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次氯酸作为一种活性氧,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过量的次氯酸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损伤,因此对次氯酸含量的检测十分有必要.另一方面,生物微环境的稳定是保持细胞正常增殖、分化、代谢和功能活动的重要条件,微环境成分的异常变化可使细胞发生病变.因此,极性和黏度,作为重要的微环境参数,对于其水平的监测是有意义的.在多种次氯酸和微环境检测方法中,荧光分析法由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显著优势受到广泛关注.虽然目前已经有多种探针用于次氯酸、极性或黏度的检测,但它们大多只能实现单一指标的检测.因此,开发一种用于次氯酸及微环境检测的多功能探针十分必要.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香豆素-三苯胺衍生物的新型多功能荧光探针CAT.在设计策略中,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的三苯胺衍生物作为供电基团引入D(电子供体)-π-A(电子受体)型分子中,以同时实现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效应的极性检测和基于AIE效应的黏度检测.实验证明,探针可以通过最大发射峰处的荧光强度变化实现对极性和黏度水平的监测.此外,选择香豆素衍生物作为次氯酸(HClO)的荧光基团,并以N,N-二甲基硫代甲酸酯作为其识别位点,成功实...  相似文献   

2.
以4-溴-1,8-萘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N-吗啉乙基)-4-(4-羟基苯乙炔基)-1,8-萘酰亚胺(A),其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HR-MS(ESI)表征,并对化合物A在6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和甲醇/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发射光谱,以及A在四氢呋喃中的双光子诱导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具有溶质变色效应,随溶剂极性的增大,A的荧光发射峰发生红移,且荧光强度下降.并且A在波长820 nm处的有效双光子吸收截面为90 GM.此外,A可成功定位于溶酶体,与溶酶体商品化染料Lyso Tracker Red的共定位系数高达0.902 6.因此,化合物A作为一个新型的双光子吸收材料,可作为双光子溶酶体示踪剂用于细胞成像.  相似文献   

3.
采用C18色谱柱,分别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不同体积比(V∶V)(80∶20)和(45∶55)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分别为233 nm和225 nm的条件下,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胶囊中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含量。结果表明,盐酸二甲双胍在20.07~30.11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90 083c+1 652.8(r2=0.999 5),方法回收率在98.46%~101.19%之间(RSD为0.95%),3批样品的盐酸二甲双胍含量在97.53%~100.26%之间;格列吡嗪在17.48~32.4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62 928c+26 302(r2=0.999 7),方法回收率在98.82%~100.80%之间(RSD为0.64%),3批样品的格列吡嗪含量在99.83%~101.71%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能准确测定该制剂中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的含量,可作为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胶囊的质控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一种基于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金属铜离子和氟离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此传感器检测离子的能力。研究表明,在所测试的阴离子中,只有氟离子可以引起此荧光探针的吸收峰蓝移(从390 nm到383 nm),并伴随着一定强度的减弱。同样氟离子可以引起此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降低并且蓝移(从496 nm到488 nm)。在所测试的阳离子中,铜离子可引起荧光探针的吸收峰红移,荧光强度淬灭90%。此外,当加入铜离子和氟离子的先后顺序不同时,引起的荧光光谱变化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以Tb3+-诺氟沙星络合物作为荧光探针,提出了一种新的荧光光度法测量胆汁酸(BA)的方法。在pH=9.00的酸度条件下,BA能使铽(Tb3+)-诺氟沙星(NF)二元络合物中Tb3+位于545 nm处的荧光强度增强达18倍,且增强的荧光强度与胆汁酸的含量成正比。测量的线性范围为5.00×10-7~2.00×10-6mol L-1,检测限为2.40×10-8mol L-1,回收率为93.3%~103.7%,RSD为0.60%。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血清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为同时测定苊醌和苊酮的含量,研究了苊醌和苊酮的导数荧光光谱,利用零交点法避免了它们之间的干扰。在波长差为80 nm的条件下,测定了苊醌和苊酮的同步荧光光谱,对两种物质的同步光谱做一阶导数处理,分别在苊醌和苊酮的一阶导数同步荧光光谱为零的350 nm和340 nm处读取另一种物质的信号值,该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均在0~1.0×10-5 mol/L;苊醌和苊酮的检出限分别是1.8×10-7 mol/L和2.5×10-7 mol/L。该方法用于苊醌和苊酮的同时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20~25℃范围内,以芘为探针,二甲苯酮为猝灭剂用荧光光度法测定了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3-丙二胺N,N,-二烷基-2-羟丙基-N,N,N′,N′-四甲基二胺二氯化物(简写为GCnNCl2, n=12,14,16)的胶束聚集数N.结果表明: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聚集数具有浓度依赖性,Nagg随浓度增大而线性增大.探针分子所处环境的微极性随浓度增大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一种高选择性的Fe3+荧光探针测定Fe3+含量,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罗丹明衍生物(探针1)用于Fe3+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pH 6.00的V水∶V乙醇=1∶1的溶液中,荧光探针显示微弱荧光,当向其中加入Fe3+后,在580 nm处荧光增强,探针对Fe3+显示了较高的选择性.除Al3+和Ni2+对Fe3+的测定有干扰外,其他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均不干扰探针1对Fe3+的测定.该探针对铁离子的线性响应范围是8.0×10-6~1.0×10-3mol/L,检测下限是2.4×10-6mol/L.该探针用于中药材怀菊花、怀牛膝中Fe3+的测定,测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小分子生物硫醇(RSH),包括半胱氨酸(Cys)、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谷胱甘肽(GSH)作为重要的细胞成分,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多种作用。文章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比色荧光探针,N-丁基-4-(2,4-己二烯酸)酯-1,8-萘二酰亚胺(BHENA),用于检测生物硫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探针对RSH的识别行为。结果表明,探针BHENA对RSH的响应明显强于其他不含硫醇的氨基酸和常见阴离子。特别之处在于,BHENA对RSH的响应同时表现出溶液颜色(从无色到黄色)和荧光光谱(从蓝色到黄绿色)两种特征的变化。探针BHENA与RSH的作用机制为迈克尔加成反应和分子内环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首次对鹰嘴豆中弱极性成分进行研究.从鹰嘴豆弱极性萃取部位中鉴定了22个化合物,以脂肪酸为主要成分.脂肪酸含量(质量分数)高达81.25%,其中9-十八烯酸和8,11-十八碳二烯酸的含量分别占总量的28.00%和38.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