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之友》2014,(2):62-65
<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除此以外,眼睛还可以干什么呢?有人说,眼睛可以表达我们的情绪;也有人说,眼睛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然而,现在却有人告诉我们说,眼睛可以开门、眼睛可以取钱、眼睛还可以干很多事。您相信吗?也许您第一反应是,这也太异想天开了吧?这个异想天开的人叫马力,而他异想天开的创新产品,就是虹膜识别仪。虹膜识别技术属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多年来一直是许多国家重点研究的课题。与指  相似文献   

2.
正knowledge新知人眼虹膜的颜色是由多个基因变量决定的。通常,一个人的眼睛颜色在一生中都不会改变。然而,最近的一种激光治疗技术却实现了把人眼的颜色由棕色变为蓝色。该技术利用激光束穿透虹膜中的棕色色素层,随后该色素层从虹膜脱落,其中的棕色褪黑素也随之脱落。几周后,颜色较浅的新色素层形成,更多的光可以从虹膜周围的纤维中反射出来,眼睛看起来就变成了蓝色。  相似文献   

3.
2001年美国遭到恐怖事件的打击,美国政府及航空部门的高层意识到机场的安检系统存在漏洞,他们希望能找到更完备有效的安全系统,于是越来越多的安全专家开始关注一项被称为生物测定识别的技术,即通过核实人的指纹、掌形、虹膜或容貌等局部特征来完成身份识别。  相似文献   

4.
龔祖同 《科学通报》1959,4(7):213-213
无限珍貴的一付天生的眼睛,給予我們观察的本领,通过观察积累了并且丰富了我們的知識。但是一般的观察方法有下面所說的各种局限性。 1.人們的眼睛只是在可見光波段里灵敏。 2.要有一定的光强度,人眼才能看得见。象无灯光、无月光而只有星光的夜间(照度在0.2勒克司左右)人們的眼睛就无从发挥作用了。 3.由于可见光的波長是在4,000到7,600埃范围內,利用可见光成象的光学放大仪器它的分辨本领受到了限制。即便用数值孔徑等于1.40的显微鏡,分辨本領只是在0.2微米左右,若兩个点的距离小于0.2微米时,光学显微鏡就无法分解了。 4.可見光穿透物体的本领較差,所以我們用可见光照明时只能看到不透明物体的表面而不能深入地看  相似文献   

5.
<正>当你在阅读这本杂志的时候,你的眼睛正在捕捉从纸面反射出来的光子。光子穿过每只眼睛的晶状体和虹膜,经过聚焦和调整后到达眼底。眼底有些小小的化学光感受器,它们就像一些小开关,受到光子击打后被激活,继而激活眼底的神经元,将这些光信号图案传输到大脑,由大脑处理后促进思维的迸发,最终让你能够理解这些语句。当你意识到自己看懂了一个字,你的眼睛就会自动移动到下一个字,再下一个字  相似文献   

6.
正为什么人类的眼睛颜色不止一种?为什么有些人两眼不同色?眼睛颜色的冷知识,你知道吗?人类眼睛的颜色其实是指虹膜(可通过改变瞳孔的大小来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的组织)的颜色。人眼颜色大概可分为6种:琥珀色、蓝色、棕色、灰色、绿色和红色(或紫色)。其中,棕色是最常见的眼睛颜色。第一个拥有蓝色眼睛的人出现在6000~1万年前。在此之前,人类的眼睛只有棕色这一种颜色。  相似文献   

7.
由自己出面证实自己的身份,这种事在过去看来似乎荒唐可笑,如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使它变得轻而易举。金融领域常用的指纹识别、保安系统的“虹膜通行证”等都是以身体特征识别身份。不过这些均属授意识别,被识别者明显处于接受检查的位置,不管怎么说总感觉带有强制性,且不说时间、精力上的付出。  相似文献   

8.
大有前途的虹膜诊断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虹膜诊断学的发展历史3000多年前,中国西藏和印度就开始运用眼睛(包括虹膜)来诊断疾病。古埃及在杜当哈姆法老统治时期,耶尔阿克斯发展了虹膜诊断的方法,并留下许多眼图的金属膜照片。100多年前,匈牙利J.Peczeli绘出了世界上第一张虹膜与人体器官...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在日本长野举行的第18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本世纪最大的、最后一次世界冰雪运动的盛会,也是一面展示当代高新技术的橱窗。尤其是几项金牌的争夺,简直成了科学技术的竞争,给人留下几多寻味。灵敏的身份识别牌运动员佩带的标识牌上印有类似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尽管在发放这些识别牌时比较费事,但在赛前核实运动员身份时,可将以往所需的20分钟,缩短为30秒,这些数字条形码都储存在赛场和运动员居住区的识别区上,任何没有通过身份鉴定程序的人,都将无法进入有关奥运区域。与此同时,还配有一种可以阅读人眼的仪器,它能在"眨眼之间"确定运动员的身份。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用掌纹开门     
《科学之友》2014,(2):58-61
<正>两只不同寻常的眼睛,一件看似普通的机器,不用任何接触,便可识别来者身份;挥手之间,来者信息尽在掌握。这正是李彬研发的非接触式掌纹掌脉识别系统,机器瞬间识人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科学原理?1现场试验令人称奇在创新无限的演播室中,预先设置了一道门,令人称奇的是,创新明星李彬和嘉宾曹凤国用手在门前一划,门就可以打开,而主持人张腾岳和嘉宾刘清无论如何划手,门都是纹丝不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1.
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婴儿呱呱坠地之后,接触到大自然的第一印象就是光.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人类感官接收的外部信息中,约90%以上通过眼睛传递给大脑.有了光,人类才能看到这五彩斑斓的世界. 尽管如此,很多时候人们可能意识不到光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人体最精细的部位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眼睛!人眼的体积比一只乒乓球还小,但却有几千万电路,能同时接受上百万个信号。在大脑获得的全部信息中,约有80%是由眼睛提供的。人眼的构造精巧无比。眼球前方的最外层主要是透明的角膜,光线经角膜折射后进入瞳孔。瞳孔是虹膜中央的一个小孔,能够扩大或缩小,以调节入射的光量。有趣的是瞳孔大小的变化还能反映人的心理状态。比如人在注视自己喜爱的人或感兴趣的东西时,瞳孔往往会扩大,而看到自己厌恶的人或物时,瞳孔往往会缩小。  相似文献   

13.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已众所周知。然而,眼睛又是观察子代性别的窗户,这却并非众所周知。在自然光线下,我们通过对男性眼睛光泽阴阳属性的观察,能预测其配偶受孕后的子代性别,受孕时间要求为预测前后3个月内。健康人眼睛显示的光,粗看上去似乎没有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14,(5):62-64
<正>乌贼是动物界眼睛进化程度最高的动物。它们的瞳孔呈古怪的W形,无法识别颜色,但能看到光的偏振,即使是在昏暗光线下,也能看到鲜明对比。人类能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达到更好聚焦,但乌贼能改变整个眼睛的形状。另外,这种动物的内部传感器使它们可同时观测到位于身前身后的东西。犬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冷酷敏锐的眼睛,是在荒无人烟的大草原上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眼睛呈杏  相似文献   

15.
光从哪里来?     
人类离不开光。太阳光为万物创造生机;电光源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我们通常所说的可见光,是指波长从0.77微米(红光)到0.39微米(紫光)的电磁波。电磁波从红光向下可延伸至3×1010微米,从紫光向上延伸可达4×10-9微米。至今,电磁波谱尚无确切的起点和终点,各个区域之间也没有清晰的界限。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200多年间,关于光的本性的探索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发展,从牛顿的微粒说,到惠更斯、傅科、麦克斯韦的波动说,再到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的主要特性有波粒二象性和光速不变性等。光速不变性是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之一。光在真空中的速…  相似文献   

16.
热带雨林每日午后例行的暴雨终于停了。阳光穿透浓密的树冠,稀稀疏疏地洒落在林间。四周一片静寂,间或有几声鸟鸣,湿源源的丛林似乎还未从那场暴雨中清醒过来,每一张叶片都低垂着,挂着晶莹的水珠。我迫不及待地脱下雨衣,检查摄影设备。还好,相机和胶卷都保护得很好。这是我──一个蝴蝶研究、收藏和摄影的爱好者,在海南岛南部的最高峰──尖峰岭顶上等候“金斑喙凤蝶”的第五天了。金斑喙凤蝶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四天过去了,这种被海外专家誉为“梦幻之蝶”的世界著名珍稀蝶种仍然没有出现。还是在几年以前,几名日本人在此地见…  相似文献   

17.
趣闻     
正刷手支付日本信用卡公司JCB在2018年2月试验基于手掌的支付系统,消费者需提前注册手掌信息,随后购物时,就能通过扫一扫手掌完成支付,而商家不需要特殊的“扫掌”终端机器,单凭智能手机就能确认用户身份信息,并完成接收钱款等一系列步骤。与目前流行的二维码支付不同,JCB的刷手支付主要借助Universal Robots公司的生物识别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去银行取款、登录计算机时,常被要求证明自己的身份,这就是身份鉴别。身份鉴别系统有两种工作模式:鉴定模式和识别模式。鉴定指确认用户声称的身份与其真实身份是否一致;识别指识别出用户的真实身份。  相似文献   

19.
发明集锦     
上海星云用眼控制的摄影显像机日本佳能公司发明并研制出一种用眼睛来控制机器功能的手携式摄像机。只要向取景器里看过去,使用者就能用眼光控制摄录机的功能选择、开关和程序。眼睛动作的信号完全进入装在摄影显像机内的一个很小的电脑中。这项技术的核心是一个电脑晶片和佳能公司开发出的新式传感器.传感器把眼睛看到的东西转变成电子信号,并且计算眼睛的旋转角度,以确定使用摄影显像机的人看着取景器屏幕上的什么部位。这一机制系统随着使用者眼睛的转动而转动。这种摄影显像机等于延长了人的眼睛。主要的优点是,使用者不必使取景器离开他们的眼晴,就可直接对准目标,按下电钮。利用眼控技术,能更有效地追踪移动的目标,如野外的动物。眼控技术最后将用于电视机及电脑等产品之中。  相似文献   

20.
鸟类是自然界中最美的动物,堪称运用色彩的大师,很多种类的鸟儿拥有一身绚丽的羽毛。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鸟儿除了有美丽的羽毛.它们的眼睛也是很鲜艳的。具有颜色的部分是鸟眼中的虹膜,通常情况下虹膜为褐色,但也不乏各种醒目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