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漳州师院学报》2017,(3):97-101
2016年,后全球化时代到来,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开始发生根本性的逆转。而在文化层面,后全球化也展示出了与前一个世代不同的无限可能性,2017年在中国掀起现象级观影热潮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中所表现出的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全然不同于以往电影文化中带有后殖民意识的对西方文化的谄媚,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  相似文献   

2.
钱芳标乃云间词派之后劲。他的《湘瑟词》以才气见长,乃才人之词。其词格调疏朗,多隐逸之思,但有帮闲的味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湘瑟词》标志着云间词派的终结。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22,(1):69-76
出土文献简、帛《五行》中出现大量引《诗》现象,这些引《诗》现象体现出《诗经》早期流传过程中的发展情况。一方面,通过对简、帛《五行》的引《诗》目的、形式和类别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可具体了解《诗经》这部经典在早期社会中的功用和地位变化情况;另一方面,简、帛《五行》展现的《诗》学思想具有“道德化”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是子思从孔子《诗》学思想中继承发展而来,同时子思这种以道德为价值取向的《诗》学观念又影响作用于之后的孟子学派,从而展现出从孔子、子思学派、孟子学派、荀子的儒家“道德化”《诗》学思想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漳州师院学报》2022,(3):71-77
《孔子备问书》内容可划分为天地宇宙、岁时物候、典章名物、历史地理、职官制度、道德伦常六部分,编撰特点为以答语连结问句、围绕主题进行知识扩展、以数字冠名。《孔子备问书》虽与《杂抄》在内容上有重合部分,但二者在编撰思路和编排逻辑上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漳州师院学报》2019,(3):72-76
《老生》和《耶路撒冷》这两部长篇小说都试图通过对中国近百年社会发展的关注与呈现来反思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得与失。但两者也显现出题材选择、叙述结构、小说中人物主体性的处理及中国未来想象等诸多差异。由此,两部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和聚吸力也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6.
《漳州师院学报》2022,(1):86-92
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结合南非白人作家艾伦·佩顿的小说《哭吧,亲爱的祖国》中对土地所有权的隐喻,分析该小说的空间政治书写。旨在从种族、阶级和性别这三个层面,进一步揭露南非黑人受制于白人主流群体的悲惨命运:种族“空间表征”迫使押沙龙服从审判;阶级“空间表征”令矿工们的罢工和抵制公交车与改造棚户区等反抗行为显得不堪一击;格特鲁德深受种族、阶级和性别的三重压力,最终放弃成为修女的想法,迷失在白人所建立的“表征空间”;在种族、阶级和性别“空间表征”的规训下,为解除黑人在场却失语的状态,押沙龙、格特鲁德和普通矿工等人向白人发起挑战性“空间实践”,但这种挑战性“空间实践”是有局限的,他们最终还是回归规训性“空间实践”。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与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有诸多相似之处。虽然亨利是一个乐观的美国人,日瓦戈是一个忧郁的俄国人,但是它们讲述的都是战争题材的故事,两位主人公都远离残酷的战争,试图从爱情中找到精神支柱和归宿。他们顽强地同现实抗争,执着地坚持自己心中的精神信仰,昭示了人类永恒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8.
古今学人的宋玉评论,歧见纷呈。原因之一是批评标准与方法上的差异,如或比较屈宋高下、评骘讽谏与辞令轻重,或考量合否道德伦理,当然更有方法态度上的得失正误;南宋同时且同籍的洪迈和朱熹,对《高唐》《神女赋》,或赞之“止乎礼义”,或断为“礼法之罪人”,评价的巨大差异,正反映出批评标准与方法得当与否的重要性;因此,当今的宋玉研究,应从宋玉及其辞赋本身出发,以讽谏与文辞、或者说以内容与形式并重的标准,去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才有可能得出合理的评价,任何的偏废或偏激,则只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9.
张炜是当代中国文坛上一位颇具人格魅力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具特色的生存忧患意识和对历史的反思名噪一时。《古船》是张炜小说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精神。应当透过意象的解读,探索张炜隐秘在“古船”意象背后的隐喻含义,进而探索张炜小说的思辨范式。  相似文献   

10.
汤漳平所著《出土文献与<楚辞·九歌>》汲取了考古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九歌》重新解读,建构了《九歌》学的诠释体系。其学术上不懈求索的精神和可贵的批评意识,使汤著具备了超越性和前沿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东阳《联句录》一书在学术界鲜为人知,经考证,《联句录》原书并序跋共86页,缺第45页,存诗255首,残缺诗3句,涉及44名诗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茶陵派成员。同时,《联句录》主要反映了茶陵派斋居宴饮之乐,赠别怀友之情和怡游玩赏之悦,对其诗歌主题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茶陵派的创作思想。《联句录》的文献价值,主要表现在展现茶陵派的群体文学活动、提供李东阳新的生平史料以补史传之阙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易经》是人类摆脱浑沌的一个手段和方法,《易》之“太极”同样包含着对远古宇宙图式的一种拟测,这与神话中的浑沌开辟有着精神上的相通,都体现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易经》六十四卦的井然有序其实正来源于原初的浑沌——太极。正是对超越浑沌的渴望,才有了《周易》揭示的宇宙秩序。“太极”的宇宙图式体现了整体思维的模式,与“人类生于蛋”的神话母题一脉相承。《易经》、《易传》、《易纬》在传统意义上的义理与象数语言之外,还有一套神话语言,对《易经》、“太极”进行神圣的描述,从而将其神话化。  相似文献   

13.
文革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热门话题。贾平凹的新作《古炉》一反控诉与揭露的叙事角度,以寓言式的写作方式来表达作者本人对于文革、人生以及人性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好奇心使然,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对“真相”充满了渴望。而在我国的当前语境下,“真相”一词更包含了诸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漳州师院学报》2019,(3):54-60
《儒林外史》是对衰退了的传统中国社会一种广泛的完整的设想,吴敬梓将历史的构想与真实相融合而后鉴照洞明,最终完成小说的宏大叙事,其理想国的蓝图也由此得以展示。吴敬梓主张以礼为中心,重塑被八股腐蚀的士人精神,维持文运,由此培养并巩固宗法社会中士绅(乡绅)阶层的中坚力量,以改造礼崩乐坏的现实社会,实现如三代之治的理想社会。吴敬梓的社会理想始终吸引无数有志于整顿与改革社会秩序的传统士人,在他的时代及其后始终不乏生命力与借鉴意义,吴敬梓无愧于思想家之称誉。  相似文献   

16.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4年至2010年台湾《设计学报》及《设计学研究》两份期刊刊载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考察分析,以期探寻台湾设计学研究近年来的论题分布、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等问题。研究发现,两份期刊涉及设计管理和用户导向研究两类论题的文献数量最多,研究取向上呈现出技术导向、用户导向、应用导向的特质,而在研究方法层面则表现出实证主义倾向和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韩少功的《暗示》,在语言、具象以及知识危机相互纠缠的背后,流露出探询当代中国自我形象的冲动。具象对语言的超越使世界碎片化了,知识危机的反思为自我走出在他者面前的两难处境提供了一条途径。这也使得当代中国自我形象呈现为未完成与碎片化的样态,并暗示了重建的可能。这些多多少少被评论界忽视了。  相似文献   

18.
王夫之的《明诗评选》对七子、公安、竟陵三家及其成员有着诸多评价,以竟陵承七子,尤其对七子、竟陵,更时时予以批评。但批评并不表示王夫之反对文学复古,而是对七子的复古多有修正,展示出王夫之以雅为尚的复古观。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杨骚具有不可忽视的成就和影响。他最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其新诗创作 ,他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在于努力解决诗歌与现实、诗歌与时代、诗歌与大众的联系。他该方面主要的代表作 ,当首推其长篇叙事诗《乡曲》。  相似文献   

20.
《漳州师院学报》2021,(1):64-70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流往南洋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汕头一直是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申报》在近代汕头"侨乡"的塑造史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以《申报》为主的民国时期报刊对汕头涉侨的新闻报道通过对汕头涉侨族群的日常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重复反映,形成民众对汕头"侨乡"意识的整合,书写了汕头华侨"始发站""回归地"与"信息集散地"的集体记忆,塑造了汕头的侨乡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