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愚公移山寓言设定的故事发生地历史文化深远悠长,愚公移山精神正是吸纳了这些文化因子的养分而具有了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蕴,它正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了改造自然过程的曲折性和前途的光明性、包含了原始的辩证思想,在此基础上,愚公移山精神就拥有了不为时代变化所影响的基本内涵:敢于改变、群策群力、不怕困难、持续奋斗。  相似文献   

2.
三门峡地区作为道教思想起源地和重要的传播区域之一,在历史时期道教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且独具价值。主要采用调查和文献资料方法,分析了三门峡地区现有的道教文化资源及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河南济源的王屋山拥有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号称"天下第一洞天".然而目前王屋山旅游资源开发还未能充分展示其独特的道教文化特色.从文化特色游的角度可以从两点三线着眼,挖掘丰富深刻的道教文化内涵,以文化特色打造旅游品牌,具有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等多重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丰富多彩的民族语言和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民族声乐这一闪烁着中国人精神和智慧的艺术品种。“情”“声”“韵”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三大基本特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独特的艺术特征,它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镜及镜文化,是我国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凝聚着古人丰富的习俗、服饰、传统、修养等文化元素和科技制造工艺水平。从可考的资料记载来看,齐家文化镜是我国历史出土最早的铜镜,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了。由此可见,镜文化如同茶文化一般也是我国最为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一。在这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镜不仅  相似文献   

6.
传统砖石雕刻艺术是一首优美动听的乐章,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它都能够带领人们进入一个无与伦比的美妙画卷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体现了历史与文化的高度结合,因而形成了古拙、厚重、细腻的风格。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石雕艺术承载深厚"本外文化"使命的凸显。又由于具有强烈的艺术精神和内在的丰富想象、外在的率真独特性情,所以将情感、闲适、娱乐以及孤芳自赏等因素附着于外在的艺术形式但却脱离了本体牢笼的束缚。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史的理解往往在物质成就层面上给予关注的较多,相对忽视其精神价值.本文认为,科学史的目标不是挖掘历史的陈迹,也不是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难题.科学史始终向世人传达着科学的精神传统,为后人提供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并成为原始性创新的不竭动力与源泉.科学史研究和教育更是弥合“两种文化”鸿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道家认为"有生最灵,莫过乎人".换言之,在神身上,人把握着人自己.宗教是记载人类自我主义历史中极重要的一章,神的世界反映着人的世界."西王母"作为道教女神之首,随着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社会形态以及宗教意识的发展,陆续出现各种传说故事,透过不同时代的历史典籍,可发见"西王母"在演化过程中分别与黄帝、周穆王、东王公、汉武帝、玉皇大帝等配对或爱恋的传说,展现"西王母"在历史发展过程所被人赋予的丰富形象,并由此凸显华人的两性平权观念.  相似文献   

9.
工艺美术品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统一的产物,它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感染力,不断地充实、美化着生活,在现代化越来越发展的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传统土陶烧制技艺延袭至今,仅存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喀什市高台古城、阿克陶县内的几家土陶制作作坊。作为维吾尔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维吾尔土陶文化兼具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习俗与文化符号,在生生不息中承载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脉络。作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面对工业化生产情境时,其手工艺生产的具体现状能够给予什么样的启示,其手工艺核心价值主体与文化内涵的关系又是如何呈现的,在生产中怎样才能对其予以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到具体土陶制作作坊生产现场开展进一步的调查,以深入分析并厘清其内在成因。  相似文献   

11.
萨满造型艺术源于蛮荒的远古时代,久经岁月的洗礼和时代的锤炼,仍然历久弥新,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学术上对萨满造型艺术的研究不应该停留在巫术实用层面,以及纯粹的造型符号指代功能层面,应该更多地深入萨满造型艺术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功能中。萨满造型艺术在功利性审美的背后,有着其他艺术所无法替代的文化功能。它是精神信仰最直观的视觉呈现,也是精神抚慰最恰当的造型语言,在文化传承中实现着对传统审美的继承。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以教职员工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核心反映高校师生员工思想、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社会亚文化。它具有导向、约束、辐射反哺等功能。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遵循方向性、整体性、系统性等原则,应着重从整体上推进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形象、校园物质文化三大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水墨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经过千余年的洗练,具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中国独有的艺术韵味,不仅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审美内核,更饱含着中国文人内外兼修的高尚品德。中国传统水墨画具有认知、教育及审美的功能。水墨画课程不仅在美术学院开设,也逐渐进入其它类型的高校。实践证明,设计学科开设水墨专业课程抑或选修课程,经过熏陶,学生便能借助水墨的理念对设计作品进行诠释与演绎。因此开设中国水墨画课程,学生能够从中吸取有用的创造性元素,更能培养观察与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灵感与激情。  相似文献   

14.
生活文化习俗是自然的文化,是人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黑龙江是我国多民族地区之一,在特定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下,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文化习俗.从地理学角度,对清代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生活文化习俗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了探讨,解析了生活文化习俗与地理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对研究民族生活文化习俗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现实的参考,对深入研究人地关系系统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屋山是中国道教名山,早在道教创立之前,就有众多道家名人隐士修道于此;道教创立之后,王屋山又成为重要的道教活动中心。唐代高道司马承祯,更是将王屋山列为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明清时期,中国道教文化中心南移武当山,王屋山道教日趋式微。王屋山在中国道教历史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中国道教的发展演变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砚滴为中国古代文房中的经典文具之一,它的诞生是秦汉时期各种书写环境以及条件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结果。砚滴蕴含并承续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和文化基因。透过砚滴可以看到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精神导向,此种导向和西方现代设计文化的精神导向是大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明确提出民族精神和道德继承问题,这是我们民族在文化层面上认识的飞跃,而把这种带有指导方向性的语言写到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无疑对我们民族精神文化建设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可能意味着我们对传统文化及儒学认识的一个时代的结束.即从此我们可以摆脱那种割断历史、否定传统的激进主义态度,正视曾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及其现代价值了.但是我们仍应保持对儒学进行反思的态度,既要提炼其精华,也要剔除儒学传统中因袭着的落后、保守、封建的思想观念,以防它们成为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事业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8.
吴星宇 《河南科技》2022,(14):155-158
传统戏剧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文化传播和历史传承的重要任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传统戏剧面临着逐渐消失的风险。本研究从社会功能、生存现状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传统戏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传统戏剧法律保护现状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戏剧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道教具有“入世”与“出世”的双重品格,这种双重品格决定了道教的自由观念同时具有“现世人生自由”与“出世神仙自由”两个维度.一方面,道教中人深入社会现实生活,在社会生活领域之中苦苦探寻如何实现人生自由的问题.另一方面,道教人士始终积极致力于身体的修炼,试图使当下沉重之肉身摆脱死亡的羁绊,与轻盈之精神一道,共同迈向永恒自由与逍遥之境.然而,对于出世自由的追求映射出的恰恰是道教人士对于现世理想生活的强烈渴望与诉求.道教的自由观对于现代人生、生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屋高道司马承祯对促进唐代及其后的道教医学思想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在道教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道教医学思想特点在于运用中医学基本原理来阐释服气的基本生理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确立了存思五牙之气贯通藏腑、经脉之要旨;初创逆修任督二脉作为道教内炼之大纲,确立了内炼与服药结合的却病修身机制;深入阐发了道教医学关于病因病机的观点。其意义在于首先把存思、服食辟谷、服药、治疗融为一体,特别是对内丹学确立任督二脉为内炼之要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