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科学之友》2015,(2):12-15
<正>2009—2012年欧洲深陷债务危机,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依然坚挺,它增长的动力来自其基础产业——制造业所维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德国而言,制造业是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制造业的发展是德国工业经济增长的不可或缺因素。基于这一共识,德国政府倾力推动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其关键词是——工业4.0。如何缩小差距,逐步向工业4.0迈进?中国可以借鉴德国经验,少走弯路,中国的工业4.0时代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
李杰 《世界科学》2014,(6):13-14
<正>2014年5月23日,"工业4.0、CPS与工业大数据"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李杰教授是此次论坛的主讲人。在他的报告中,他着重谈到了如何在工业4.0时代寻找中国的机会。他提出中国要跳出现有的制造业模式,采用工业4.0的模式来寻找目前各国都在抢占的新机会。论坛上来自研究院所、企业以及学术界的听众也在交流环节提出了大量工业4.0如何与中国制造现实对接的问题。本刊对李杰教授关于中国制造业机会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同时也记录了若干精彩的问答。在此一并呈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3.
<正>自从2013年汉诺威工业展上,德国向世人第一次演示了智能工厂的模拟生产过程之后,德国工业4.0就成了产业界和经济界的热门话题。2014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中德双方共同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并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至此,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日渐风靡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与前三次工业革命一样,以智能制造为标志的工业4.0时代正加速到来。放眼世界制造业大国,无不提出针对制造业的振兴计划,至于能否改变其经济增长的颓势,我们不得而知。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必将受到工业4.0的深度影响,但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工业4.0对任何国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期特别策划,小编带你乘坐开往工业4.0的高铁,全面透视工业4.0……  相似文献   

4.
陈志文 《世界科学》2014,(5):6+13-6
<正>"工业4.0"战略在德国如何形成、有什么样的基本内容,为此我们约请了就读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博士生陈志文为我们进行了介绍。——编者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说,未来智能工厂能够自行运转,零件与机器可以相互交流,这令跨行业合作成为必须。她建议,信息及通信业、机械制造业等相关行业需要相互保持"好奇心",加强合作,不要只把目光局限在自己的领域。从概念到战略德国"工业4.0"从倡议到形成国家战略,其发展过程可以简单描述如下:2011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致辞中,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负责人和执行总裁Wolfgang Wahlster教授首次提出"工业4.0"这一词,旨在通过互联网的推动,形成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雏形;  相似文献   

5.
“工业4.0”: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们特邀请复旦大学芮明杰教授为我们本组"工业4.0"专稿给予了点评。——编者芮明杰教授2011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致辞中,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负责人和执行总裁Wolfgang Wahlster教授首次提出"工业4.0"这一词,2年后,2013年,德国成立了"工业4.0"工作组,并于同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发布了最终报告《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基于消费需求以及生产过程的两方面大数据信息流,必然通过互联网在智能制造设备这里交汇,由智能制造设备进行分析、判断、决策、调整、控制开展智能制造过程,确保生产出高品质个性化产品。这就决定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制造母机的融合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德国成立了"工业4.0"工作组,并于同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发布了最终报告《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Securing the future of Germ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Recommendations for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ic initiative INDUSTRIE 4.0),在这份报告中,德国的各界领袖纷纷对"工业4.0"发表了看法。——编者"工业4.0"为德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可以使其进一步巩固作为生产地以及制造设备供应国和IT业务解决方案供应国的领先地位。令人备受鼓舞的是,德国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工业4.0"平台,推进落实。——孔翰宁教授、博士(Henning Kagermann),acatech–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产学研联盟通信促进小组发言人,"工业4.0"工作组联席主席。  相似文献   

7.
<正>当下工业领域很热的理念,不管是工业4.0,还是工业互联网,或是智慧工厂,其实都是为了迎合整个制造业(包括装备制造业、终端产品制造业)终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推出的。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有很多层面,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需求快速变化,需要多品种、不仅是小批量而且是变批量的生产来满足。同时消费者对环保、对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诉求不断增强,这是整个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德国2013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成为制造业流行语。伴随着这一新概念,智能分析和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促生了生产管理和工厂改造的新思路。在过去,大部分制造系统都采用集中式控制方案,在中央控制机器上独立地进行处理。然而根据这项计划,收集和利用加工数据,可以保证正常的生产过程。同时,如果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所收集的数据也可以作为线索找到根本原因。为了实现透明,制造业已经转变为预测生产。如今在"工业4.0"工厂,机器都连接成一个协作区。这种进化需要使用创新性的预测工具,可以将数据系统地加工成能解释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正>"工业4.0",制造业强国德国提出的新概念。在经过近两年的发酵后,已经在德国本土、欧洲、美国乃至全球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本期我们推出"工业4.0"专稿,约请并采访了德国、美国的相关专家,为我们解读"工业4.0"是为何物,以及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工业未来。——编者在过去的30年左右的时间里,IT革命为我们所生活和工作的世界带来了根本的转变,其影响可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械化、电气化相媲美。个人电脑、智能设备的不断演化,IT基础设施及服务越来越多地通过智能网络(云计算)提供,再加上设备越来越小型化和互联网不可阻挡的发展,都表明一个计算无处不在的世界即将成为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中国发布了新的制造业发展路线图《中国制造2025》,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中国制造业在10个重点先进技术领域谋求率先突破。该行动计划的若干部分效仿了德国工业4.0模式,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而且明确了目标,罗列出希望取得成功的先进产业。此外,《中国制造2025》还明确提出到2025年形成40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看起  相似文献   

11.
闫纪红  李柏林 《科学通报》2020,65(8):684-694
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科学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全球越来越多的科研学者将研究方向聚焦于智能制造领域.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7~2017年收录的1370篇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文献为对象,利用VOSviewer分析工具,给出了智能制造的3个发展阶段,对智能制造领域研究的发展状况、相关国家的发文数量、研究热点技术以及趋势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智能制造在2013年后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智能制造的发展内涵主要经历了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过程;智能制造中新兴的热点技术有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信息物理系统(CPS)等.本文将为我国科研学者在今后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以我仅有四年在汽车装配工厂当工人这么点"制造业经验",可能没有资格来对工业4.0说些什么。但是我多年来从事跟踪分析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情报工作,最近几年来又被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李杰教授和北京易能立方王健总经理等朋友拽着开始关注了制造业,被当前制造业孕育着巨大变革的潜能所震撼。  相似文献   

13.
工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产品设备监控管理、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和与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工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产品设备监控管理、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和与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正>罗兰·贝格咨询公司于今年3月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整个欧洲而不仅仅是德国应该向"工业4.0"进军,Thomas Rinn先生是该报告执笔人之一。不过在此次采访中Thomas Rinn先生为我们提供了对"工业4.0"的另一种看法。——编者世界科学:"工业4.0"概念的提出已经快1年多了,您认为其在德国的实际发展状况如何?Thomas Rinn:几个星期前,我们在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博览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遇到了一些德国主要行业公司和协会的代表。会上我们彼此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工业4.0"应当是一种工业进化,而绝不是一场革命,当然这么说不仅仅是因为工业革命会使之前对现代化生产系统的投资付之东流。Thomas Rinn先生  相似文献   

16.
<正>在汉诺威举办的工业博览会,是德国向世界展示其在"工业4.0"方面所做努力和取得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也约请陈志文撰文介绍了他此次参观后的感受。——编者在2014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一名叫"安小姐"的机器人为德国总理默克尔送上了郁金香在汉诺威举办的工业博览会,是德国向世界展示其在"工业4.0"方面所做努力和取得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2014年展会的主题是"融合的工业——下一步"。博览会中每一件展品,都似乎在宣告"工业4.0"这一概念,正在通过每一个"下一步"脚踏实地地成为现实。·产品零部件通过与生产设备进行信息交流,指挥设备把自己生产出来。  相似文献   

17.
李辉 《世界科学》2014,(6):8-10
<正>《世界科学》:您工作在罗兰·贝格这样一家德国咨询公司,又工作在上海,对国内情况熟悉,请问您如何看待德国工业4.0的提出?夷萍:我们公司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工业4.0的报告,所以工业4.0也是我们在研究的一个题目。国内现在讨论比较多,我们也愿意提供我们的一方理解。我觉得我们要先谈一下工业4.0的背景。在过去的二十年当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  相似文献   

18.
<正>同样作为制造业强国,美国对德国的"工业4.0"是何态度,为此我们专访了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下属的智能维护系统产学合作中心主任李杰教授。——编者李杰教授世界科学:请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所理解的"工业4.0"概念?李杰:德国在去年就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他们认为,1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的工业是1.0时代,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与自动化是2.0时代,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化是3.0时代,现在正在进入"工业4.0"时代,即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但是德国的"工业4.0"提法响应者不多,原因之一是所谓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融合的主要思想,美国早在若干年前就提出来了。  相似文献   

19.
<正>李杰教授曾撰文说明"工业4.0"时代的新型制造模式,这里是我们对该文进行的全文编译。——编者在这篇文章里,李杰教授为我们阐述了制造业模式的演变,介绍了预测型制造的概念和原理,并解释了它是怎样通过打造新一代的生产资源及其附加系统从而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人们知道美国制造业现在正遭遇巨大的威胁和挑战,但问题是:到底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技术来维持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领导地位?制造业依旧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之一,在保证国家安全方面也保持着重要地位。它在2012年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王健 《世界科学》2014,(6):15-18,7
<正>在2014中国国际智能工厂大会暨展览会(上海,2014年5月21-23日)上,王健受邀就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最近三年所推动的智能工厂1.0进行报告。智能工厂1.0可能是国内唯一一个对接工业大数据并有实质性进展的理念。本文是经修改后的报告文字版。智慧工厂1.0是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在2012年中定义的,比工业4.0的提出还早一点。但我们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