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通过对宁强县核桃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县核桃产业开发的现状,并针对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核桃生物学特性、临沧地区核桃生产现状出发,分析国内外核桃产业市场,临沧地区核桃发展潜力,研究核桃建成支柱产业的条件和措施,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临沧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3.
结合西和县两个核桃良种采穗圃的营建,从采穗圃营建、土肥水管理、良种嫁接、幼树整形修建、疏花疏果和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科学、细致地阐述了核桃采穗圃的建立技术,对西和县核桃产业开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笔者深入主产核桃的乡镇和产业园区,通过现场参观、专题调研等方式,结合核桃示范基地建设睛况,分析了镇巴县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因地制宜的提出了核桃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5.
核桃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东 《甘肃科技》2014,30(18):147-148
针对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苗木以次充好、品种混杂等严重制约核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根据核桃产地的实际情况,对核桃育苗中种子采收、育苗地的选择与整理、播种、实生苗苗期管理、嫁接、嫁接苗培育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将促进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嫁接,是核桃良种苗木繁育和核桃低产园品种改良的重要技术环节,对促进核桃产业实现品种良种化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核桃树种的特殊性,嫁接成活率一直不高,成为核桃生产中的技术难点问题。近年来,随着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核桃嫁接技术也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嫁接成活率有了较大的突破。本文就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固核桃产业发展承上升趋势,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多年的核桃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核桃产业的良性发展,现根据个人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目前汉中市、区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造假核桃嫁接苗的形式、方法。真假核桃嫁接苗的识别方法,选择优质核桃嫁接苗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余建平 《甘肃科技》2016,(6):137-140
针对两当县目前核桃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当地村民的科技宣传以及土水肥管理、高接换优、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提质增效技术措施,使两当县核桃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核桃结果量和年生长量显著提高。切实提高了该村核桃提质增效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意在从县级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中,深入挖掘核桃产业发展的方向,提出略阳县核桃产业发展要上规模、种苗供应本土化、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核桃(Juglans regia)是我国重要的木本粮油战略及扶贫攻坚树种,其生长发育受不良环境条件制约,但目前核桃响应逆境的适应机制尚不明确,影响了核桃产业的科学管理,妨碍了核桃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该研究筛选优良抗逆候选基因,以揭示核桃抗逆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适宜汉中地区栽植的优良核桃品种。香玲、鲁光、辽核4号、陕核5号和西林2号,并阐述了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和经济性状,对于发展核桃产业、建立核桃基地以及选择核桃品种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临汾市乡宁县、襄汾县将丘陵山区优质核桃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达小康的主导产业进行大力发展,建立了7 800公顷优质核桃园区.结合襄汾、乡宁两县丘陵山区土壤气候特点,采取一系列措施普及优质核桃科学栽植及栽后管理技术.核桃园区的建设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种植观念,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更好地促进了临汾市核桃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临汾市核桃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全面普及和推广了核桃栽培新品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柴启洪  喻仙萍 《科技信息》2013,(25):449-450
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怎样为核桃产业开好路,起好步,探索出适宜的发展模式,是摆在禄劝核桃产业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禄劝县土地资源、人文资源、气候因子,并查阅大量资料,提出了具有明显地方特点的"政府+科技+示范+农户+市场"产业化发展模式,这种优化产业模式,能为核桃主产区的领导决策和林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始终将其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山区和半山区农民收入的重点产业来抓,围绕市委提出的“三个核心”指标和县委提出的“一二一”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发展力度,狠抓核桃基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核桃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汉台发展核桃的有利条件,分析了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以期促进核桃产业的健康决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生态产业是治理石漠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核桃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探测法对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核桃产业发展潜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合核桃的生长;有1 589.36hm2生产用地可用于发展核桃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富裕的劳动力资源,保证了人力需求;政策支持力度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市场前景广阔,提供了发展动力。同时存在技术体系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思想落后、缺乏销售渠道等问题,并据此提出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多层次筹集资金、培养市场意识、加强经营管理体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陇南核桃栽培现状与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淑玲 《甘肃科技》2007,23(12):227-228,197
文章针对陇南独特的自然条件,对区域核桃栽培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域发展核桃产业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冕宁有悠久的核桃栽培历史,且冕宁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都十分有利于核桃的生长,具有建设优质核桃产业基地的理想生态环境。本文就冕宁核桃产业现状、优势及发展思路提出一些建议,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马台乡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与潜力、制约因素等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当地发展核桃产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