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首先阐述了多用户检测的现状,并介绍了线性多用户检测算法、判决反馈检测器、盲多用户检测、盲多用户检测的子空间方法等几种主要的多用户检测技术.对几种多用户检测方法进行了误码率仿真分析,最后对多用户检测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CDMA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DMA系统由于其用户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支持多速率通信等特点而优于其它多址方式,近年来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CDMA通信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远近效应”问题严重限制了系统容量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重点论述国内外关于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研究动态,并对几种典型的多用户检测技术进行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3.
多用户检测技术是码分多址系统中解决多址干扰的关键技术.在介绍多用户检测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对现有一些主要算法的性能、特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传统CDMA接收机缺陷的基础上介绍了多用户检测理论提出的背景和多用户检测技术的概念,分析了各种多用户检测方案的特点、性能及不足,指出了现有多用户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对多用户检测技术在第三代宽带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作了分析,并指出了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使多用户检测中的最优判决向量的估计精度在稳态的CDMA系统状态发生跃迁时不降低的算法。方法 采用嵌入强跟踪滤波器的高可靠卡尔曼滤波多用户检测算法。结果 将基于标准卡尔曼滤波器的仿真结果和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的仿真结果做了比较,可以看出,后收敛速度快、跟踪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数值鲁棒性。结论 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阵发性多用户干扰,具有较强的抗多址干扰能力和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叶剑锋  窦峥  庞伟正 《应用科技》2004,31(12):19-21
阐述了空时多用户检测的现状,介绍和分析了空时线性多用户检测算法,盲空时多用户检测等几种主要的空时多用户检测技术,并对几种空时多用户检测方法进行了误码率仿真分析,验证了空时多用户检测可以大大改善DS-CDMA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用户信息比特最大后验概率解码的因子图表示及和-积算法,通过干扰估计值的渐进性能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部分干扰对消检测的迭代多用户解码器,多用户检测模块的基本结构类似于并行部分干扰对消检测,但干扰估计来自信道译码模块,同时,信道译码模块还提供干扰估计误差特性,多用户检测模块据此选取消除估计多址干扰的比例,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这种接收器接近单用户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DS-CDMA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技术是抗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的有效方法,因此也成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通过仿真比较分析了传统检测器、最优检测器、解相关检测器、MMSE检测器、串行干扰抵消检测器、并行干扰抵消检测器和解相关判决反馈检测器等经典多用户检测器的误码率、渐近多用户有效性和抗远近能力,并从计算复杂度和所需的假定知识两个方面讨论了这些检测器的实现复杂度。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多用户检测的概念,阐述了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结构和原理,分析了Hopfield神经网络相对于传统检测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CDMA通信系统中,各个用户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导致了多址干扰。随着用户数的增加或信号功率的增大,多址干扰就成为宽带CDMA通信系统的一个主要干扰。多用户检测(MUD)是宽带CDMA通信系统中抗干扰的关键技术,就是在传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造成多址干扰的所有用户信号信息对单个用户的信号进行检测,有效地消除多址干扰。笔者从理论上分析了CDMA系统在不采用和采用MUD时用户容量的表达式,提出了利用MUD技术增加系统容量的多种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仿真来分析采用MUD对CDMA系统容量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得出结论:MUD效率越高,CDMA系统容量改善越好;同样的MUD效率下,数据速率越低,小区间干扰越小,比特能量功率谱密度之比低,CDMA系统容量的改善越好。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蚁群算法(adaptive ant colony algorithm)的CDMA多用户检测(MUD)方法.该方法利用匹配滤波器的输出作为初始值,采用自适应选择和动态调节的进化策略,以及搜索过程中最优解的筛选方法来解决多用户检测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找到全局最优解,并且能得到很好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基于子空间的盲多用户检测方法的性能,在简要介绍了现有的跟踪向量序列的主要子空间和特征元素的快速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正交压缩近似投影子空间跟踪算法(OPASTd),该算法在应用压缩技术的同时,保证了每次迭代估计出的信号子空间的正交性。将该算法应用于多用户检测系统时,系统的抗多址干扰(MAI)和抗远近效应的能力和其他算法相比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在抗远近效应方面提高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基于子空间的盲多用户检测方法的性能,在简要介绍了现有的跟踪向量序列的主要子空间和特征元素的快速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正交压缩近似投影子空间跟踪算法(OPASTd),该算法在应用压缩技术的同时,保证了每次迭代估计出的信号子空间的正交性。将该算法应用于多用户检测系统时,系统的抗多址干扰(MAI)和抗远近效应的能力和其他算法相比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在抗远近效应方面提高较大。  相似文献   

14.
针对DS-CDMA通信系统中的盲多用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核独立分量分析(KICA)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五阶收敛的牛顿迭代公式引入到传统的FastICA算法中,同时还引入了一种新的核函数——混合核函数来解决非线性混合信号的分离问题,从而实现了多用户信号检测.最后将所提出的算法与传统的FastICA算法和KICA算法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不仅收敛速度较快,而且具有较小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15.
A novel non-coherent detection scheme for differential frequency hopping (DFH) system is proposed in asynchronous multi-user environments over Rayleigh-fading channels. The synchronous and asyn- chronous multi-user performances of DFH with the conventional detection scheme and this novel detection scheme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performance results are validated with simulation. The results of analyses and simulations prove two conclusions. Firstly, the performance of asynchronous multi-user DFH system overcomes that of synchronous multi-user DFH system over Rayleigh-fading channel. Secondly, the novel detection scheme can achieve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conventional non-coherent detection scheme in asynchronous multi-user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6.
针对媒介调制(MBM)系统中低复杂度高精度的多用户检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近似消息传递(AMP)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由于MBM自身具有稀疏性,可利用压缩感知的稀疏信号重构方法进行多用户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当观测矩阵满足独立同分布条件时,采用近似消息传递算法进行多用户检测可在保证高精度检测性能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检测复杂度.同时,针对噪声方差未知的情况,所提出的算法中设计了利用期望最大方法进行估计噪声方差的步骤,从而更加契合实际场景.经仿真测试表明,所提出的基于AMP的多用户检测算法与传统多用户检测方法以及其他具有相似复杂度的多用户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最佳的多用户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忽略噪声这一缺点,引入基于噪声模型的噪声独立分量分析,得到基于噪声独立分量分析的多用户检测方法.并与基于无噪模型的算法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本文引入的方法性能更优,稳健性更好,对实际信道的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18.
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技术;多用户检测(MUD:Multi-User Detection)技术在传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造成多址干扰(MAI: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的所有用户信号信息对单个用户的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具有优良的抗干扰性能.首先,给出了多用户检测性能界限;然后具体分析了两类多用户检测,给出了它们的实现框图,性能曲线,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多用户检测的提出背景,介绍了几种用于多用户检测的盲自适应检测算法,并通过仿真来验证它们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和分析了多种子空间跟踪算法.直接特征值分解和奇异值分解复杂度高,不利于工程实现,针对低复杂度的PASTd算法由于估计的特征向量不正交,从而导致收敛速度极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PASTd子空间跟踪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基于子空间的半盲多用户检测.该算法保证了特征向量的正交性,因此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收敛速度快,输出信干噪比和误码率性能优于PASTd半盲检测算法和OPAST半盲检测算法,逼近SVD半盲检测算法,并保持了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