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矩阵分析以及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基于1995、2006、2015年3个时期的Landsat-5/8TM遥感提取该区的各土地利用变化指标,结合Arcgis软件与ENVI软件采用人工目视判读和监督分类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995年与2015年2个时期城市扩展速度明显,且生态服务价值的损失率达到899 982 316元,其2006—2015年的后一时期损失量与前一时期相比,损失比重增大,其中以农业生态用地向城镇用地转换所损失的比重最大,地区生态服务价值损失有加速趋势。通过研究以期为泉州湾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总结16年来翔安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并探讨其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损益。利用从1989年和2005年的遥感影像中获取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估算了不同时期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并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化所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翔安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变化不大,2005年比1989年下降了1557.65万元,但各类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动较大,特别是城市建设占用其它土地利用类型所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达到3603万元。这些研究可以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并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认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对于理解区域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利用赫章县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和统计数据,分析赫章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利用敏感性指数探究价值系数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00年—2015年,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耕地面积有所下降,水域和未利用地占比小且变化不大。生态服务价值表现为可持续发展上升状态,主要由林地贡献,但人均生态服务价值有所下降。土地利用类型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生态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基于济南市区2001、2006、2015年的遥感影像,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评估济南市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研究人类活动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5年间,济南市区土地利用呈现"三增一减两稳定"的结构性特点,建设用地、林地、草地面积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研究时段内,济南市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共增加1. 1×109元,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森林生态系统贡献最大;受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人为影响强度在空间上的变化与济南市区城市发展和建设范围有较强的一致性。根据研究提出建议:济南市区拓展应严格控制向南部生态区蔓延扩张;南部山区以外的其他城市化地区在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空间、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保留必要的生态空间来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更好地为长江流域安徽段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也为跨江区域生态环境管护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基于1995年、2005年和2015年安徽省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景观生态风险评估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分析长江流域安徽段生态服务价值、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及其关联特征。【结果】①1995—2015年研究区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减少趋势,减少率为0.54%;研究区以较高和中等生态服务价值等级为主,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大别山区及皖南山区。②近20年长江流域安徽段生态风险整体呈升高趋势,以中、较低和低生态风险等级为主;空间上,较高和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及巢湖区域,并由集聚分布趋于连片扩张。③长江流域安徽段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风险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主要关系为高价值-高风险相关,即生态服务价值高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应特别关注。【结论】必须重视对湿地和林草景观的保护,加强以长江沿岸、巢湖区域为主的湿地生态保护和对大别山、皖南山区自然山体林草景观的保护与修复,将对提高长江流域安徽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三江源地区土地利用程度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源头区域。本研究利用该区域1995、2005和2015年三个时段的遥感影像,分析了该区域土地类型以及利用程度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5年研究区建筑用地和耕地的面积明显增加,而林地、草地和水体的面积持续下降;研究区各县土地利用程度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变化差异显著,建筑用地和耕地是研究区各市县变化强度较大类型,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草地相对变化率在甘德县最高,久治县最低。20年间三江源地区的土地利用程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经济驱动土地利用的深度广度不断增大,同时,环境生态保护的力度也在加强,自然生态资源的质量也在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西北地区典型的河谷盆地城市兰州为例,基于1995、2005和2015年3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兰州市主城区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并通过景观人工干扰强度模型和景观格局梯度从微观上对景观组分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兰州市建设用地扩张剧烈,草地、林地等生态用地退化明显,城市景观结构趋于单一; 1995-2015年,以草地、林地和耕地为主的低强度和中低强度景观人工干扰区域面积稳中略有减少,以建设用地为主的高强度与中高强度区域持续蔓延;景观格局变化特征明显的梯度带与建设用地扩展显著区域大致相同.景观破碎化总体趋于缓和,但景观多样性减少、邻接程度下降,且建成区周边和两岸河滩地受人为干扰越来越明显,破碎化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作为生态系统服务重要类型,淡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深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进而强烈影响着区域生态功能水平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贵州省土地利用、地形、土壤、植被、气候等数据,利用InVEST和ArcGIS软件分析了1995-2015年贵州省土地利用变化对淡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1995-2005和2005-2015年间产水和水土保持服务呈增加趋势,而水质净化服务呈下降趋势。三种淡水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空间格局存在明显的异质性。1995-2005和2005-2015年间产水与水土保持之间均为协同关系,而水质净化与产水、水土保持之间均为权衡关系。耕地、林地和草地变化对1995-2005年贵州省淡水生态系统服务影响较为突出,而建设用地增加对2005-2015年的影响较大。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净化服务的影响强度高于对产水和水土保持服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福州市3期(1988年、1999年和2008年)遥感影像解译数据,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并参照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分析了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动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988-2008年福州市建设用地急剧扩展,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相应缩减,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下降.福州市1988年、1999年和2008年的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16.60亿元、16.69亿元和15.60亿元,从1988~2008年间减少了1.01亿元.敏感性分析表明,福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于生态价值系数来说是缺乏弹性的,说明研究可信.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学》2017,(3):407-412
基于2004年、2008年和2015年3个时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对豫南丘陵山区的土地利/土地覆盖变化信息进行提取,并分析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多源数据构建了"隐患―状态―免疫"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剧烈,未利用地、水域面积明显减少,建设用地、耕地面积持续增加;2研究区内各个区、县的土地生态安全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呈现出总体好转和局部恶化的不平衡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城市景观结构与功能、格局和过程之间的联系是当今人们关注的主题之一.本文选择福州市(小福州)为研究区域,应用RS与GIS技术对2003年、2007年、2009年三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判读,并且利用景观分析软件深入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表明城市扩展造成了生态绿地破碎化、景观连通性降低及景观单一等问题.同时结合景观组分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空间作用关系,研究了福州市景观结构紧密性和生态功能空间差异,进而构建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组分模型,以便实现区域生态网络的空间联系.最后本研究对区域景观格局优化提出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原经济区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认识和把握该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土地扩展与人口增长间的协调性及其对城市化的测度与影响,对于促进中原经济区探索"四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具有积极意义.以中原经济区2005-2015年期间30个省辖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城市化率模型、协调度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土地扩展与人口增长二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5-2015年,中原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呈现耕地面积较为稳定,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且增幅较快,林地面积稳定快速增长.(2)该时期中原经济区土地扩展和人口增长水平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发展潜力,但需注意土地的集约利用与合理规划.(3)该时期土地扩展与人口增长间的协调度偏低但总体向好,城市建设用地增速快于城市人口数量增速,农村人口数量逐渐减少,但仍存在土地浪费的问题.(4)该时期城市土地扩展与人口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二者存在着正反馈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庆  张鹏 《江西科学》2021,39(4):632-640
南昌市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土地利用的改变造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对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南昌市1995年、2005年和201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计算模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数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计算南昌市1995—2015年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并分析了两者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1995—2015年南昌市建设用地和草地的变化率最大,变化率分别为103.50%和-21.71%;土地类型斑块破碎度增加,景观整体形状趋于规则化;2)21 a间,南昌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水域提供了70%以上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区和中等区逐渐增加,生态系统较低区逐渐下降;3)耕地和林地面积下降是食物生产和维持养分循环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水域面积增加是水文调节功能增加的主要原因,南昌市水域分布的分散是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上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1990年、2000年和2009年榆阳区TM卫星影像为信息源,采用分区域的先监督分类后对解译结果进行目视修改的方法获得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在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价值估算方法对研究区各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较快,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总体来说是积极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年度总量增幅明显.林地面积变化所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在各时段变化中均占有主导地位,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和飞播造林、封禁管护措施的推行是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农地"非农化"过程会使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发生显著变化.以川西北民族地区为对象,基于该区2005和2015年遥感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赋值法,研究农地"非农化"转变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5年,研究区农用地生态价值由1 013.54×10~8元/a增加到1 222.08×10~8元/a,10年间生态服务总价值上升208.54×10~8元.农用地结构改变是该区生态服务价值上升的最主要因素.农用地中林地和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显著大于建设用地和其他农地类型.林地面积上升使生态服务价值增加281.82×10~8元,草地面积锐减导致其生态价值下降73.24×10~8元.该时期建设用地面积上升0.06×10~5 hm~2,上升率达46.15%,但其生态服务价值变化量仅0.34×10~8元/a,对区域生态服务总价值影响不大.研究表明,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林地面积的大幅增长,对维持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6,2010年遥感影像获得的宁夏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结合RS和GIS技术,对宁夏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用生态服务价值方法对宁夏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宁夏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总体生态服务价值增加4.92×107元,年增长率为2.27%,整体生态环境指数从15.37增长到17.07,整体生态环境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矿产资源开发所导致的,对相应区域内的生态服务价值业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以2007年、2012年、2017年3个时间点组成的时间段为基础,研究近10年内德兴铜矿不同类型土地的土地利用变化。采用3个时间段Landset影像为基础,利用ARCGIS和ENVI处理影像,采用目视解译法和最大似然法,得到2007年、2012年、2017年各类土地的利用面积,分析矿区土地利用的变化。运用Costanza和谢高地关于土地生态服务价值的公式和相关系数的调整,得到矿区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影响因子,进一步得到土地生态服务利用价值。在2007-2012年内,农业用地、城镇用地和未利用地增加较为明显分别为24.12 hm~2、19.88 hm~2、12.48 hm~2;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分别为13 538.07万元、-40 575.08万元、-434.18万元;林地大量减少,减少面积为-65.74hm~2,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为-17 587.42万元。在2012-2017年内,城镇用地增加面积为26.09 hm~2,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为-40 575.08万元。  相似文献   

18.
结合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建设用地服务功能,采用影子工程、生态价值研究方法,在村级尺度上综合评价土地利用功能价值,为合理进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农林业土地利用功能的价值高于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功能的价值.在农林业土地利用功能中,气候调节功能的价值最高,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功能价值占区域总价值的0.3%~1.7%.各村单位面积土地利用功能价值差异较大,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在土地服务功能价值中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近郊农村拥有旅游业和生态农业的优势,同时又承担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任务.今后,还需基于土地服务功能评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为科学构筑区域空间结构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开封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开封市区和开封县为例,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1992年、2001年和2007年3个时期的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遥感影像(CBERS)为依据,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从1992-2007年生态服务价值降低了4293.48万元,平均每年净损失生态服务价值23349元/km^2.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其生态服务价值量呈下降趋势,说明生态建设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在“郑汴一体化”的有利形势下,建议加大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使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95—2004年娄烦县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数据,应用Costanza等人的全球生态服务价值的估测方法,对娄烦县的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娄烦县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相当显著,而且生态资产的损失量下降趋势明显,从而导致了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向脆弱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