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许多人来说,经跑道滑行后起飞的飞机(aeroplane,airplane)和不用在跑道上滑行就可飞起来的“直升飞机”(helicopter)是比较熟悉的东西。然而也有不少人把“直升飞机”叫作“直升机”,这是怎么回事?到底哪种叫法正确?许多人并不清楚。以表意方法命名汉语科技名词的一般规则常常是以中心词素表示它的科学分类属性,再以能体现该事物(或概念)与其他事物区别的特征(或特性)的词素来修饰、限定中心词素,把这些词素按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即代表该事物的名称,以此来实现“一词一义”。用这种方法命名的词,相当多数可以从字面上直接看出此事物的上位概念(属),以及它的主要特性(种差)。这就是术语命名原则中“系统性”的要求之一。如果一个词的属和种差弄错了,则命名不科学,易引起理解错误。例如“直升飞机”许多人一看就理解它是一种“飞机”(属),它区别于其他飞机的特点是不用跑道,直接飞起来。要弄清楚这种理解对不对就应该从该词所归事物的科学分类体系来看就明白了。飞行器是一个大家族,几十年来这个家族中子孙不断繁衍。它们的“家谱”(分类体系)目前通常表述如下(仅摘录了相关部分):从这个家谱体系看出,飞机和直升机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利用空气动力来飞行的,都是重于空气的航空器,他们是这类航空器中的“平辈兄弟”,所以直升机不是飞机的“儿子”(衍生物),不能称为“直升飞机”。从分类的原则来看它们在结构、外形以及飞行性能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它们产生推力和升力的形式不同。飞机是由动力装置(发动机)带动螺旋桨或向后喷气,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飞机有固定在机身上的机翼,机体被发动机推进时,相对的气流通过有特殊几何形状的机翼就产生升力。直升机没有产生拉力或推力的螺旋桨,也没有固定在机身上产生升力的机翼(个别直升机上有装在机身上的产生辅助升力的短小机翼),它是以发动机驱动在机体上方的旋翼,在静止的空气或相对的气流中产生升力。驾驶员控制旋翼旋转面的倾斜角度可产生向前、后、左、右的水平分力,使直升机既能垂直上升下降、空间悬停,又能向不同方向飞行。从以上对飞机与直升机“同”与“异”的对比,自然明白直升机不是飞机的一种。为此,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航空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已将“直升飞机”这个名词,科学地正名为“直升机”。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查阅文献时,发现有些论文在阐述一种物质被另一物质抑制时所用的专业词汇是“颉颃”,经进一步查阅,多数论文使用了“拮抗(作用)”,但也有部分刊物使用了“颉颃”“颉颃菌”等,究竟在前面所提的条件下能否使用“颉颃(作用)”“颉颃菌”或“颉颃剂”此类词语?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进入2012年,许多人都担心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是否真的会到来,好莱坞科幻大片(2012)中那些可怕的自然灾难是否真的会在地球上出现,不过,许多科学家都对“世界末日”之说嗤之以鼻,德国考古学家斯文就认为,2012年“世界末日”之说纯属人类对玛雅预言的误读,玛雅日历中的2012年其实是一个新时代的过渡,而不是一个世界的终结。  相似文献   

4.
与发达地区比较,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贫困地区能否后居上实现超越式发展?这是许多人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1968年,匈牙利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提出一种科学发展模式,即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许多人认为该模式精致但不中用。能否将拉氏理论加以推广并找到有用的证据?这是许多人关心的又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将高新技术用于扶贫实践,并按照卡拉托斯科学发展模式建构了贫困地区超越式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纪之交的逼近,冠之以“后现代”(post—modern)的名堂亦成为一种时髦话语,一般地说,后现代主义指责现代化在物质层面上的工业化破坏了自然,在精神层面上的理性化吞噬了人性;如果说前者主要表现为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那么后者就主要是针对现代科技所蕴含的工具理性(instrumentalrationality)的批判,特别是由所谓“(唯)科学主义”(Scientism)引申出来的“技术统治”和“知识霸权”倾向。问题是,这些负面效应是否已经达到弊大于利的地步?考虑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取向,以及科技理性的先下不足,这个问题便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6.
技术三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三态论李伯聪什么是技术?这是技术哲学、技术论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许多人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往往把这个问题“具体化”为“技术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对于技术的本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把国外学者的代表性观点归纳为21种①,也有人说不同观...  相似文献   

7.
“冷聚变”是伪科学吗?张武寿1989年3月23日,弗莱希曼(Fleishmann)和庞斯(Pons)(以下简称二人为弗、庞)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犹他大学宣布发现了室温核聚变(通称为冷聚变,coldfusion)。他们的实验是用钢(Pd)作阴极、铂(P...  相似文献   

8.
家是什么     
曾在报上读过这么一个故事:在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这位富翁在洛杉矶有3处别墅,当警察说把他送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别墅说:“那是什么?”富翁说:“那是我的房子。”在我们这个世界,许多人都认为家是一处房子或一个家庭,然而,当你或你的亲人一旦从那儿搬走,一旦那儿失去了温馨的亲情,你还认为那儿是家吗?对名人和圣贤来说,那儿是故居,对一般的百姓来讲,只能说曾在那儿住过,那儿不是家了。家是什么?1983年,发生在卢旺达的一个真实故事,也许…  相似文献   

9.
美国“混沌月亮实验室”不久前研制出了一种神奇的智能滑板,即使最笨拙的人也能够通过语音和动作进行操控,从而畅快、平稳她滑行于大街之上。据美国“混沌月亮实验室”介绍说,这种命名为“超酷滑板”的智能滑板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52公里。“工程Sk8”研究团队将研制出的滑板,并派出一名成员带上智能滑板到大街上体验自由滑行的乐趣。利用Kinect体感系统技术,使用者可以通过动作进行操控。  相似文献   

10.
1-希望全国名词委公布的名词书后除了有汉语拼音的中文索引外,再加一个按汉字笔画编排的中文索引(像以前出版的英中植物学名词汇编所附的索引那样很好用)。2-尽快按名词书所收的词条,写出一本对名词有解释的书来对读者更有用(即“植物名词辞典”)。3-以前出的名词书(16开大本)还有些名词未收入,应补充。4-有些植物形态名词中国的植物学书(含教科书)中有,而且专门使用,可是查不到英文相应的词,不知是何原因?是中国人造的词还是未查到外国的相应词?例1:十字花科的果实为角果。此词英文中没有,只有“长角果”(s…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09,(9):45-45
“我容易吗我?”现在,这样的调侃像流行语一样传播开来。然而,一旦遇到生活的重压或者人生际遇不如人意.许多人反而不能这样轻松地自嘲,他们的“委屈”更深地沉淀下来,最终发酵成一种顾影自怜的心境。但是,这种经常感觉“很委屈”的心态健康吗?  相似文献   

12.
将“李约瑟难题”置于李约瑟科学史思想与科学史研究工作的背景下加以分析,可以认识到它的真正内涵是下述三个问题:1)什么因素是造成中国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科学超越?2)什么因素促成了西方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的融合?;3)什么因素造成“融合”与“超越”之间的时间差?李约瑟着力解答了第1、第3两个问题,而忽视第2个问题,解答这一问题是“李约瑟难题”留下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彼得 《科学大观园》2010,(14):76-76
管理者的正确定义是什么?谁应该被列为管理人员?人们首次努力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但只是通过承认“专业人员”以及提倡“平行的发展机会”对旧的定义作了一些补充。这使得企业可以向高级的“专业”工作支付合理的报酬(而不是让晋升到一个对其他人的工作负责的职位上去成为取得更高报酬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前,整个地球历史年代分为五个代:太古代(Archaeozoic)、元古代(Proterozoic)、古生代(Palaeozoic)、中生代(Mesozoic)、新生代(Cenozoic)。后缀“-zoic”本义是“动物”,在这里泛指生物,在5个前缀中前4个都是意译,而“新生代”的前缀却是音义双译。“cen-”或“ceno-”都来自希腊语“kain-”“kaino-”,就是“新”“现在”的意思,“cen-”发音也是[si:n],与汉语“新”很相近,所以,“新生代”一词的前一半(前缀)是音义双译的,意思是“新近的”“近现代的”。  相似文献   

15.
以前,整个地球历史年代分为五个代:太古代(Archaeozoic)、元古代(Proterozoic)、古生代(Palaeozoic)、中生代(Mesozoic)、新生代(Cenozoic)。后缀“-zoic”本义是“动物”,在这里泛指生物,在5个前缀中前4个都是意译,而“新生代”的前缀却是音义双译。“cen-”或“ceno-”都来自希腊语“kain-”“kaino-”,就是“新”“现在”的意思,“cen-”发音也是[si:n],与汉语“新”很相近,所以,“新生代”一词的前一半(前缀)是音义双译的,意思是“新近的”“近现代的”。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上古纪年的重大措施:“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上古纪年的重大措施:“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席泽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中国历史悠久,但公元前841年(周共和元年)以前各朝各王的纪年自司马迁著《史记》以来,即众说纷坛,迄无定论。例如,武王伐纣发生在哪一年?至今有3...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查阅文献时,发现有些论文在阐述一种物质被另一物质抑制时所用的专业词汇是“颉颃”,经进一步查阅,多数论文使用了“拮抗(作用)”,但也有部分刊物使用了“颉颃”“颉颃菌”等,究竟在前面所提的条件下能否使用“颉颃(作用)”“颉颃菌”或“颉颃剂”此类词语?  相似文献   

18.
追寻吉卜赛人的前世今生 还记得《巴黎圣母院》中的那个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小说中她的真实身份并不是吉普赛人)和她的悲惨遭遇吧?在某些社会的传统中,吉普赛人长期以来,因为“游牧”的身份,他们得不到社会公正的对待,被视为小偷和不祥的象征。那么,吉卜赛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民族?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武汉大学崔炳光教授致函编辑部,提出沿用已久的“鼓丘”(drumlin)一词乃由drum(鼓)而来的误译,drumlin实际上是从盖尔语(Gaelic)druim(山脊)演变而来。果如是,“鼓丘”这一术语是否需要重新审定,抑或重新命名?请听本期嘉宾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武汉大学崔炳光教授致函编辑部,提出沿用已久的“鼓丘”(drumlin)一词乃由drum(鼓)而来的误译,drumlin实际上是从盖尔语(Gaelic)druim(山脊)演变而来。果如是,“鼓丘”这一术语是否需要重新审定,抑或重新命名?请听本期嘉宾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