批判与审美追求的统一;该范畴还通过文本内部叙述模式的变换,强调女性作为主体在外射其主体意识的同时,又存在着被"客体化"的可能,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女性批评的"女性主体论"的补正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