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抗、丰产、优质旱地冬小麦新品种陇鉴196选育技术途径及推广经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张国宏雍致明陇东是甘肃省冬小麦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550万亩左右,占全省冬小麦播种面积的一半。该区属全国北方晚熟冬麦区边缘地带的雨养农业区,生态类型复杂,旱...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全市科技进步表彰奖励大会传来喜讯,市旱农中心获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其中《甘肃当归新品系90—02选育及研究》获一等奖,同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旱地豌豆新品种定豌4号(S9107)》、《抗旱经济植物菊芋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抗旱丰产旱地冬小麦新品种中旱110选育》获市三等奖。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小麦新品种(系)在山旱地的丰产稳产性,应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04~2005年度甘肃省陇南片冬小麦区域试验(半山组)11个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919R、中9483和清96-9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和HSC值较小,HSC值分别为3.39%、8.18%和8.74%,说明这些品系的高产稳产性较好,研究表明,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审定冬小麦新品种(系)在本地区生产性能,设计本试验。本试验采用8个冬小麦新品种(系),按随机排列,在本地区3个试验点同时进行小区试验,通过二年九点次产量汇总分析,结果认为冬小麦新品种(系)“90-151”综合表现好,可推广。  相似文献   

5.
高产耐旱的冬小麦品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培育高产耐旱的冬小麦品种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叙述了高肥旱地培育条件的选择效果,为高产品种的抗旱性选育提供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6.
成果简介 “河农85-9”冬小麦新品种是河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室育成的高产、节水型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高产田种植,较当地推广品种显增产。其主要特点是耐旱节水、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7.
《石河子科技》1997,(1):1-4
为审定冬小麦新品种(系)在本地区的生产性能,设计本试验。本试验采用8个冬小麦新品种,采取随机排列,小区试验,在本地区5个单位同时进行。还过各点汇总产量进行显著性分析,排出了参试8个品种(系)在本地区生产性能序列。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6月11日,2021年"兰天"系列抗条锈小麦新品种观摩活动在省农科院清水县试验站举行,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甘肃省农科院等地的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参加观摩活动。观摩组先后参观了清水试验站冬小麦育种试验示范基地和"兰天"系列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系)展示田,并组织召开了座谈会,深入交流探讨甘肃冬小麦品种的新理念、新技术,分享本领域育种的新经验、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丘陵山区旱地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丘陵山区旱地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生长发育和地块类型的关系,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定西科技》2007,(1):24-28,32
一、农业 成果名称:旱地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系9344—14—1选育 登记号:2006Y0479 完成单位: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 主要研究人员:周谦 韩儆仁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速冬小麦育种过程和缩短新品种育成年限,必须制订在一年内可以获得几代的方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建成复杂而昂贵的装置——人工气候室,但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在人工气候室里在一年内成功地获得完全成熟的三代冬作。旨在阐明在人工条件下一年内获得冬小麦三代的可能性,探讨春化在加速冬小麦发育中的作用。试验查明阿芙罗拉等冬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冬小麦花药离体培养的接种材料、培养基成分、染色体加倍方法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通过花培育种,获得一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早熟、高产的冬小麦新品种花培2321。它比常规育种要快三至五年。  相似文献   

13.
抗旱丰产冬小麦新品种育种实践表明,在半干时半湿润易旱生态环境条件下,选育抗上产新品种的途径是:在较高群体基础上,通过提高千粒重,增加穗粒重;  相似文献   

14.
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CO2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静态箱法对旱地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生态系统CO2排放进行了定位观测,并利用气象色谱进行分析而研究了北方地区典型旱地农田土壤CO2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旱地农田土壤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期间CO2的平均排放通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无机-有机肥配合施用的处理110.78 mg·m-2·h-1,单施无机肥处理79.58 mg·m-2·h-1,无追肥处理74.20 mg·m-2·h-1,休闲地54.91 mg·m-2·h-1.作物生长状况与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强度的主要因素,而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与CO2排放通量无直接关系.其中,小麦拔节期、玉米的拔节期到喇叭口期的土壤CO2排放通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土壤水分是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研究保护性的耕作技术对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明确不同年限的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对提高北方旱区小麦产量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24年免耕覆盖(24y-NTS)、20年免耕覆盖(20y-NTS)、传统耕作(TC)三种处理下土壤水分和冬小麦的动态变化.用统计学方法对传统耕作与不同年限保护性耕作旱地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24y-NTS和20 yNTS免耕覆盖分别比传统耕作平均增产35.05%和29.55%.丰水年份的增产率为6%和5.8%,而干旱年份的增产率高达91.3%和22.6%.证明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旱地,年限越长,土壤水分和增产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品种审定及其推广对天水干旱农业区的冬小麦新品种(系)兰天19号(ck)、兰天04394、兰天04267进行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兰天19号,出苗全且分蘖力强,成穗率好,高感白粉病,对条锈病、黄矮病表现免疫;兰天04394分蘖力一般,成穗率较低;抽穗拔节早;抗寒性好但抗旱性较差,易受干旱季节影响;兰天04267分蘖力较好,成穗率好,抽穗拔节早,抗寒性好,抗旱性一般,高感白粉病、黄矮病,其丰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胡麻是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最主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我区胡麻年播种面积60万亩以上,约占全省胡麻年播种面积的25%。近年来,我区相继育成了定亚17号、定亚18号、定亚19号和8227—38—2—1,以抗旱、耐脊、高抗萎蔫病、油纤兼用为主要特点的旱地胡麻新品种(系)。为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我区胡麻生产水平,增加社会效益,定西地区旱农中心油料试验站和定西地区种子  相似文献   

18.
在丘陵旱地对冬小麦进行了大田和原状土柱模拟耗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田情况下,小麦4500~6000 kg/hm2产量水平,耗水量216.3~345.2 mm,播种-返青、返青-抽穗、抽穗-成熟不同生育阶段耗水分别占总耗水量的25.9%~36.9%,22.0%~31.1%,31.9%~52.2%,但年际间变幅较大;小麦拔节以后耗水量和耗水强度明显增加,拔节期、灌浆期是小麦两个重要的水分需求期.原状土模拟情况下,冬小麦总耗水量中,丰水年型自然降水占77.2%,平水年型自然降水占67.1%,缺水年型自然降水占64.0%.从作物阶段耗水测定结果看,丰水年型情况下,冬小麦存在奢侈耗水现象;平水年型自然降水能基本满足冬小麦水分需求,突出问题是阶段性、间隙性水分缺乏;缺水年型情况下,自然降水不能满足冬小麦的水分需求,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水分状况制约着冬小麦正常播种和出苗,二是水分供应状况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9.
李云香 《甘肃科技》1996,12(4):23-24
TP系列多功能高效抗旱灵对山旱地冬小麦产量影响试验初报李云香(静宁县农技中心743400)TP系列多功能高效抗旱灵是一种新型农用高吸水性树脂,具有抗旱、保水、促肥、促根保苗,增强作物抗逆性及增产增收作用,为了观察TP系列抗旱灵在我县旱作农业区的使用效...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 1月 2 6日 ,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 ,由山东省教育厅主持 ,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了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高产抗盐冬小麦新品种 (系 )选育、栽培技术及抗盐生理的研究”课题鉴定会 .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的有关报告并审查了全部鉴定材料 ,经过认真讨论 ,一致认为 :1)鉴定材料完整、齐全 ,技术路线正确 ,方法先进科学 ,数据真实可靠 ,符合鉴定要求 .2 )该课题在长期植物抗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 ,与德州农科所合作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式 ,选育出高产优质抗盐冬小麦新品种—德抗 96 1.3)深入研究了小麦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