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彩贤 《科技资讯》2006,(25):155-155
创作诗歌进入自由的佳境是许多诗人终其一生追求的至高理想。要登上这一险峰,诗的主体就需要进行自身的心灵超越。心灵超越包括三个境界不同的层面,即越物、越世、超我。只有实现了这种超越,诗才能进入忘怀一切的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以其对人的主体性的推动,表征着人的创造能力、超越精神和自由追求。人文精神作为主体内在的非智力因素,对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不仅具有动力功能与维持与调节功能,而且对能力因素具有巨大的补偿作用。人文精神作为主体能力发展的外在环境对主体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育起着引导和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对于自由的探索和渴望从来没有停止过。站在进化论的视角下:自由——人类在不断追求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发生的进化,进化是对旧的存在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超越和自由。进化带来新的存在关系和社会关系制约人的自由。因此自由就是人类对自身不断的超越和进化。  相似文献   

4.
启蒙所构筑的自由在现代性条件下显示出了内在的悖论,如何超越现代性从而真正实现人的自由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阿伦特认为超越现代性的唯一出路是"政治的回归",而马克思则以历史辩证法来超越现代性为人类的自由的实现奠定现实的基础。事实上只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人类指明了自由实现的真正道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科学自由观体现了马克思全部理论的价值取向。它在对历史上自由观的超越和扬弃中,经历了从理性原则下的精神自由到作为人的本质异化扬弃的自觉自由、从人本主义的自由观到实践基础上的现实的科学的自由观的演变。马克思的科学自由观是实践的自由观、唯物主义的自由观、辩证的自由观、具体的历史的自由观。马克思对自由的追求与超越,是马克思思想演变的内在动内。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经济理性被高兹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将劳动被合理化,并在观念层面被意识形态化为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非自主性活动。经济理性的逻辑是当代资本主义劳动意识形态的核心要素,它构成了对自由的事实上的戕害,而社会主义意义上的自由必然是基于劳动解放和时间解放的真正自由。重建劳动即意味着重建私人领域,只有在这个领域内,作为主体的个体生活和劳动才能实现其自主性和自由,亦即内在的解放。  相似文献   

7.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要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摆脱和超越各种内在和外在的限制与束缚,从而在关系、能力、素质、个性以及需要等方面所获得的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的过程和境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既互为前提和基础,又会产生冲突和对立,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严羽的“妙悟”说在中国美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妙悟的实质乃是现代意义上的审美直觉。在妙悟中,审美主体运用具象、凭借直觉的穿透力,跨越理性的迷障,对审美对象进行直指本质的审美观照。妙悟内在地要求人与物的返朴归真,回归超越后的生命本真状态,使人与物在自由的审美观照中,实现由极致而冲淡的自由审美之境。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集体项目运动队中的内在互动系统,探索竞技表现形成的内在动力机制.用系统方法分析竞技表现形成的内在互动系统,主要包括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互动;运动员之间的互动,运动员间的互动主要包括协同、竞争和冲突.从运动队人员要素的互动关系看,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是竞技表现实践活动的主体,运动员既是活动的主体,又是被控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大学生内在思想矛盾运动的结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包括一般规律——“适应超越律”和双向互动、内化外化、协调控制等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1.
学习自由包括学习的外部自由和内部自由.外部自由是学习主体选择外部学习条件的自由,内部自由是学习主体在学习美学观的引领下,自主自由的学习.学习自由通过学习艺术的把握与应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力图以揭示工业文明与主体形而上学的内在关联为着眼点,通过介绍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本质,进而解析循环经济之所以是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念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源在于,循环经济实现了思维方式从纵向超越到横向超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自由是自然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是人类永恒与天然的生命追求。影片《刘三姐》与《阿诗玛》作为民族艺术的典型个案,其主人公对外在自由的生存状态与内在自由的生命境界及爱情有着共同的追求,并得以升华与超越。它们折射出丰富的艺术人类学价值,体现出深邃的民族生态审美内涵,典范地表现了民族艺术中自由理想的生发路径。  相似文献   

14.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重视人的主体意识,提倡主客体的高度融合,使绘画超越了对客观物象表象的描摹,以显现主体内在精神,追求意境的显现。  相似文献   

15.
西田的宗教哲学观克服了东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在更深的本源上释说宗教的本质,强调宗教超越客观性、理性和伦理的独特价值,指出主体只有借助内在超越才能创造个体生命与社会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教学的教育价值是指多媒体教学的属性与教学中作为主体的师生的教育教学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包括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两种类型。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多媒体教学的工具价值在实现内在价值过程中两者的优化组合与有效生成所决定。有效实施多媒体教学需要正确处理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价值主体的学生、教师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差距不断加大,迁徙自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关键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条件,而赋予市场经济主体的个人迁徙的自由是实现劳动力流动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差距不断加大,迁徙自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关键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条件,而赋予市场经济主体的个人迁徙的自由是实现劳动力流动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9.
人的需要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的需要理论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具有以下地位:人的需要是历史主体的内在属性;人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是阶级矛盾产生的原因;人的需要是推动人类自由解放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马克思认为,人要在现实中实现自由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自由时间的增加,它包括了人在自然面前获得自由和个人在社会中实现自由。二是人自身也应该自由自觉地发展自己。前者是自由实现的在外因素,后者是自由实现的内在要求,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