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自建的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和用该细胞建成的高转移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癌模型(NSMO)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的比较研究。结果提示:两株细胞均属超二倍体核型,众数为54条。1、3、15和22号染色体常见缺失,10、16、19和22号染色体常见增加,部分核型中X染色体有1条缺失,同时发现由1、3、13、14和15号染色体异常而形成的4个标记染色体。HO-8910核型不同的特征是除了4个出现频率较高的标记染色体外,还可见一些其他异常染色体,而NSMO核型中只出现与HO-8910同样的4个标记染色体,很少见有其他异常的染色体,这4个标记染色体可能是高转移卵巢癌独特的遗传特征,这对深入探讨卵巢癌病因和癌变机理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3个籽瓜栽培品种进行染色体制片和分析研究,3个籽瓜品种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黑瓜籽2n=2x=22=20m+2sm,核型为1A型;红瓜籽2n=2x=22=22m,核型为1A型;白瓜籽2n=2x=22=20m+2sm,核型为1A型。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豆茶决明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存在混倍现象,85%的细胞为16条染色体,13%的细胞为20条染色体,其余2%的细胞为18、14、22条染色体不等。其核型公式为K2n=2x=16=14m+2sm,核型类型为1A。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珍稀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amabilis(Nelson)Reld.的核型,其核型公式为K(2n)=44=24m(M)+16sm+4st.第4,7,8,9,12,13,14,15,18,19,21,22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1,3,6,10,11,16,17,20对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第2,5对为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根据Stebbins的染色体核型的不对称性类型,金线松属于“  相似文献   

5.
杜氏藻同步化生长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经12h光照和12h黑暗的光周期诱导,杜氏藻(Dunaliela)出现同步化生长.以0.05%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及高位(60cm)滴片,获得4种杜氏藻的核型.它们都是单倍体.染色体大多呈圆点状,极小.最长的染色体约为1.6μm,最短的染色体仅约0.5μm.染色体数分别是:D.parva16条,D.bioculata22条,D.peircei26条和D.minuta28条.只有D.peircei的第1至第4号和第7号染色体可见较明显的中间缢痕  相似文献   

6.
草绿异色蝗的染色体C-带核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珍稀昆虫草绿异色蝗DimeracrisprasinaNiuetZheng)的染色体C-带核型.该种蝗虫(副模1)的核型为2n=22+XO,,全部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C带主要分布在着丝粒区,3号染色体具有端带,5号染色体C带带纹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豆茶决明(Casianomame(Sieb)Kitag)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存在混倍现象,85%的细胞为16条染色体,13%的细胞为20条染色体,其余2%的细胞为18、14、22条染色体不等.其核型公式为K2n=2x=16=14m+2sm,核型类型为1A.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一例人类1号和13号染色体易位的病例,经细胞遗传学检查证明,患者的核型为46,XYt(1;13)(p22:q12),此患者临床表型正常,但其爱人先后多次早期流产。此病例经鉴定为国际首报病例。本文对衍生的易位染色体来源、患者染色体核型与表型的关系及生育正常后代的可能性等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三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报道了三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紫花地丁染色体数目为2n=24,型公式K(3n)=24=24m,核型“1A”型,酸模叶蓼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K(2n)=22=12m+10sm,核型“2A”型;射干。染色体数目为2n=32,核型公式K(2n)=32=16m+2m(sat)+6sm+4sm(sat)+4st,核型“2A”型。  相似文献   

10.
对油菜品种奥罗与诸葛菜杂种F3代种子,作根尖染色体观察发现:在共计189粒种子中,全部细胞具有38条染色体的种子数是162粒。根尖细胞染色体为混倍体的种子数是27粒。在混倍体根尖中,具有38条染色体的细胞占64.3%,具有31条染色体的细胞占22.1%,还有少量细胞具有24、19、12等染色体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伪东方罂粟(Paraverpseudoorientale)愈伤组织细胞核型的变化特点,结果证明培养初期的愈伤组织细胞经常发生染色体的大量丢失.继代培养两个月的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较大,培养3个月、4个月、5个月以后染色体数目减少到21条时趋于稳定,经对各个时期细胞的21条染色体测量分析,证明这些细胞不是真正的单倍性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染色体的结构变化也越大.在每一个具有21条染色体的细胞中发现都有一条较长的具中部着丝粒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12.
以高杆水稻行稻品种和矮杆水稻矮灿7号品种为材料,用去壁低渗法制作染色体标准,结果表明,这两个材料的染色体核型和Giemsa染色区表现为一定差异,香稻的核型有7对中部着丝染色体(K2,K3,K5,K7,K8,K11和K12)4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K1,K6,K9和K10)和1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K4),核型公式为2n=24=7m+4sm(STA)+lst,矮籼7号有7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K2,K  相似文献   

13.
对山绿豆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2n=22。核型分析表明,11对染色体中,2对为正中着丝粒染色体,8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对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K2n=2x=22=4M+16m+2sm,核型类型为2B型,与栽培绿豆核型K2n=2x=22=18m(2SAT)+4sm型类型(2B)相比,二者在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类型上是一致的,但染色体类型及每种类型的数量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短角外斑腿蝗核型和C-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短角外斑腿蝗(Xenocatantopshumilisbrachycerus)的核型和C带。结果表明:短角外斑腿蝗的染色体数目为2n()=22+XO=23,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NF=23;核型公式为2n()=2x=23t。中期染色体绝对长度为7001±270μm,按相对长度可分为三组;除所有染色体都具有明显的着丝粒带外,L2,M3,M4,M5,M9还有明显的端带;染色体组中C带带纹总长与染色体总长的比值百分数为2600±220%;最长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378∶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在染色体组中的比例为零,短角外斑腿蝗的核型属“1B”核型  相似文献   

15.
首次提出我国特产植物疏花绞股蓝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2=12m+8sm+2st,核型属“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L+10M2+6M1+4s。  相似文献   

16.
对山绿豆(PhaseolusminimusRoxb.)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2n=22.核型分析表明,11对染色体中,2对为正中着丝粒染色体,8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对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K2n=2x=22=4M+16m+2sm,核型类型为2B型,与栽培绿豆(P.aureusRoxb.)核型K2n=2x=22=18m(2SAT)+4sm核型类型(2B)相比,二者在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类型上是一致的,但染色体类型及每种类型的数量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安徽百合属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安徽产百合属(LiliumL.)2种和2变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野百合(L.browniiF.E.Brown)观察了2个居群。歙县居群观察到两种细胞型,细胞型Ⅰ:2n=26=1m+2Sm+10St+10t+3T;细胞型Ⅱ:2n=24+2Bs=2m+2Sm+8St(2sc)+12t+2Bs;石台居群核型公式为2n=24+1Bs=3m+1Bm+6St+12t+2T+1Bs。百合(L.browniiF.E.Brownvar.viridu-lumBaker)核型公式为2n=24+1Bs=4m(2sc)+14St(2sc)+6t+1Bs;药百合(L.speciosunThunb.var,gloriosoidesBaker)核型公式为2n=24=4m+9St(2sc)+10t+1T;条叶百合(L.callosumSieb.etZuce.)核型公式为2n=24=2m+2Sm+4St(2sc)+16t。以上的核型类别全部属于“3B”型,其中野百合2n=26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8.
草绿异色蝗珠染色体C—带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珍稀昆虫草绿异色meracris prasina Niu et Zbeng)的染色体C-带核型、该种蝗虫的型为2n=22+XO,全部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C带主要分布在着丝粒区,3号染色体具有端带,5号染色体C带带纹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9.
首次对蓼属植物红蓼进行了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2=22m,核型为“1A”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棒花鱼、铜鱼、江西的银染核型。棒花鱼2n=50,间期核最高银染点数为4,中期分裂相中最高为3,以2个的频率最高,位于Sm组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铜鱼的银染点数为4,位于Sm组第2.8号染色短臂末端,江西的银染点数目为2,位于Sm组第3号染色体短臂上,比较三种鱼的银染核型及其进化关系,我们认为,在Ju亚科的进化过程中银染点的数目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