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十堰市郧阳区为研究对象,借助层析分析法、综合适宜性评价模型、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等先后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水资源承载力测算,进而预测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划定研究区的刚性开发边界和2030年弹性开发边界.结果显示,研究区建设用地高度适宜区面积为412.16 km2,占总面积的10.82%;2030年,中心城区水资源可承载最大人口规模为29.42万人,建设用地需求量为19.29 km2;研究划定刚性开发边界外(禁止建设区)面积为1 575.20 km2,2030年弹性开发边界内总面积为19.29 km2,其中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2 km2.本文中综合考虑土地条件、资源承载力以及城市扩张的内在需求,探索县级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提出城市扩展的最佳方向和合理规模,为引导十堰市郧阳区城市空间有序扩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增长边界作为一种控制城市蔓延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成为管控城市空间扩展的首选措施.本文首先基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土地开发建设的空间格局,然后叠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范围,利用基于CA-Markov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的建设用地扩展区域,最终确定城市增长边界.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适宜性高值区位于西南部区域,多集中在新城建设区内.低值区分布在生态、水源敏感性较强的湿地保护区、河流沿岸和东北部山区;根据建设用地适宜性初步划定城市增长刚性边界和弹性边界,其中弹性增长边界与研究区土地开发建设实际情况相符;在弹性边界基础上确定的城市增长边界表现为城镇开发建设范围局限于中部、西南部区域.未来可以依据城市增长边界所确定的空间范围指导顺义区城市建设,促使城镇建设在合理的掌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城市内部和边缘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文中应用GIS空间分析法、生态足迹法和用地适宜性评价法,选取典型的绿洲工业城市嘉峪关市为研究对象,探索划定了嘉峪关市城市开发边界。结果表明:嘉峪关市2030年刚性城市开发边界为249.92 km~2,2020年和2030年弹性城市开发边界分别为106.78 km~2和149.35 km~2。GIS空间分析法、生态足迹法和用地适宜性评价法能够满足未来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技术方法要求。  相似文献   

4.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性研究对未来国家国土空间优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的研究缺乏对建设用地驱动因子的模拟和探讨。通过1990—2018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地理探测器,深入探讨长沙市建设用地变化的成因,并从建设用地驱动机制视角下优化混合元胞自动机模型(mixed-cell cellular automata, MCCA),预测多情景下的长沙市203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终结合城镇用地适宜性评价划定多情景下的城镇开发边界。结果表明:(1)优化后的地理模拟比未优化的模拟结果相比,Kappa系数提高了1.44%,总体精度提高了3.00%,相对熵降低了1.11%;(2)长沙市刚性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7 028.20 km~2,占全域土地总量的59.31%,主要分布在长沙市中心城区;(3)常规情景和一体化情景下长沙市2030年弹性城镇开发边界面积分别为1 021.23 km~2和1 158.60 km~2,且其边界差异主要分布在长沙县。基于建设用地驱动机制优化后的模拟将有助于真实的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为城镇开发边界的科学划定与土地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该文探讨了城市开发边界的内涵及划定方法。认为城市开发边界是政策属性和技术属性的统一,是一定时期内由刚性边界和弹性边界共同构成的城市"成长坐标"。划定工作应在组织准备与技术准备的基础上,通过城市用地条件评价与刚性边界划定、城市规模与城市形态研究、"两规"用地差异分析等综合确定边界位置坐标,并提出相关规划调整建议,促进城市开发边界实施管理。  相似文献   

6.
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发展规模,缓解人地矛盾.本研究对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方法按正反规划和定性定量两种思路进行了分类,并以西咸新区为例,结合GIS技术,首先从反向思路出发,确定刚性指标因素因子,明确不宜建设区,从而划定研究区的刚性增长边界;再从正向思路出发,预测2020年和2030年研究区城镇人口和城镇用地规模,结合其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和空间扩展结构,分别划定2020年和2030年的弹性增长边界;将刚性和弹性边界划定结果相叠加,得到西咸新区最终城市增长边界.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直方图分割法,RS(Remote Sensing)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等方法与技术,以都江堰市为例,研究土地生态系统重点保护要素,主要包括具备较高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土地利用类型、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土壤污染区域以及承担自然景观、生态功能保育与发展的各类生态保护区等;土地利用生态警戒区集中在中低山、中低山-丘陵过渡带上,土地利用生态缓冲区集中在东部、西南部的平原、丘陵地貌带上;从多角度出发构建"区域划定-空间管制"联动模式,完成了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的优化调整.得出土地利用生态警戒区的划定不仅为土地利用生态红线的划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而且在科学引导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调整方面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PSR-NES模型构建区域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排序法和层次分析法原理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加权叠加得到土地生态综合指数(LEI),并通过重分类对研究区的土地生态状况进行等级划分,进而通过障碍度判别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6年LEI分别介于0.22~0.68和0.26~0.68,LEI的平均值增加了0.01;土地生态状况较好的Ⅰ等区、Ⅱ等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部山区和东南平原区,Ⅲ等区、Ⅳ等区和Ⅴ等区主要集中在大邑县西部极高山区、丘陵区和城镇建设区;较2010年I等区和Ⅱ等区面积增加,Ⅲ等区、Ⅳ等区和Ⅴ等区面积减少。植被覆盖状况、水资源分布情况、地形因素、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和气象灾害等对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影响较显著;该地在灾后重建和震后恢复中的响应比较积极,高标准农田建设、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和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的开展对改善区域土地生态状况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奉节县为研究对象,将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物多样保护功能评价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方法】共选取包含自然、经济和生态3方面的13个弹性因子和3个刚性因子构建山地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为各弹性因子分配权重,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运算并将结果分为5个等级。【结果】1)适宜建设用地和较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占区域面积的2.2%和4.18%,可建设用地少且空间分布不均,较为集中分布于朱一镇、永安街道及鱼复街道一带;2)92%的建成区分布在适建区内。绝大部分乡镇建成区与适建区重合度较高,表明奉节县的城镇建设受限制性条件约束小,布局较为合理。【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奉节县的城镇建设提供较好的科学依据,对于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奉节县为研究对象,将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物多样保护功能评价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方法】共选取包含自然、经济和生态 3 方面的 13 个弹性因子和 3 个刚性因子构建山地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为各弹性因子分配权重,利用 Arc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运算并将结果分为 5 个等级。【结果】1 )适宜建设用地和较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占区域面积的 2.2% 和 4.18% ,可建设用地少且空间分布不均,较为集中分布于朱一镇、永安街道及鱼复街道一带;2 ) 92% 的建成区分布在适建区内。绝大部分乡镇建成区与适建区重合度较高,表明奉节县的城镇建设受限制性条件约束小,布局较为合理。【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奉节县的城镇建设提供较好的科学依据,对于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控制城镇蔓延和保护生态空间格局,研究划定重庆市城镇开发边界,这对城镇规划与空间扩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结合工程地质、水域环境、生态与农业、交通建设、社会经济共5类因子以及下属的12个二级因子构建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体系;以2015年重庆市土地利用类型为基准,运用逻辑回归模型模拟未来城镇用地,基于评价结果划定2030年重庆市城镇开发边界并进行精度评价;运用地理探测器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和交互探究。【结果】逻辑回归模型划定2030年重庆市城镇开发边界为3 334.82 km2,初步构建了都市区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格局。模拟预测精确度和召回率分别位于0.8,0.7以上;准确率和Kappa系数分别为0.994,0.806;测试、训练和全体数据的AUC值均在0.95以上。其次,因子探测中的首位因子为夜间灯光数据和GDP数据。【结论】基于逻辑回归模型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符合规划要求。重庆市内各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未来的城镇扩展预测规模:都市区最大,其次为一小时经济圈(除都市区),再次渝东北,最小的为渝东南地区,形成“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格局,体现了区域协同、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岩溶山区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开展建设用地拓展的适宜性评价,可为区域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提供参考。基于紫云县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地形、生态、社会和区位4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基本农田3个刚性指标,距建成区距离、土地利用现状等9个弹性指标,构建岩溶山区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限条件法、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借助ArcGIS软件,分析典型岩溶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的适宜性。结果表明:研究区适宜建设区和不适宜建设区分别占总面积的40.61%和59.39%;地形地貌是影响研究区适宜等级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建设用地高度适宜、中度适宜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以低中山丘陵为主的松山镇和以峰丛洼地为主的猫营镇;刚性因子是限制不适宜建设用地的主要因素,刚性因子和弹性因子限制的不适宜建设用地分别占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的58.90%、41.10%。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紧迫性分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市为例, 通过粒度反推法和景观连通性识别重要生态用地, 通过邻域分析法构建生态阻力面, 采用MCR模型构建北京生态安全格局,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计算建设用地扩张概率, 对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保护紧迫性分级。结果表明, 北京市重要生态用地面积为 6488.53 km2, 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部山区, 小部分位于东南平原。一级生态用地面积为4482.48 km2, 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 二级生态用地面积为1338.27 km2, 主要分布在西部远郊山区、西南部近郊平原和东南部平原; 三级生态用地面积为669.77 km2, 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和东南部平原。重要生态廊道长度为2410.47 km, 分布在远郊城镇以及城乡交界处。一级生态廊道长度为1477.63 km, 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远郊山区; 二级生态廊道长度为390.91 km, 主要分布在远郊平原的生态用地附近; 三级生态廊道长度为 541.93 km, 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的周边地区, 呈环状包围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功能区是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定的重要功能区之一。过去以来黄土高原区内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21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生态工程建设对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发挥重要作用。由此,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对于认识国家生态保护政策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利用2000—2020年MODIS数据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合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数据,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研究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以生态用地为主,面积占比57.31%。以半生态用地转入生态用地为主,占变化总面积的51.74%,生态用地的转入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2000—2020年研究区RSEI均值由2000年的0.39增至2020年的0.57,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以中等为主,平均面积占比为45.61%,优、良等级面积共增加38.08%,极差、差等级面积减少60.79%。中部区域RSEI增加速率较快,显著增加区域占总面积的11.59%。研究区热量充足,水分是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RSEI...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保护红线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从安徽省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以及安徽省内禁止开发的区域等方面,建立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指标体系,应用GIS软件,结合定量的计算方法,初步划定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和面积,为下一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化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大西安地区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采用转移矩阵、标准差椭圆分析、热点分析、点密度分析等方法,研究1990—2015年大西安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并进行热区诊断分析。结果表明:①耕地面积占比最大,但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均有所减少;②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换频繁,建设用地与耕地互为最主要转换对象,耕地、林地、草地之间存在相互转换关系;③耕地变化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渭河流域以及秦岭山区附近,生态用地变化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建设用地变化呈分散分布;④土地利用变化中心向西北偏移,以"东北—西南"为主轴发生倾斜,热点区域为研究区南部,集中情况呈现出"中部集中、四周扩散"的特征;⑤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是大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生态用地是维持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对生态用地变化及驱动力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区域生态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利用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以地理学第一定律为理论基础构建生态用地变化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京津冀结合部生态用地变化及其扩展机理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截止到2015年,京津冀结合部生态用地面积为13 049.71 km~2,其中耕地占52.42%,林地、草地和水域分别占32.26%、10.05%和5.27%,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平原区,北部山区林地集聚;(2)研究期间,生态用地减少193.13 km~2,主要流失方向为建设用地;(3)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均有所提高,空间聚集性逐渐加强;(4)人口密度、农机总动力、粮食单产是导致生态用地变化的主要因子,说明人口集聚程度、农业机械化水平及耕地利用效率对生态用地有重要的影响。优化资源结构及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生态敏感性评价为基础,设计了基于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模式的生态用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模式,基本特征是:根据不同的生态敏感度分区进行生态用地整治调查分区划定,结合未利用地开发、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和退耕还林三种生态用地整治类型,对不同调查区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林地、耕地、园地整治潜力抽样调查,在抽样调查基础上进行生态用地整治潜力水平选择、潜力测算与潜力分级.评价结果:研究区生态用地整治潜力为1 635.72hm2,包括林地整治潜力864.92hm2,耕地整治潜力379.35hm2,园地整治潜力391.44hm2.其中,林地整治潜力占比规模大,耕地相对较小;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随生态敏感性升高而下降,即林地整治潜力比重高,则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低,耕地整治潜力比重高,而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高.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建设中,地质条件直接控制土地开发难易程度、工程成本大小及城市建设的安全.以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为例,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权重后运用激励型变权,应用三套理论上适合研究区的评价方法:W值法、加权综合指数法和模糊评价法,在满足地质安全性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地质环境质量(二级)进行评价.通过对三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野外验证后,选取最能真实反映研究区现状的方案,应用于建设用地优化利用(三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符合普通民用及以上建设标准用地面积为16.2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73%;从工程建设角度上讲,区内土地能满足规划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朱健计  汤江龙 《江西科学》2021,39(6):1035-1040,1055
以江西省贵溪市为研究区,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态安全因素3个方面选取了6个影响因子构建了贵溪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分级体系,使用几何平均法、特征值法、算术平均求得权重,通过ArcGIS平台对各影响因子加权叠加,分成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类再叠加生态安全区域.本次评价结果可以为贵溪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用地的开发布局提供参考,有效地为各乡镇的建设用地发展政策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