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对记忆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叫它"火在蜡上烧成的景象".但是脑子里的什么东西起着蜡的作用?外界的景象又是怎样烧进去的呢?记忆.一直是个谜.  相似文献   

2.
<正>什么是记忆?1904年,德国生物学家理查德·西蒙提出了一簇簇离散的大脑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记忆痕迹的理论,他将这种假想中的物理电路印迹称为"记忆印迹"或"记忆痕迹"。"记忆痕迹"在科学教(Scientology)和科幻小说中是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题材。为证明记忆痕迹在大脑中的真实存在,科研人员就要用光激活的"镊子"将精细的记忆痕迹"电路"挑拣出  相似文献   

3.
徐娜 《科学之友》2010,(4):33-33
你见过水火完全交融的奇特景象吗?那得到大海深处去观察。大海深处并不总是风平浪静,在海水巨大压力的"压迫"下,海底火山往往比陆地上的火山更加活跃。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人真正看到过深海火山爆发的场景。最近,美国的一个水下机器人拍摄到海底火山爆发时的场景,让我们也能有幸通过画面看到水火完全交融的壮观景象。  相似文献   

4.
解码记忆     
<正>记忆的本质什么是记忆?直到公元前4世纪末,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才提出了一个较为科学的概念。他认为心脏的部分功能与血液有关,而记忆则是以血液流动为基础,遗忘的发生主要是血液流动减缓所致。到了17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了以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派。霍布斯对记忆现象做了唯物主义的分析;洛克则在欧洲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重要的记忆现象——"联想"一词,此后"联想"便成了专门的术语。第一个在心理学史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对记忆进行严格数量化的测定,并对记忆的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各地,都有一些人宣称自己记得"上辈子"的事情。荷兰科学家进行的最新研究发现,这些人产生前世印象不仅仅是迷信思想在头脑中作祟,而是今生所看到的事物在脑海中产生的记忆错觉。许多人都宣称自己的脑海里还留有关于前世的印象,有些画面甚至历历在目。于是他们试着寻求各种方法,比如催眠、算命或巫术,以此找寻自己可能的前世经验。对于这些宣称自己记得前世景象的说法和找寻前世记忆的方式,科学家一直以来都深感怀疑,不少科学家甚至不屑一顾,把它们归结为简单的"迷信"。荷兰科学家却发现,不少人的前世印象不单单是迷信思想在作祟,而是因为这些人更容易发生记忆错觉。  相似文献   

6.
太空探测结果表明,不同星球世界的天空景象是各不相同的.所谓"星球世界的天空",是指在一个星球表面上看到的外层空间.为什么不同星球世界的天空景象各不相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围绕星球的大气层的密度和化学组成成分不同,致使不同星球世界的天空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江苏卫视推出的《最强大脑》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一档电视节目。节目中的选手个个智慧非凡、记忆超群,无论是中国雨人周玮还是心算神童葛韵霖,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他们过人的记忆能力究竟从何而来?我们能不能拥有这样的"超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东耳 《科学之友》2007,(11):10-11
南瓜大如斗,西瓜水中生,红薯半空挂,桃树一边倒……这些神奇的景象你是不是认为只有在童话世界里才能见到?但是,"什么都敢种"的寿光人却将这些你想都不敢想的事物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9.
我们是否常常幻想自己可以拥有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吃完之后,知识自然记住,考试轻松过关? 但实际上,学习更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多同学经常忘了记,记了又忘……就像推上了山又滚下来的雪球.那么,大脑记忆的规律是怎样的?到底该如何更轻松地记住知识呢?  相似文献   

10.
<正>提到内蒙古大草原,首先映入你脑海的会是什么景象?青草、牛羊、苍鹰,还是野花、骏马、蒙古包?其实内蒙古的魅力远远不止这些,比如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克什克腾旗,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燕山山脉、浑善达克沙地三大地貌的结合部,那里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地质遗迹众多,奇山、怪石随处可见,被人们赞誉为"塞北金三角"、"北京后花园",是著名的克什克  相似文献   

11.
记忆之谜     
构成记忆的物质是什么?怎样才能增强记忆能力?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这些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现已取得很好的成果,并正在逐渐揭开记忆之谜.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我们能记住一些事物?我们的大脑是怎样记住它们的?为什么考试前拼命记住的知识一考完就忘得一干二净?右脑和左脑有什么样的分工?这些分工与记忆有什么关系?下面让我们来就脑研究最难的课题——记忆的机制来探索一下不可思议的“记忆之脑”。  相似文献   

13.
徐秉炬 《科学通报》1979,24(4):182-182
近年来,学习和记忆的物质基础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从若干方面开展了工作。运用加速和抑制生物大分子合成的药物研究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研究学习时脑细胞中RNA碱基比例的变化和蛋白质的代谢变化;以及获得的信息的化学传递研究等。这些工作表明,RNA与学习和记忆有一定的关系。然而,RNA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如何?它是一种“记忆分子”?还是学习记忆过程中脑细胞所必需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前,在实验结果上和在学术观点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我们采用核糖核酸酶(RNase)破坏海马组织中的RNA的方法,观察RNA对大白鼠的学习记忆的影响,为了解RNA与学习和记忆的关系提供一些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4.
幽谷灵光     
正多次出现在挪威一个山谷上空的神秘光球,究竟是什么?答案或许就快要揭晓了。"那是挪威山脉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稀疏的星星仿佛就在眼前。周围的一切都冷冰冰的,但景象出奇地好。接着,不知哪里发出了‘砰’的一声,一个光球就被点亮了!"比约恩·基特尔·霍奇事后摇着头,难以置信地说:"这种场景令我终身难忘。我不得不思考: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容易遗忘的原因由于年龄的增长,对电话号码数字越来越难以记住,对难忘的夏日景象也越来越浅薄,对新接触的人们的面孔不能保持持久印象……。这些随年龄增长的遗忘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呢?是由于记忆发生过程出现故障还是记忆再现过程发生故障,抑或二者兼而有之?研...  相似文献   

16.
正说到记忆,你是否会和很多人一样,想到一些让人苦恼的事情?比如说背单词、记公式。那么,我们不妨趁着寒假的间隙抓紧补补脑,了解一些记忆的方法,或许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你不是忘记了,只是"想不起来"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记忆系统。美国心理学家R.C.阿特金森(R.C.Atkinson)和R.M.希夫林(R.  相似文献   

17.
正蝙蝠具有超强导航能力,它们是如何在几小时内飞行几十千米觅食后,又准确回到起点呢?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蝙蝠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空间记忆能力,能利用标志物对周围空间建立起一个视觉"认知地图"。一个有力证据是它们具有类似人类的"抄近路"能力,当这  相似文献   

18.
腾月 《科学24小时》2013,(12):55-56,F0003
<正>正如宇宙学上存在着一个让所有物理定律都失效的"奇点"一样,信息技术正朝着"超人类智能"的奇点迈进。计算机科学家雷蒙德·库兹韦尔相信,这个信息奇点即将到来,那时,人工智能将超越人脑。这是真的吗?有不少人在记忆知识的时候或许会想,我的大脑要是台电脑就好了,可以一直记住那么多知识且永远都不会忘记。但是,如果真的把你的大脑变成电脑,你会同意吗?或许没有一个人愿意,  相似文献   

19.
植物能"看"     
说起动物,大家已经知道它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那么植物呢?我们常常把失去记忆没有什么行为能力已经接近死亡的人称为"植物人"。其实,植物远非我们想像的那样无能。科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  相似文献   

20.
正在2016年8月闭幕的里约奥运会上,主办下届奥运会的日本宣称:2020年东京奥运会将打造"机器人村"。在奥运会期间,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进行语言翻译、导航、叫车、拿行李、入住酒店和开车观光等。想象一下,这该是怎样一幅美好而新奇的景象呢?机器人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下面两篇文章让我们来看看机器人的新近发展。在这灾害频发的年代里,机器人能否在未来的救灾事业中贡献一臂之力?就这一命题,世界上最优秀的机器人都聚集到了一起。让我们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